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安英  完海鹰  孙磊  冯然 《建筑结构》2015,(8):59-63,90
分别开展了钢筋桁架组合楼板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静力试验,获得了施工阶段钢筋桁架模板体系的变形特征以及使用阶段钢筋桁架组合楼板的破坏形式。研究了底部钢板、剪跨比等因素对钢筋桁架组合楼板使用阶段抗弯性能的影响,底部钢板可提高钢筋桁架组合楼板的抗弯承载力及抗弯刚度,剪跨比会影响钢筋桁架组合楼板的破坏形式及抗弯承载力。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不同高度钢筋桁架模板体系在施工阶段的最大无支撑跨度,提出钢筋桁架组合楼板在使用阶段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压型钢板-钢筋桁架组合楼板存在的不足之处,将压型钢板替换为可拆卸的木塑模板,以形成一种新型组合楼板。试验研究了两个可拆式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的承载力。结果表明,可拆式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正常使用阶段的破坏形态与普通楼板相似,并提出了适宜可拆式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通过分析底部木塑模板对整体承载力的影响,认为可拆式钢筋桁架模板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楼板形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全尺寸可拆式钢筋桁架模板在施工阶段的截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其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以及受力机理。并分别采用荷载-挠度曲线法和极限弯矩法计算了截面特性。分析表明:施工阶段可以采用上下弦连续的桁架计算模型,荷载-挠度曲线法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偏差较大,其原因是:试件破坏过程由变形控制,而非强度,以及由于连接件与钢筋的相对滑移产生的附加挠度,极限弯矩法计算值与理论值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简支或等跨连续(两跨)梁计算模型的最大无支撑长度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4.
桁架钢筋叠合板因其兼具了预制板和现浇板的优点,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论文主要介绍了桁架钢筋叠合板的桁架钢筋构造要点,通过探析桁架钢筋叠合板的抗弯承载性能研究现状,指出现阶段桁架钢筋叠合板中桁架钢筋对叠合板刚度贡献问题,并提出用可拆卸桁架钢筋提高叠合板整体抗弯刚度、减小挠度变形和降低技术成本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应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钢筋桁架楼板纵向连接方式,楼板之间采用局部湿连接,实现了工厂预制现场装配。通过对8个钢筋桁架楼板试件进行静力荷载试验,研究钢筋桁架形式、上弦钢筋连接方式和钢筋直径等参数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试件的变形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并利用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式对楼板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桁架楼板之间及与H型钢梁整体协同工作性能优良,可保证该纵向连接从屈服到破坏有一定的强度富余,能够满足GB 50010—2010对楼板在使用阶段强度和刚度的要求。根据试验结果,针对所研究的楼板提出了在使用阶段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玉明  陈丽洁  邓馨雨  程意 《建筑技术》2023,(11):1354-1358
通过对3 m跨、6 m跨1.2 m板宽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叠合板、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板、钢筋桁架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对比,发现无论大小跨度,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应用均占据显著优势。底板中施加预应力和钢管桁架的设置使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在施工阶段具有较大抗弯刚度。将底板厚度、桁架高度作为参数计算对比各种叠合板施工阶段抗弯刚度。对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探讨钢管直径、壁厚对底板抗弯刚度、钢管长细比的影响。得出结论: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无论钢管是否灌浆在施工阶段都有较大优势,是否灌浆可根据抗弯刚度需求及施工水平确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4根采用免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模板的钢筋混凝土(RC)梁与2根RC梁的对比试验,研究UHPC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保护层厚度对免拆UHPC模板RC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达到峰值荷载时,经过拉毛处理的预制UHPC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界面未出现滑移;峰值荷载后至受拉钢筋达到其极限拉应变时,预制UHPC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界面出现轻微剥离;保护层厚度为10mm的免拆UHPC模板RC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略高于保护层厚度为20mm的梁;但在峰值荷载后,前者较后者的底部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界面处较早地出现沿界面滑移;综合考虑,建议该类梁的保护层厚度取20mm较为合理。采用有效惯性矩法,基于平截面假定,建立了免拆UHPC模板RC梁的截面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计算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轻钢桁架混凝土楼板是轻钢轻混凝土结构体系配套的一种采用免拆模板的新型单向密肋楼板,该楼板由轻钢桁架和普通混凝土组成。本文通过轻钢桁架混凝土楼板受弯承载力试验,结合型钢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工作原理,研究了其受弯承载力、裂缝宽度及短期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该楼板各工作阶段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类似,受弯承载力与截面高度、受拉钢材面积基本成线性关系,抗弯刚度与受拉钢材面积基本成线性关系,与截面高度成二次方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10块简支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对单缝密拼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破坏形态、刚度、裂缝和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桁架钢筋叠合板密拼缝的传力机理以及桁架钢筋与纵向受力钢筋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单缝密拼叠合板易在拼缝处发生沿叠合面的撕裂破坏,且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平均抗弯刚度均低于整浇板;在拼缝处设置桁架钢筋可以有效控制叠合面的撕裂破坏,并提高叠合板垂直于拼缝方向的刚度和承载力;桁架钢筋到拼缝距离等于板厚的试件,未发生拼缝处的叠合面撕裂破坏,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比整浇板试件低6%,但比计算值大9%~18%。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了双向叠合板密拼拼缝的设计建议与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10块简支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对单缝密拼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破坏形态、刚度、裂缝和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桁架钢筋叠合板密拼缝的传力机理以及桁架钢筋与纵向受力钢筋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单缝密拼叠合板易在拼缝处发生沿叠合面的撕裂破坏,且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平均抗弯刚度均低于整浇板;在拼缝处设置桁架钢筋可以有效控制叠合面的撕裂破坏,并提高叠合板垂直于拼缝方向的刚度和承载力;桁架钢筋到拼缝距离等于板厚的试件,未发生拼缝处的叠合面撕裂破坏,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比整浇板试件低6%,但比计算值大9%~18%。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了双向叠合板密拼拼缝的设计建议与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11.
