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丁腈橡胶金属密封板存在泡孔不均匀、橡胶与基体黏附力小、密封性能差等问题,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为原料改性膨润土.FT-IR和XRD结果表明,膨润土改性最佳条件为CTAB用量20%、温度70℃、KH-602用量0.20 g.在此条件下,红外吸收峰可由1440 cm-1处移至1476 cm-1处,层间距由12.81×10-10m增至18.07×10-10m.划痕实验、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发泡剂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的用量为7.5%时,改性膨润土作为添加剂用量为7%时可使丁腈橡胶金属密封板的密封性提高,附着性能最好,界面黏结程度最佳,耐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态法施工自由发泡的工艺,对不同发泡剂份数、2段加热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对所得样品的力学性能、耐流体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对测试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到样品的综合性能;由综合性能的直观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发泡剂9 phr,一段70℃/20 min,二段160℃/40 min。由样品DTA分析和涂层断面泡孔结构的SEM分析结果表明:2段硫化发泡涂层发泡效果优于一段硫化发泡涂层;2段硫化制得的密封材料各项性能优越,其中可压缩率达到60%,压缩永久变形小于10%,可满足机动车常压条件下的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粉煤灰、偏高岭土为主要原料,通过碱激发剂和发泡剂共同作用制备超轻质地质聚合物,研究不同发泡方式、稳泡剂种类及掺量、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对超轻质地质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物理发泡法,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的超轻质地质聚合物,其泡孔分布更为均匀、大小规则且结构致密;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稳泡剂制备的轻质地质聚合物材料,其泡孔封闭性较差,内部存在孔隙较多,而使用硬脂酸钙稳泡剂制备的材料其孔结构则多为封闭孔,其泡孔分布也更为均匀,孔径尺寸多在0.3~1.2 mm之间;超轻质地质聚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H202发泡剂和CS稳泡剂掺量为5.5wt%、养护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24 h,此时超轻质地质聚合物导热系数为0.055 W/(m·K),干密度为190 kg/cm3,抗压强度为0.95 MPa.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3种微球发泡剂A、B、C的发泡效果,发现发泡剂A的发泡能力最强,能得到密度较小、隔热性能较好的硅橡胶泡沫材料,但是材料的压缩性能较差;发泡剂C的发泡能力较差,但是得到的材料的压缩性能要好;发泡剂B的发泡能力和材料性能都处于两者之间。实验探究了发泡剂用量的影响,发现发泡剂用量增多对发泡剂发泡能力没有影响,只是泡孔数目增多,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同时实验中发现微球发泡剂受热产生的气泡在较高温度会发生破裂,这也是微球发泡剂应用受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边角料、天然橡胶(NR)、相应助剂和填料为主要材料进行共混混炼,再用模压法制备EVA边角料/NR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模压温度、模压时间和模压压力对复合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模压温度为145 ℃,模压时间为30 min,模压压力为12.5 MPa时,复合发泡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进一步测定了复合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发泡倍率曲线,以及硬度和撕裂强度曲线. 实验数据表明,模压温度可改变复合发泡材料的交联程度,模压时间综合影响复合发泡材料的交联程度和泡孔大小,模压压力则与复合发泡材料泡孔生长有关,影响泡孔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模压发泡法制备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nano-CaCO3、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等对EVA/nano-CaCO3复合发泡材料发泡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nano-CaCO3对复合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发泡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AC添加质量分数为9%、DCP添加质量分数为1.0%、nano-CaCO3添加质量分数为15%左右时,所得EVA/nano-CaCO3复合发泡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nano-CaCO3添加质量分数为0~15%时,可以明显地提高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尺寸的均匀性,泡孔变小,气泡个数增加;当其添加质量分数大于15%后,泡孔容易出现坍陷,泡孔变大。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本实验通过热压发泡法制备了吸声性能良好的发泡聚氨酯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用量对发泡聚氨酯的泡孔结构、吸声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聚氨酯材料内部随发泡剂添加量的增加逐渐产生闭孔、开孔等孔隙结构,丰富的孔隙结构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其中发泡剂质量分数为18%的发泡聚氨酯材料吸声效果较好,平均吸声系数为0.447。但发泡聚氨酯材料中泡孔结构使其内部结构变得疏松,导致其阻尼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硫化发泡仪并结合对模压发泡制品的性能分析初步探讨了EPDM发泡过程中硫化速度与发泡剂分解放气速度的匹配问题,研究了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硫磺、促进剂用量以及发泡剂种类对匹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污泥、建筑垃圾为基料制备高强轻质发泡环保陶瓷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泡陶瓷板作为一种新型无机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属于A级保温材料,相对于传统保温材料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以建筑垃圾、污泥或河道底泥等固体废弃物为基料,通过探讨烧成条件、固相(包括骨料和玻璃碎片)、动物发泡剂、膨润土对于发泡陶瓷板发泡情况以及吸水率、显气孔率、密度、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确定了比较理想的配方和烧成工艺条件,原料配方(质量百分比)为:建筑垃圾、污泥混合骨料:废玻璃碎片:动物发泡剂:膨润土 = 70%:20%:5%~7%:5%~7%;烧制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700℃,预热时间40min,烧成温度1200℃左右,烧成时间30min。获得了最佳发泡陶瓷性能指标:吸水率1.62%,显气孔率70.12%,抗压强度5.12 MPa,体积密度0.48g/cm3,产品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家相关标准。所研制的具有防水、保温性能的高强轻质发泡陶瓷板,不仅摆脱了原材料的限制,使得成本大幅降低,同时还将固废资源化,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态法施工自由发泡工艺,对不同发泡剂份数、2段加热温度和时间5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制得样品的性能和泡孔结构进行测试并加权处理,得到对应的综合性能。通过对各种性能的直观分析获取其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发泡剂15phr、第1段130%/30min、第2段170℃/40min时发泡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为基体树脂,采用塑化、挤出等工艺,得到两种树脂的共混发泡材料.由于PVC的阻燃性,PVC的加入则直接影响材料的阻燃性.讨论两种树脂在不同配比下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效果;在确定两种基体树脂的配比之后,研究配方中发泡剂、调节剂和发泡温度对材料发泡效果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泡孔形态;最后研究加工助剂对配方体系加工流变性的影响.得到利于加工的共混发泡材料,其密度为0.501 g/cm-3,燃烧氧指数31.7%.  相似文献   

12.
