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泉上煤矿在厚煤层中进行沿空留巷的支护材料、支护方式、操作工艺等技术,并对留巷效果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介评。 相似文献
2.
3.
5.
6.
沿空留巷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广辉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8,(3):31-33
介绍了良庄煤矿在几个不同地质条件的煤层中,应用不同材料作为巷旁支护体沿空留巷护巷的情况,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8.
新型支护技术在沿空留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东海矿六采区在34#上薄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用新型沿空留巷支护技术,回采工作面少掘一条巷道,既节约费用又缓解接续紧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锚杆支护巷道沿空留巷的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尤其是巷内锚杆支护对沿空留巷顶板及煤帮的作用机理,为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成功应用锚杆支护、沿空留巷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沿空留巷锚带索耦合支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空留巷的顶板围岩过度的变形将导致围岩的结构破坏,使顶板岩层完全丧失自身承载能力.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沿空留巷顶板围岩应力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锚杆+w钢带的锚索耦合支护技术.通过锁具的挤压给巷道顶板围岩提供预紧力,限制顶板围岩变形,维持顶板围岩完整性.分析了锚索耦合支护的力学机理、技术原理及技术特点,得出了沿空留巷顶板支护载荷的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应用于新立煤矿运输平巷沿空留巷支护工程,通过现场监测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厚煤层沿空掘巷工作面煤柱留设合理宽度的问题,以沙曲一矿43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推导、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分析煤柱的合理宽度、不同煤柱宽度下围岩变形特征以及现场监测煤柱应力.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计算煤柱破坏塑性区宽度并结合煤柱稳定条件确定煤柱宽度至少为7.8 m.运用FLAC3D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2.
以塔山煤矿8305综采工作面为例,提出了切顸卸压沿空留巷技术.从超前预裂切缝、巷道补强支护、采空帮挡矸支护和滞后临时支护四个方面制定了采空区帮控制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巷道观测结果表明,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采空帮变形量控制在265 mm以内,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沿空掘巷技术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高效、绿色开采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采出率、减少煤炭损失等意义重大。文章中分析了沿空掘巷的矿压显现及覆岩移动规律,通过对沿空掘巷相关体系的模拟分析,对其稳定性做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及锚杆支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宽煤柱已逐步被窄煤柱或无煤柱沿空掘巷所取代。文章主要介绍了安泰煤矿无煤柱沿空掘巷时,制作人造帮、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及参数、加强管理和观测等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XV1307工作面XV1214巷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切顶卸压成巷的机理,提出了恒阻锚索补强支护技术,优化了切顶爆破方案设计,针对不同受力区域确定了差异性支护方案。现场工业试验监测巷道顶底板移近控制在175 mm,两帮移近控制在200 mm,恒阻锚索受力稳定在90 MPa,巷道维护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81511厚煤层工作面小煤柱的合理宽度为8m,提出了沿空掘巷桁架锚索支护方案.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81511工作面正巷顶板下沉最大值为44.3 mm,两帮收敛最大值为22.8 mm,围岩变形量较小,支护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18.
为有效维护3109工作面沿空留巷墙体和回采巷道后期的稳定性,设计采用水力切顶方法卸载.设在工作面前方超前应力影响范围外沿煤壁侧布置压裂钻孔,钻孔直径56 mm,仰角为50°,孔间距为10 m,钻孔长度为42 m.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开槽段裂纹扩展划分为起裂准备、裂纹扩展、止裂三个阶段;水力切顶工艺减小了顶板悬梁的跨距... 相似文献
19.
综放沿空掘巷底板力学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谢桥煤矿沿空掘巷底板变形严重问题,在沿空掘巷整体力学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底板力学模型,通过对底板失稳机理的分析,指出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底板破坏主要是实体煤帮高应力的作用,控制的关键是加强实煤体帮、底角和窄煤柱的支护。这一思想在1101(3)综放面沿空掘巷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