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稻壳灰的粉磨效应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稻壳灰粉磨时间与比表面积和45μm筛余的关系,分析在助磨剂加入的情况下,粉磨时间对稻壳灰的活性作用及粉磨后的稻壳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稻壳灰粉磨产生的粉磨效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将原状粉煤灰粗灰进行粉磨,研究粉磨时间对磨细粉煤灰的细度、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和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粉磨时间从0min增加到120min时,磨细粉煤灰的中位径、平均粒径、45μm筛余、80μm筛余均随粉磨时间的增大而降低;粉磨时间小于100min时,粉煤灰的比表面积随粉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磨细粉煤灰的活性指数随着...  相似文献   

3.
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磨不同时间后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然后利用Origin软件拟合得到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方程参数,探讨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较大粒径废弃玻璃粉颗粒粉磨效率逐渐降低,120min后粉磨效率趋于0.废弃玻璃粉等效粒径及比表面积与粉磨时间双对数都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可采用RRB(RosinRammler-Bennet)分布模型描述废弃玻璃粉累计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废弃玻璃粉比表面积与颗粒粒径分布分维值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粉磨时间越长,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分维值越大,越不容易破碎.  相似文献   

4.
文中通过采用激光粒度仪对不同粉磨时间的铜矿渣的粒径分布进行测试,测试不同粉磨时间铜渣粉的比表面积及各等效粒径,选取粉磨120min的铜渣分等量替代0-40%普通硅酸盐水泥,测试铜渣粉复合胶凝体系3d、7d和28d时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铜渣粉比表面积增加,各特征粒径减小,在粉磨过程中存在粗颗粒易磨,细颗粒难磨现象。铜渣粉复合胶凝体系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发展而提高,随着铜渣粉掺量的提高而降低,但这种降低趋势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5.
采用球磨机对钼尾矿进行机械活化,考察了不同粉磨时间对钼尾矿粒径分布、筛余、等效粒径以及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将活化后的钼尾矿用于制备硅酸钙板,研究了机械活化前后钼尾矿对硅酸钙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粉磨初期,随着粉磨时间增加,钼尾矿粒径分布范围变窄,筛余明显降低,等效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制备的硅酸钙板水化产物托贝莫来石衍射峰强度和硅酸钙板抗折强度增加;当粉磨时间超过15min后,钼尾矿粒径和硅酸钙板性能变化不明显。机械活化过程等效粒径及比表面积与粉磨时间双对数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分析了高温稻壳灰的各项性能,并通过研究稻壳灰粉磨细度和活性确定了稻壳灰粉磨时间为30min,通过胶砂和混凝土试验确定了稻壳灰作混凝土掺合料的适宜掺量为20%,采用电通量法研究了稻壳灰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20%稻壳灰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粉磨时间下水泥的比表面积及颗粒分布特征对不同龄期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结合水化热测定仪探究了水泥的早期水化放热规律,并运用SEM对水泥颗粒细度对其水化进程不同阶段展现出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等量助磨剂下,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水泥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靠近,水泥颗粒细度与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大,且水泥颗粒细度的增加,可提高水泥胶砂的抗压强度;从SEM图像分析得,无论是3 d还是28 d,颗粒细度较大的水泥水化产物越多,水化程度越完全,微观结构更加密实。  相似文献   