以黏土、工业氧化铝、石英砂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制备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的种类、发泡工艺、耐火纤维加入量对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为发泡剂,其加入量为1%时,试样的容重最轻;加入糊精可以提高试样烧结后的强度,最佳加入量为5%;而搅拌时间为8~11min或发泡温度为50℃时,试样烧结后强度最大。引入硅酸铝耐火纤维对试样的容重和气孔率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烧结后试样的强度,其加入量以1%为宜。  相似文献   

13.
以环氧树脂和硼酚醛树脂作为基料研制一种高性能涂料.利用硼酚醛树脂优异的耐高温性、良好的柔顺性和防腐性,来弥补环氧树脂在性能上的一些不足,此种涂料不仅具有耐高温、耐磨、重防腐等特性,同时可长期存在于原油中.实验表明:当使用15 g环氧树脂、6 g硼酚醛树脂、7 g液体端羟基丁腈橡胶、1 g纳米钛浆、6 g钛白粉、6 g滑石粉、0.5 g白炭黑、1 g膨润土、4 g碳化硅、7 g硫酸钡、3 g石墨,固化剂为双氰胺时,涂膜的机械性能与耐高温性能较好,耐腐蚀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阻燃性能,以1,3-丙二胺(DPAN)和苯膦酰二氯(PPDC)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磷氮反应型阻燃固化剂(PPDPA),对合成化合物的组织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以不同比例PPDPA为固化剂,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磷含量的阻燃环氧树脂,并对其进行热性能分析和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PPDPA的环氧树脂体系的500 ℃残炭明显高于EP/DPAN体系,且残炭表面磷碳层具有明显的发泡现象.当磷的质量分数达到2.12%时,EP-2样品成功通过UL94 V-0阻燃等级测试,LOI值达到28.3%,PPDPA在环氧树脂材料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5.
常温固化耐高温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钡酚醛树脂、改性环氧树脂、丁腈 - 40、聚乙烯醇缩丁醛和硅烷偶联剂为甲组分 ,复合多元胺类固化剂为乙组分 ,合成出常温固化的耐高温粘接剂。介绍了制备方法和粘接工艺 ,探讨了常温固化机理及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6.
酚醛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戊烷系复合发泡剂、有机无机酸复合固化剂、表面活性剂吐温-80和自制的可发性酚醛树脂制备酚醛泡沫,研究了固化温度、固化剂、发泡剂对酚醛泡沫表观密度的影响规律,找到较理想的原料配比,通过实验证明,其主要性能指标优异,对酚醛泡沫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发泡剂种类与掺量、发泡温度和时间、烧结温度和时间以及稳定剂掺量对泡沫玻璃质量的影响进行讨论,并得到制备粉煤灰泡沫玻璃的最佳工艺参数。对比了添加黏土与不添加黏土的粉煤灰泡沫玻璃的性质,分析了黏土对制作粉煤灰泡沫玻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主要原料为37%的粉煤灰、58%的碎玻璃和5%的黏土时,添加7.5%的碳酸钠和2.5%的碳粉作为发泡剂,1.5%的磷酸钠作稳定剂,1.5%的硼酸作助熔剂,830℃下发泡60min,930℃下烧结60min,得到的泡沫玻璃质量最好。黏土有增大泡沫玻璃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化学结构改性法分别在环氧树脂E-44的一端引入双键,另一端引入羟基,用不饱和有机酸中和,得到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n(N-甲基烯丙基胺)∶n(二乙醇胺)∶n(E-44)=1.00∶1.05∶1.0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同时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不同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固化剂的最佳质量比为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