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金属学会第二届平炉学术会议1982年12月3日到17日在重庆钢铁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51个有关部门的正式代表79人,其中包括机械系统的平炉车间5个,会议共收到论文40篇,大会宣读了22篇特约文章,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平炉改造、用氧、节能、炉体结构和品种质量等.有的论文水平较高,对平炉炼钢生产发展很有实际意义.会上对科夫法(平炉埋吹氧)的引进消化和试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建议冶金部组织力量,以积极慎重的态度,坚持先消化掌握引进技术,然  相似文献   

2.
《钢铁》1984,(3)
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学术委员会平炉学组于1983年11月4~7日在湘潭钢铁厂召开了第三届平炉炼钢学术年会。来自冶金及机械系统34个生产、科研、设计、教育单位的83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年会。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其中有关平炉热工测定及节约能源方面13篇,有关平炉用氧强化冶炼方面  相似文献   

3.
《炼钢》1986,(2)
第四届全国平炉炼钢学术年会于1985年11月27日~12月1日在成都无缝钢管厂举行。到会代表92人。来自冶金部属13家、平炉企业和机械系统及地方企业7家、高等学院、设计与研究单位、机关20个单位,总计40个单位。收到论文和报告42篇。其中大会宣读21篇。历届平炉炼钢学术年会的到会人数、单位和收到的论文一届比一届多,特别是这届年会有很多炼钢界老前辈和年轻的平炉工作者。老中青集聚一堂,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4.
《钢铁》1980,(7)
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学术委员会平炉学术会议于1980年4月22~25日在鞍山举行,有26个单位的54名代表出席·会议宣读了论文15篇,共中平炉用氧8篇、品种质量3篇、节能及炉体维护4篇。另有书面资料25篇,有些论文达到了较高水平。与会代表一致指出,平炉产量目前占我国总钢产量的30%以上,在钢种方面承担较重的任务,今后应充分发挥它多吃废钢、冶炼品种多、钢铁料消耗低等特点,同时努力解决能耗高、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十几年平炉炼钢科技工作受干扰较大,几乎陷于停顿,前几年在规划中,扒平炉风盛行一时,在数学、设计、科研、出版等方面都忽视平炉。会  相似文献   

5.
1.回顾 中国金属学会的全国平炉炼钢学术年会,从1980年4月第一届在鞍山召开以来,一般是两年左右召开一次,基本上是在各平炉炼钢厂召开的。第一届年会到会代表40余人,论文20多篇。当时冶金界正处于拆平炉改转炉的讨论之中,因此参加年会的代表不多,会议的学术空气不浓。第二届年会于1981年12月在重钢召开,到会代表60余人,论文30多篇。那届年会就我国平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应发挥作用的问题开展了有益的讨论,并对我国平炉采用科夫法即  相似文献   

6.
平炉炼钢曾经为世界及我国的钢铁工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随着转炉炼钢及电炉炼钢的发展,平炉炼钢生产的缺点日益明显,淘汰平炉炼钢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平炉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炼钢工作者把氧气应用于平炉炼钢生产,又赋予了平炉炼钢新的生命力。平炉炼钢用氧经历了炉门窥视孔吹氧、炉头富氧后,目前普遍采用顶吹氧气炼钢。鉴于平炉结构特点,顶吹氧平炉普遍采用直筒型喷嘴结构的氧枪,进行低枪位吹炼。且国内顶吹氧平炉还普遍采用低氧压(即供氧压力为0.45~0.75MPa)的供氧制度。马钢两座185t碱性固定式平炉,自1976年经大修改造采用顶吹氧工艺炼钢,至1980年采用供  相似文献   

8.
平炉顶吹氧气炼钢自1971年开始生产试验以来,效果较好,缩短了熔炼时间3个多小时,提高了小时钢产量50%以上。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说明,平炉采用氧气顶吹炼钢的路子是可行的,是实现平炉挖潜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平炉顶吹氧气炼钢的效率,对现有的炉体结构要加以改造,并改变不适合的冶炼工艺条件。对氧枪、平炉热工和炉体维护也要进行适当改变。  相似文献   

