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硬铝合金化学镀镍耐蚀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铝合金组织,化学镀镍各溶液成分,化学镀镍镀层性质,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的分析,找出了影响铝合金化学镀镍耐蚀性的关键因素是镀层厚度和孔隙率,铝合金基体状态,前处理工艺,化学镀镍工艺参数,溶液成分,镀后处理等均会影响镀层的孔隙率,所以对铝合金化学镀镍耐蚀性等级要求高的行业在使用该工艺时要控制全过程工艺要点,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糖精添加剂对柠檬酸盐中性电镀镍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糖精质量浓度对电镀镍阴极极化、电流效率、镀层表面形貌、硬度及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电流密度下,糖精可以增加电镀镍的阴极极化;随着糖精质量浓度的增加,阴极电流效率和镀层内应力都降低,但镍镀层硬度却呈上升趋势;此外糖精的加入增大了镍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电荷传递电阻,提高了镍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对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研究了硫脲、pH值、温度及时间等对化学镀镍层及镀速的影响.测定了镀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力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结合力,耐蚀性大大提高.X射线衍射表明,镀态下镀层为非晶态,热处理能使镀层晶化,当热处理温度达到400 ℃时,晶化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多种化学镀镍层性能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酸性、碱性及多元化学镀镍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采用失重法测试了3种镀层的耐蚀性,测定了镀层在HCl溶液及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分析了3种镀层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变化,测定了镀层热处理前、后的X射线衍射图.结果表明:多元Ni-Cu-P镀层的耐蚀性最佳,酸性镀镍层次之,碱性镀镍层最差:在400~500℃热处理后,多元Ni-Cu-P镀层的硬度最高,其耐磨性很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刻字受损的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本文通过刷镀镍修补受损镀层,从而提高其耐蚀性。重点研究了刷镀镍的活化工序、刷镀工艺参数、后处理工序对刻字的化学镀镍层的结合力和耐蚀性的影响,利用弯曲试验仪、中性盐雾实验、三维视频显微镜对刷镀层的结合力、耐蚀性及微观形貌进行检测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受损化学镍层在室温下10 V电压活化1 min,在70℃下用15 V电压冲击刷镀10 s,再切换至12 V电压刷镀3~5 min,最后在200℃热处理2 h,能获得结合力和耐蚀性优异的刷镀修复镀层,微观形貌显示刷镀镍层有效修补了受损化学镍层。  相似文献   

6.
镍基合金镀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镀镍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电镀镍基合金及其复合镀层能够进一步提高电镀镍层的综合性能,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综述了脉冲电镀和超声波搅拌对镀层性能的影响,介绍了电镀镍基合金及其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化学镀镍与电镀镍相比,优点是有镀层均匀、针孔少的非晶结构,镀层耐蚀性好。本文介绍了在铝合金基片上化学镀Ni-P的操作条件对膜厚及耐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铝硅镁合金基体上直接化学镀镍和在基体上电镀铜后再化学镀镍2种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盐雾法、锉刀法等试验方法比较了2种工艺所得镀层的表面形貌,耐蚀性和结合力,结果表明:2种样品的镍镀层都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及较好的结合力,对铝硅镁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与铝硅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相比,铝硅镁合金基体电镀铜后化学镀镍所得的镍层组织更致密,结合力更好,耐蚀性更优异.  相似文献   

9.
在铸造铝-硅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铈合金镀层,并对其微观形貌、成分、晶相结构、耐蚀性及硬度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镀层为晶体结构,铈的加入可以细化镀层晶粒;添加硝酸铈得到的化学镀镍-磷-铈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更好;化学镀镍-磷-铈合金镀层镀态的硬度比基体的高242.8 MPa,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三种前处理工艺对钛合金化学镀镍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弯折试验仪、维氏硬度计、电化学曲线对化学镀镍层的微观形貌、结合力、硬度、耐蚀性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浸蚀/浸锌前处理工艺获取的化学镀镍层结晶最致密,孔隙最少,与基体表面的结合力最好,镀层的硬度可达534 HV,镀层自腐蚀电位为-0.3980 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2.927μA·cm-2,其耐蚀性优于其他两种前处理工艺获得的镀层。  相似文献   

11.
碱性电镀光亮锌镍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镀液主要成份,工艺条件与镀层镍含量、电流效率的关系,合成了一种添加剂TD,获得同基体结合好,光亮的,高耐蚀性的锌镍合金镀层,并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弱酸性电镀光亮锌镍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锌镍合金镀层由于其优良的耐蚀性而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等行业。在此研究了氯化物-硫酸盐体系的锌镍合金电镀。  相似文献   

