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件世界》2006,(19):18-19
主持人:软件企业要摆脱开发无序、混沌的状态,并按质、按量、按期,不超预算地将软件交付给客户,实施软件过程改进已是大势所趋,那么企业实施软件过程改进的主导力应该来自企业自身、还是外部环境呢?桂荣青:每个企业过程改进的主导力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价值,同时这也是企业的永久主导力,企业要时刻以提高整个企业和业务的价值为目标。如果仅仅为了通过CMMI认证,企业自然没有持久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程序员》2009,(7):I0009-I0010
46.2%的专业人员认为,标准化工作应该和技术发展同时开始48.7%的程序员认为,应该把竞争标准融合成一个标准59.0%的程序员认为,标准应该仅仅是竞争技术的交集,不要妨碍企业创新,53.8%的程序员认为,有标准就用,没有标准也没关系  相似文献   

3.
企业对IT咨询的需求分两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缺乏流程优化或重组的能力;或者能够完成流程优化,但缺乏将优化后流程的实施能力,如案例中小凌所在的公司;前者对咨询的需求将包括BPR和ERP实施,而后者的需求仅仅是ERP实施;显然,前者应付出的成本将比后者高。所以,企业若能在实施ERP之前就完成或部分完成BPR将大大降低信息化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陈聪 《软件世界》2006,(11):72-72
将IT与业务融合,这是企业对IT治理的基本要求。而在实施IT治理的过程中,企业又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技术是不能解决的,而应该将过程、人和技术三者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是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的十二个实践之一,是团队设计的基础。它是指两个开发人员共用一台计算机,其中一个人负责具体细节,另一个人关注整体,并且这两人的角色可以随时交换。本文通过一个项目的运作过程的试验实例,分析结对编程的成本和收益。结对编程的优势在于:改进设计质量、减少程序缺陷、降低人员风险、提高技术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中小型企业软件过程改进提供了具有相当经济意义的方案,推动企业生产力、企业文化改进。  相似文献   

6.
杯子有多大     
管理企业最重要的是的安排工作及管理时现在大家面前,希望什么?是人、是物、还是其它的什么呢?这些都不对,应该是合理问。本期管理游戏为此进行了一个游戏测试,特将其过程与结果呈能给企业的管理者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7.
不用实施CMM,不用引进RUP(Rational Llnified Process),在中小型软件企业如何实施软件过程改进,以提高软件开发质量。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在企业内部实施文档模板化、加强技术评审和适当地引进辅助工具三个方面,讨论针对中小型企业的薄弱环节实施质量改进方法,切实降低了项目风险,保证了软件开发质量。本文还着重阐述了如何进行技术评审而不流于形式、走过场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入辅助工具来提高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中小型软件企业在规范公司内部开发过程、提高软件质量和降低项目风险等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种目标与信息共同驱动的度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采用CMMI模型进行过程改进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实施度量时盲目选择度量元,缺少合适度量过程框架的指导。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现有的GQM度量模型及其改进模型,以及PSM实用软件度量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支持软件过程改进的目标和信息共同驱动的度量模型(GI2M-D),给出了基于GI2M-D度量模型的软件度量过程框架。该框架使度量人员选取度量元时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为决策者和软件过程改进者,特别是采用CMMI模型的企业在实施度量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的实施对下一个环节的工作乃至整个工程的成败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准备工作作为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第一个环节,更是保证整个工程成功的前提。筹备企业信息化团队首先需要筹备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团队。团队人员应该非常清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熟悉相应的管理和业务。在准备实施信息化时,企业首先要成立一个信息化项目组,负责组织协调和领导信息化的实施。这个项目组的成员中,首先要有企业负责人参加,以保证能对企业有总体的把握和决策权,使信息化全面有力推行;在成员中还应有对企业非常熟悉的人员,他们处于…  相似文献   