9.
一炼钢厂先后在8号、5号平炉试验并正式采用停风机炼钢工艺,尔后推广到1号平炉(三枪顶吹氧平炉),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成为我厂吹氧平炉节电、节油、提高炉龄、缩短冶炼时间的措施之一,并可为大型重油平炉改造成顶吹氧平炉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顶吹氧平炉实现停风机炼钢的过程、原始条件、生产效果及对该工艺的初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引言随着氧气顶吹转炉的迅猛发展,普通平炉的废钢矿石炼钢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为了维持平炉的存在并使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必须引用新技术对它进行改造。自从氧气炼钢新工艺在平炉上得到推广后,平炉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供氧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使得熔池内各种反应过程发生了变化,随之出现了平炉渗铁现象。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武钢投产50年炼钢生产的技术进步,包括炼钢生产技术发展概况、含铜钢的研究、开发创新和应用、平炉-模铸工艺生产的设备改造和工艺技术改进、转炉-连铸工艺生产的技术进歩、炼钢系统主要科技进步项目获奖简况;展望了武钢(集团)公司炼钢系统的发展前景;总结了50年来炼钢生产技术进步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8 辽宁省炼钢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3.1 炼钢生产技术现状目前,我省共有转炉钢厂6个,有大小转炉17座,最大转炉容量为180t,最小转炉容量为3t;有平炉钢厂2个,共有300t 平炉15座,其中包括顶吹氧气平炉13座和双床平炉2座;有电炉钢厂8个,共有大小电炉47座。我省目前拥有的总炼钢生产能力为1500多万 t。1988年,辽宁省各钢厂共产钢1207万 t,约占1988年全国总产钢量5943万 t 的20%。在1207万 t 钢中,包括有转炉钢537  相似文献   

13.
《钢铁》1976,(1)
上海第三钢铁厂平炉车间是个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老厂,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挖潜和革新,钢产量年年上升。近年来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广大职工在党委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排除了种种障碍,开展了平炉吹氧炼钢技术革新。经过三年奋战,已经把正个车间改造成顶吹平炉车间,生产能力提高35%以上。目前正在继续完善新技术的各项工艺操作,以便进一步发挥这一新技术的优越性。本文就平炉顶吹氧气喷枪,炉体结构和顶吹炼钢工艺三个方面做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4.
杨永龄  郭代仪 《炼钢》1997,13(5):30-34
重钢在全国率行淘汰了平炉炼钢,发展转炉炼钢和全连铸生产工艺,文中根据重钢生产实践,从连铸技术发展,平炉和转炉炼钢成本比较,转炉炼钢厂连铸坯品种开发,和安置平炉厂下岗人员四个方面,论述淘汰平炉,优化炼钢生产结构问题,提出应创造条件,尽早淘汰平炉,发展全连铸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炼钢行业技术改造的长远规划规定增加氧气转炉和电炉炼钢的比例,并完全废除平炉车间。设计单位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平炉车间厂房设置相应生产能力的转炉和电炉有困难。在现有企业的厂区内建造新的炼钢车间(如果总图允许的话)比改造方案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需要更大量的资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新技术、新工艺情况,指出采用高水平的现代化电弧炉对传统的小电炉、小转炉及平炉等旧炼钢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新技术、新工艺情况,指出采用高水平的现代化弧炉对传统的小电炉、小转炉及平炉等旧炼钢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用氧炼钢已经有23年的历史。随着氧气转炉的高速发展,研究平炉的人数和力量越来越少了。1985年6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炼钢会议上提出对平炉的具体方针是“不再建平炉,充分发挥现有平炉的作用,合理用氧,适当改造,节能增产,逐步淘汰。”在当前我国国情还不允许扒平炉建转炉的条件下,平炉工作者经过1979~1985这六年的努力,全国重点企业平炉座数由1979年的66座减少到1984年的57座,而1984年平炉钢产量占总产量的27.8%,产量比1979年增加了70多万吨。平炉钢目前在钢种方面暂时还未被转炉取代,又因平炉能多吃废钢,其成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国内钢铁工业的现状,决定了平炉炼钢在20世纪内仍有相当的地位,但是,必须在炉体结构和生产工艺上对平炉进行技术改造,以期大幅度的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 2 炉体改造以适应顶吹氧工艺武钢大型平炉随着炼钢热源介质的改变,相应对炉体结构进行了改进支烟道——蓄热室——上升道,双系统为单系统,取消炉头水套,升高平顶与主炉顶拉平,扩大格孔,改钟罩式废气阀为斜闸板等等。此外还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造:①因原有炉顶高度  相似文献   

20.
林波 《钢铁》1959,(19)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把平炉炼钢生产技术水平推向更高阶段,力争提前完成1200万吨钢的光荣任务,冶金工业部最近在鞍山召开了平炉炼钢生产技术会议。会议肯定了十年来平炉炼钢的成就,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巨大成就,系统总结了十年来平炉技术操作经验,制定了“多装、快炼、高温、长寿”的平炉技术操作方针,以达到“高产、优质、多种、低耗”的目的.到会代表一致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