13.
电镀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亚磷酸-镍盐体系制得光亮镍磷镀层,研究了镀液组成,电流密度,温度等对镀层性能和电流效率的影响,优选出分别获得最佳镀层耐蚀性,硬度和电流效率的工艺条件;分析了耐蚀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形成原因,即在电镀过程中,镀层形成了类似Ni3P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4.
化学镀镍铜磷三元合金沉积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提高化学镀镍的硬度、耐磨及耐蚀性,以拓宽在电子工业中应用,采用在化学镀镍磷合金液中添加适量的铜离子制得镍铜磷三元合金。研究了镍离子与铜离子浓度比、次磷酸钠含量、沉积温度对合金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利用S-570扫描电镜和H-800透电镀观察了镀层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通过硝酸腐蚀试验比较了镍磷合金与镍铜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铜的共沉积能明显提高镍磷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5.
碱性锌酸盐体系锌-铁合金电镀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锌基合金电镀层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研制出一种用于碱性锌酸盐体系锌-铁合金电镀的添加剂ZFA,ZFA由一种主光剂DE、三种辅光剂如芳香醛、乙二胺四乙酸和苯甲酸钠以及一种润滑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组成。研究了ZFA中各组分对合金镀层外观的影响,优选出最佳ZFA配方。通过赫尔槽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ZFA的加入对合金电镀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和支表面、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ZFA的加入能扩大合金电镀的光亮电流密度范围,所得合金支平滑、光亮、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力好。  相似文献   

16.
脉冲无氰镀银及镀层抗变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赫尔槽试验筛选出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脉;中无氰镀银的添加剂,并初步确定了无氰镀银的工艺条件及脉冲条件一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化化脉冲条件及镀银添加剂含量分别为:脉宽1ms、占空比10%、平均电流密度0.6A/dm^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含氮杂环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2mg/L、110mg/L测定了该镀银层的耐蚀性、抗变色性能及与基体的结合力,并用扫描电镜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脉冲无氰镀银层的抗变色性能优于直流无氰镀银层;光亮镍打底后再脉冲无氰镀银,可获得更加光亮、结晶细致的镀银层,且抗变色性能及耐蚀性均增强.  相似文献   

17.
化学镀镍-铜-磷三元合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提高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性能及获得多种性能的合金镀层以拓宽其应用范围。在化学镀镍-磷合金液中加入硫酸铜制得镍-铜-磷三元合金。研究了镀液中硫酸镍、次磷酸钠、柠檬酸钠、硫酸铜、稳定剂、光亮剂的含量以及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合金镀层的外观、沉积速度及铜含量的影响。通过5%氯化钠溶液和10%硫酸溶液浸泡试验比较了所得镍-铜-磷合金镀层与镍-磷合金镀层以及前人制得的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同时比较了上述镀层的其它性能。结果表明,所得镍-铜-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外观、结合力、孔隙率、沉积速度、硬度和耐磨性等性能优于镍-磷合金及前人制得的镍-铜-磷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8.
Zinc and zinc-nickel (13% Ni) electrodeposits were passivated by dipping in chromate baths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was studied using a.c.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 open circuit and under galvanostatic control during the 24 h immersion time. In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the zinc-nickel electrodeposits show a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compared to the pure zinc coatings. During the immersion time, a surface nickel enrichment was observed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zinc corrosion products, acts as a barrier layer reducing the total corrosion rate. In the same solution the passivation treatment improve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electrodeposits; nevertheless, on zinc substrates, the protection exerted by the chromate film is not, always effective during the immersion time. On the contrary the chromate coating on zinc-nickel substrates induces a remarkable and durable improvement of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reducing the zinc dissolution almost completely. In the ammonium sulphate solution,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hydrogen reduction on the zinc-nickel surfaces, and by the production of a local surface acidity which is aggressive for the chromate coatings.  相似文献   

19.
双向脉冲电镀纳米级镍镀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流电沉积法制备了普通光亮镍镀层,同时用双向脉冲电镀制备了纳米级镍镀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镀层的晶粒尺寸、组织结构和表面形貌,通过孔隙率测定、盐雾试验、静态浸泡腐蚀失重试验和电化学方法等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双向脉冲电流制备的纳米级镍镀层的耐蚀性明显优于普通直流镍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