10.
在芜湖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有这样一个项目: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那么,实施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诸多困惑中,其中一个困惑是企业信息化人员"莫名其妙走失了"。这是什么意思?连风刮到哪里去都有原因,难道一个"企业信息化人员"走到哪里去会没有原因?许多事实表明原因是有的。既然有原因,"走"就是有准备有目的的"要走",而不是"走失"。手下的人要走,为什么要走,当头儿的应该知道而不知道,这才真是莫名其妙。"在美国,CIO的平均任期不超过3年,是企业中更替最频繁的职位",在中国,CIO以及信息部门的成员的情况如何呢?中国的企业信息化人员的名称可能很多,有时是项目实施人员、网管,有时又是系统管理员、程序员,甚至还是数据录入员……,有时都是有时又都不是,笼统叫做"企业IT人员"或者"企业信息化人员",他们的"走与留"值得近距离观看。先讲述一群企业IT人员走与留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金颖云 《计算机》2002,(15):31-31
顾客关系管理系统(CRM)在目前阶段来说仍然是一个较新的商务策略。它虽然已经被很多企业采用,但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在为到底要否实施CRM而争论水已。观望的潜在改革者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看到那些先行者实施CRM到底有什么作用;什么有作用,什么没有作用,从中能够等到什么经验教训。GARTNER已经考察过数百个CRM失败案例,并且从中总结出导致实施失败的七个“通常”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很多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始购买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但对于许多企业CIO来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有投入就要有回报,购买和实施HRMS到底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和回报?  相似文献   

14.
蓝兰公司董事长魏武可谓深谋远虑。为什么这样说,也许我们应该先看看什么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及实施此准则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中国质量协会于2003年开始采用的评定卓越绩效的标准,该准则是以美国质量绩效评价准则为蓝本,结合了中国实际调整以后得来的,其评价从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资源、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管理和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进行,主要特点在于把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更广义、更高的层面,即经营质量的层面。因为卓越绩效追求的是永续经营的能力,强调的经营结果是综合的绩效,所以实…  相似文献   

15.
问:企业实施信息化项目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企业实施信息化项目的出发点是解决瓶颈问题或急需解决处理的问题。在许多企业,实施项目都有一些误解。有些是服从领导需求或上级号召;有些是从大流;有些甚至成为一种奢侈的攀比。其实企业实施信息化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具有长期性,多样性,反复性及层进性的特点。所以我偿在进行规划时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应该把现在企业上的瓶颈与急需解决的地方优先规划并实施、这样可以在短期取得最大的成果,取得内部与外部的良好反馈,为新的信息化项目与深化实施争外部的良好反馈.分新约信息化项目…  相似文献   

16.
卢敏 《软件世界》2007,(22):51-51
如何整合、重构IT资源满足ITIL3.0提出的生命周期或是实施ITIL2.0流程管理的要求,成了中国企业当务之急。 如果现在IT业界有人问:“ITIL3.0是什么”,其效果和问一个大片迷:“哈里波特是什么”差不多。因为ITIL实在太火了。HP、IBM、BMC、福瑞杰这些厂商纷纷组织论坛宣讲ITIL3.0:与ITIL2.0相比,ITIL3.0N本开始向服务生命周期方面转变,它比ITIL2.0更具有说明性的指导作用。ITIL2.0告诉了人们流程改善方面要做什么,ITIL3.0则解释了人们应该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17.
前两天有个朋友跟我抱怨:“我们企业的PLM系统花了不少钱,实施了一年多,还只是~个图文档管理系统,感觉这个钱花得不值,领导也不满意。”于是我问他:“首先,你认为PLM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其次,你们企业的战略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中小型企业软件过程改进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和维护软件的过程的质量,这一结论已被广泛认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软件过程改进,先后引入ISO9000、CMM/CMMI等过程模型。但这些模型主要源于大型组织的过程经验,在中小型企业中实施起来存在诸多困难。中小型企业如何实施软件过程改进这一问题在业界和学术界一直倍受关注。结合一个典型中小型企业的软件过程改进实践提出了一个持续的、迭代增量的软件过程改进方法,可满足中小型企业希望以较低成本达到良好改进效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其实这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试运行时处理的信息毕竟与正式运行时的信息量没法相比。可将整个系统进行优化,并且多倾听众多直接使用系统的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据实改进,改进和升级后的系统应该足够处理企业当前两倍左右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周刊》2008,(2):67-68
《互联网周刊》:微软推出Live这个品牌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你对“S+S”的发布有什么看法?你认为这是公司的一项主要转变,还是仅仅是一个小的转弯?David:我认为我们并不是刚刚发布“S+S”。事实上,如果把Windows Update考虑进去的话,我认为“S+S”是一项微软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