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倩  颜志平 《工业加热》2017,(11):1052-1056
【摘要】 肝细胞肝癌是肝脏最常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外科手术不能切除中晚期肝癌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载药微球TACE术是一种新兴治疗方式,能够持续缓慢释放化疗药物,提高药物局部浓度,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在超选择基础上,直径>100 μm载药微球TACE术安全有效,在肿瘤缓解率、减少手术次数、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较传统TACE术具有优势,对中期、Child- Pugh B级、体能活动状况1级、有两叶病变、复发性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及当地医疗条件、医务人员能力、医保政策等限制了载药微球临床应用。载药微球TACE 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小剂量和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导管栓塞化疗(TACE)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HCC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选择性TACE.A组(n=20)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肿瘤8 cm时,给予MMC 6~8 mg, EPI 10 mg,卡铂(CBP)100 mg.B组(n=20)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MMC 10 mg,CBP 300 mg,EPI 40 mg).经导管向供血动脉内注入碘油、化疗药物乳化剂,随后用明胶海绵粒或PVA微球栓塞该动脉.TACE前、后7 d分别检测患者血  相似文献   

3.
李建坤  徐卓  王宁  郝哲 《工业加热》2019,(12):1181-1184
【摘要】 目的 评价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与手术切除治疗Ⅱ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住院的Ⅱ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手术切除(手术组)治疗41例,载药微球化疗栓塞(DEB- TACE)治疗44例。手术组存在术后复发情况,继续TACE治疗;DEB- TACE组首次DEB- TACE治疗后,亦存在继续TACE治疗的情况,将治疗转归详细记录。比较2组治疗后1、3、6个月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血常规,生存期,肝癌复发情况和药物经济学资料。 结果 TACE组2年随访期住院总时间及住院总费用低于手术切除组(P<0.05),且TACE组后续TACE 治疗次数少于手术切除组。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血清AFP水平及术后2年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B- TACE治疗Ⅱb期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从药物经济学方面考虑DEB-TACE治疗较手术切除治疗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用微球联合碘油作为栓塞剂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肝癌患者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时除使用化疗药物外,选用直径300~500μm的微球1~2ml及碘油10~20ml作为栓塞剂。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的改变情况及栓塞相关并发症。结果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入选本组研究。TACE术后患者黄疸指数、丙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白蛋白、AFP水平明显降低;肿瘤不同程度坏死、缩小明显(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使用微球联合碘油作为栓塞剂,疗效明显;但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应注意栓塞剂的用量及肝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5.
张雯  颜志平 《工业加热》2017,(10):865-867
【摘要】 钇- 90(90Y)微球经导管动脉放疗栓塞术(TAR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在欧美,尤其是美国已成为主要局部治疗方法之一。大量研究证实TARE具安全性及有效性,其疗效甚至优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目前中国大陆暂无临床可应用的90Y微球,但开展这项治疗已势在必行。由于90Y微球产品特殊性,单靠国外进口难以使该治疗得以推广。20世纪90年代国内曾有研制90Y微球的经验,为此应集中力量,多方合作努力,使之能够早日国产化,为广大肝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Graves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方法 41例Graves病患者接受了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或加一侧下动脉的栓塞治疗,栓塞剂选用白芨微球或聚乙烯醇微球(PVA)和羊毛微钢圈,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部疼痛和颈前区不适,栓塞术后3 d至1周T3、T4可有一过性增高,随后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大多数患者(30/41)术后出现发热.1例(1/41)出现左侧视力部分缺失.1例由于栓塞甲状腺上动脉主干的钢圈脱落异位至大脑中动脉顶后小分  相似文献   

7.
翟越  赵卫  潘文秋  张雪平  陆孜  李红  胡继红 《工业加热》2019,(12):1211-1214
【摘要】 肝癌目前治疗的方法以外科切除和介入治疗为主,其中TACE已成为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方法。载药微球作为一种新型栓塞材料,已广泛用于肝癌的TACE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栓塞方法相比,载药微球能够降低全身化疗药物浓度、提高局部肿瘤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肿瘤的反应率,进而降低肿瘤的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载药微球的使用方法、术者操作技术,化疗药物的载入饱和量等差异,都可能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载药微球的使用规范与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与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肝动脉栓塞微球是80年代国外少数国家开始研究用于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新剂型。采用超选导管将微球注入肝动脉末梢,起阻断肝癌血供和在局部缓释药物等双重功能。本综述着重介绍笔者实验室研究的羟基喜树碱,甲氨蝶呤明胶微球和顺铂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大鼠栓塞药效学试验,结果证明该剂型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是有显著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空白微球(8Spheres)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行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8Spheres栓塞微球(DEB- TACE组)TACE 50例,罂粟乙碘化油联合8Spheres栓塞微球(cTACE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疾病缓解率、控制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肝功能指标。结果 基线数据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 TACE组3、6个月疾病缓解率均高于cTACE组(P<0.05),且DEB- TACE组6个月疾病进展发生率、血清AFP升高率较低,近期疗效优于cTACE组(P<0.05)。术后3 d cTACE组ALT、AST较DEB- TACE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8Spheres栓塞微球TACE在中晚期肝癌中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罂粟乙碘油联合8Spheres栓塞微球,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钇-90(90Y)放射栓塞治疗可以直接将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带到靶肿瘤组织内,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与TACE治疗不同,90Y微球放射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如腹痛、发热、恶性、呕吐。然而,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取决于术前仔细的评估和术后密切的随访。本文将详细讨论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