8.
潘如意  黄弘  沈晓冬  钟白茜 《混凝土》2007,(2):55-57,60
研究了粉磨时间对粉煤灰、矿渣和钢渣等工业废渣的颗粒特征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各物料在不同粉磨时间下的粒径分布、强度活性指数和微观形貌表明粉磨对各物料颗粒特征和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这说明针对不同物料应该建立独立的、经济的粉磨制度.同时,对各物料颗粒性能进行的研究将为高性能辅助性胶凝材料级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油基钻屑灰渣进行了高速机械粉磨处理,研究了粉磨时间(0~7 min)对灰渣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分析了掺灰渣胶砂试件的力学性能,并进行了XRD、SEM、FTIR微观分析。结果表明:与未粉磨处理的灰渣相比,粉磨3 min灰渣的粒径分布范围缩小至1.220~40.100μm,D50降低了60.9%,比表面积增大了27.6%;与其他粉磨时间的灰渣相比,用粉磨3 min的灰渣等质量取代30%水泥所制备的胶砂试件的28 d抗压强度最高,28 d抗折强度也较高;适宜的粉磨时间能够促进灰渣中的活性Si O2、Al2O3等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C-S-H凝胶和AFt,提高胶砂结构的密实度。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不同粉磨时间得到的磨细粉煤灰进行性能表征,并对成型掺有磨细粉煤灰水泥浆试块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活性分析,研究不同粉磨时间的磨细粉煤灰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火山灰活性增强从而增加了其在水泥浆体中的反应程度,使粉煤灰水泥浆体表现出更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将CFBC脱硫灰按不同粉磨时间处理成若干个粒度分布不同的试样,以30%的磨细CFBC脱硫灰配制不同的CFBC脱硫灰水泥,进行胶砂抗压强度试验,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磨细CFBC脱硫灰的粒径分布与其胶砂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粉磨时间存在一个最佳值,超过此时间.磨细CFBC脱硫灰的胶砂强度随粉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小于20μm的CFBC脱硫灰颗粒对其胶砂强度增长有积极贡献,而大于20μm的颗粒则对强度增长不利.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固硫灰掺量、细度以及SO_3含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早期强度和干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90℃蒸汽养护2d时,RPC强度随着原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自然养护至28d时,RPC强度出现倒缩现象。当粉磨时间超过20min时,继续延长粉磨时间RPC强度变化已不明显;当原灰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0%,固硫灰粉磨至D50为15.88μm时,RPC活性粉末混凝土早期干缩较小,强度较高;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随着SO_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干缩随着SO_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高炉矿渣的粉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工作采用5 0 0mm× 5 0 0mm试验球磨机对高炉水淬矿渣进行了粉磨动力学的研究 ,导出了高炉矿渣的粉磨速度方程。试验结果表明 :磨后粉体的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和均匀性系数与粉磨时间的对数或双对数呈线性关系。本文还就矿渣粉磨研究的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采用50 0mm× 50 0mm试验球磨机对高炉水淬矿渣进行了粉磨动力学的研究 ,导出了高炉矿渣的粉磨速度方程。试验结果表明 :磨后粉体的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和均匀性系数与粉磨时间的对数或双对数呈线性关系。本文还就矿渣粉磨研究的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相同比例将6种试剂分别与矿渣共磨或直接掺入磨好的纯矿粉中(二者粉磨时间相同)得到2组颗粒群特征不同的矿渣试样;测定了2组矿渣试样各龄期的活性指数,取2组数据的差值;通过图像分析仪测定了矿渣颗粒群的特征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了它们与矿渣活性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矿渣粒径为0~10 μm时,其圆当量径、特征粒径、均匀性系数、圆度和面积充满度与活性指数呈负关联,伸长度、表面粗糙度和分数维呈正关联.其中表面粗糙度对活性指数的影响最大,可以很好地体现矿渣活性,同时也可表征试剂在粉磨过程中对矿渣颗粒机械力作用的效果.随着龄期增长,矿渣颗粒群特征参数对其活性指数的影响下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超硫酸盐水泥(简称SSC)胶凝材料体系中矿粉、石膏和水泥熟料的粒径变化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分析粉料粒度分布和SSC试件的微观形貌,得出从粉料粒径角度提高SSC力学强度的相关方法。研究表明,矿粉粒径对力学强度影响最为明显,随着矿粉粒径变小,力学强度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矿粉比表面积为545m2/kg的试件相对于比表面积为227m2/kg的试件28d抗压强度增加31.8%;石膏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50~450m2/kg比较适宜,不磨或粉磨时间过长对力学强度均有不利影响;水泥熟料粒径对力学强度影响相对较小,粉磨至比表面积高于350m2/kg就可以满足SSC的配制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不同的粉磨时间激发不同建筑垃圾粉料的活性,研究物理激发对建筑垃圾活性激发的影响,并进行活性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粉料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随粉磨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当粉磨时间超过40min后,强度基本不再增加;同时粉磨后粉料的活性指数也随粉磨时间增加呈先增大后平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不同的粉磨时间激发不同建筑垃圾粉料的活性,研究物理激发对建筑垃圾活性激发的影响,并进行活性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粉料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随扮磨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当粉磨时间超过40min后,强度基本不再增加;同时粉磨后粉料的活性指数也随粉磨时间增加呈先增大后平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研究罗源地区石粉的粉磨特性,并通过掺入不同添加剂改善其粉磨性能和胶砂性能。结果表明,纯机械粉磨对石粉的胶砂性能改善不明显,粉磨时间超过120 min会降低其粉磨效率,适量的粉煤灰和NaOH能够改善石粉的易磨性和胶砂性能。当掺入10%粉煤灰和1%NaOH并经90 min粉磨后,石粉的比表面积、胶砂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等各项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四种不同处理方法的粉煤灰的颗粒组成与形貌的差异及掺入不同粉磨工艺的水泥后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种不同处理方法的粉煤灰在相同掺量时,水泥胶砂流动性能以分选细灰最好,分选粗灰最差,粉磨灰和原状灰的效果相近。在水胶比相同的条件下,当掺入开路磨生产的水泥时,掺分选细灰的水泥胶砂强度最高,掺粗灰的水泥胶砂强度最低;当掺入圈流磨生产的水泥时,掺粗灰的水泥胶砂强度仍为最低,但掺分选细灰的水泥胶砂强度与掺相近比表面积的粉磨灰的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