底模可拆卸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体系是在现有普通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将其原有的镀锌钢板底模换成可拆卸木模板而形成的新型模板体系,该新型模板具有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为探究不同构造对模板体系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通过ANSYS建模对不同构造模板体系进行了施工阶段受力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底模可拆卸新型钢筋桁架模板刚度提高较大,适用于大跨水平结构的施工,吊杆节点构造对桁架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对其刚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晓阳 《安徽建筑》2013,(6):134-136
为研究钢筋桁架组合楼板的抗弯性能,文章用ANSYS对不同条件、不同尺寸的钢筋桁架组合楼板单向板进行了模拟试验,对影响钢筋桁架组合楼板短期刚度的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自承式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减少钢筋桁架的数量,以及在施工阶段增加临时支承,提高了钢筋桁架叠合板的施工便利性和经济性。基于等效惯性矩法,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新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短期刚度计算公式。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新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推导的短期刚度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研究结论为新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设计分析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承式钢模板系统性能试验和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将楼板的上层钢筋和楼板底部配筋用直径为3~6mm的细钢筋作为腹杆焊接连接,形成桁架.并在底部焊接一层厚度为0.4~0.6mm的薄钢板.就可以节省施工节点的模板费用.加快施工进度。这种楼板施工方法称为自承式模板。本文对自承式模板在施工阶段的挠度和钢筋应力进行了试验,验证了施工阶段可以采用上下弦连续的桁架计算模型。对正常使用阶段的楼板刚度和极限承载力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承式模板的楼板。由于在施工阶段楼板混凝土和钢筋自重在混凝土内不产生应力,这种楼板在使用状态下基本不开裂.和普通支模板的混凝土楼板相比可以改善抗裂性能.使用阶段楼板的刚度也比普通混凝土楼板大.但是极限承载力和普通楼板相同。  相似文献   

15.
安海玉  郑子硕  曹宇  李晓峰  王伟 《建筑结构》2022,(16):74-78+131
为研究新型钢筋桁架纤维水泥叠合板的受弯性能,对3块不同参数的叠合板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施工阶段叠合板骨架体系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分析了使用阶段不同配筋形式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应变关系、承载力以及挠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叠合板骨架自身刚度良好,可免设或少设临时支撑;使用阶段横向分布筋能够约束混凝土裂缝发展及叠合面粘结滑移,使纤维水泥板和混凝土板共同受力,提高了构件开裂、屈服及极限荷载;纤维水泥板在各阶段能有效承担和传递荷载,提高楼板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拼缝截面作为钢筋屈曲和混凝土最先开裂的薄弱处,应设置附加钢筋等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前国内外装配式住宅楼板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新型的钢筋桁架发泡混凝土复合板结构。为研究钢筋桁架发泡混凝土复合板的受弯性能,进行了3个复合板试件受弯试验。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荷载与应变、挠度关系以及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研究表明,钢筋桁架发泡混凝土复合板呈现典型的受弯构件受力特征,其钢筋桁架能有效约束混凝土板裂缝的开展,提高混凝土板的后期刚度。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钢筋桁架发泡混凝土复合板开裂弯矩、极限弯矩、挠度以及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相对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叠合板,叠合板在施工阶段的受力性能非常重要。设计了4个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试件,并对其进行受弯载荷试验。给出了4个试件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同时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按照等效截面刚度法推导出了施工阶段的短期刚度计算公式,计算了简支板的跨中挠度。在构件抗弯刚度未发生严重退化时,跨中挠度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8.
程志军  马智周  胡杰  余少乐  赵勇 《建筑结构》2021,51(23):111-119
为研究密拼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双向板的受力性能,进行了2块四边简支边界下的3.6m×3.6m叠合板堆载试验,研究了板的破坏模式、拼缝传力、刚度及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2个试件具有相似的破坏模式,板底裂缝形态均呈"米"字形,与现浇板存在差异;密拼接缝两侧按《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规程》(T/CECS 715-2020)要求配置桁架钢筋,能保证拼缝搭接钢筋有效传力,实现了板的双向受力;屈服荷载前,增加拼缝搭接钢筋可提高双向板的整体刚度;密拼试件的承载力实测值均不低于采用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和极限平衡法计算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杨超望 《结构工程师》2020,36(2):96-101
基于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数值模拟计算采用通用有限元Abaqus软件。通过与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改变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模型的钢筋桁架高度、有无模板及腹杆钢筋,以探讨其力性能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钢筋桁架高度可影响楼板整体的刚度与承载力;由于模板对于混凝土的包裹作用,有效地提升楼板的整体变形能力;腹杆钢筋对塑性变形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其最终破坏形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同时将现有的不同楼板形式与该新型楼板进行综合性对比,结果显示该新型楼板在成本、生产及施工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浙江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汉德邦钢筋桁架楼承板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汉德邦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的钢筋在工厂采用进口设备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在工厂焊接成一体的组合模板。在使用阶段,钢筋桁架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承受使用荷载。在施工现场,可以将钢筋桁架楼承板直接铺设在钢梁上,然后进行简单的钢筋工程,便可浇筑混凝土。使用该模板不需要架设木模及脚手架,底部镀锌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