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废水合理利用是混绿色生产的重要指标。以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利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通过废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外加剂与离子浓度对混凝土的影响阐述搅拌站废水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检测出混凝土搅拌站废水浓度,以最高浓度3.5%的废水来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通过改变废水的掺量来研究不同掺量对中低强度混凝土和C60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标号的提高,废水对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影响由提高逐渐变为降低。C60混凝土在废水掺量为3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均达到最佳。通过耐久性试验,发现掺50%的废水对混凝土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浓度为1%的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的影响规律,废水取代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入废水后水泥浆体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有所增加,凝结时间延长,强度略有提高;废水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规律有所不同,综合坍落度和扩展度2个指标,可确定不同等级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废水最佳掺量,且废水对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的强度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检测并分析了5个地区6家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废浆性能,选择其中2家废水废浆进行砂浆和混凝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家的废水废浆含固量差异较大,部分废水废浆的离子总量超过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要求;掺加废水废浆后的砂浆和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不大;废水废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混凝土搅拌站废水沉淀物性质,研究表明,废水沉淀物的活性低,对水泥胶砂强度无贡献,沉淀物固体颗粒物质的主要作用是微集料填充。同时论述了搅拌站废水和废弃混凝土试块的性质,得出了适当掺量废水对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无不利影响,循环利用混凝土搅拌站废弃混凝土试块粗骨料时需要对其进行再处理后才能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搅拌站废水掺量(25%、35%、45%)对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外观形态、动弹性模量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掺废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结果表明:当废水掺量为25%时,试件的质量损失较大,但抗压强度及动弹性模量仍高于普通混凝土;当废水掺量为35%和45%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但废水掺量为45...  相似文献   

7.
李小玲  何廷树  李伟 《混凝土》2015,(2):98-100
通过Cl-电通量试验和碳化试验,探讨分析了同水灰比、不同外掺料两种的情况下,掺入不同比例的搅拌站废水对C80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通过SEM微观检测表明,随着废水掺量增大,混凝土的密实度随之略有提高。电通量试验和碳化试验证明废水掺量对混凝土的抗Cl-渗透和碳化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6,(10)
混凝土行业是一个对水的需求量非常大的行业,并且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不合理处置这些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反之,如果对这些废水进行回收,则会产生正的经济效益。本文将搅拌站废水烘干成千粉,与水泥、矿粉等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其对水泥凝结时间、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方面的影响。得出结论:废水除了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外,会引起混凝土坍落度的降低、抗压强度的先增后减(以40%的废水掺量为临界值)、湿容重的小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混凝土绿色生产的推广,搅拌站生产时产生的废水应逐步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废水、废渣的排放。搅拌站废水具有自身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只有遵循其规律,方能合理化利用。笔者从生产实际出发,对废水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分析其对水泥、减水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依据研究成果,提出废水合理使用掺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废水代替部分混凝土拌合用水,可以节约宝贵的水资源。通过对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的分析和混凝土试配,发现不同的废水浓度、掺配比例对混凝土拌合物和强度的影响是不同的。低标号混凝土可按强度等级、废水浓度,通过实验确定废水掺加比例,高标号混凝土不宜使用废水。  相似文献   

11.
合理利用混凝土搅拌站废浆可以大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检测搅拌站水池沉淀物废料(烘干物)化学成分,探讨不同掺量的烘干沉淀废料对胶砂强度、活性指数、抗压强度及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池沉淀物的烘干物活性指数不高,将其作为混凝土生产中的掺合料会对试件各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有较大不利影响;综合考虑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废浆沉淀物(烘干物)适用于中低等级的混凝土生产,掺量不能高于12%。  相似文献   

12.
文中研究了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的来源与主要成分,对废水不同存放时间、不同密度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强度的影响,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废浆废水存放时间缩短,混凝土强度少量增加,废水密度为1.02时,混凝土各项性能达到最佳。同时,总结了废浆废水在混凝土搅拌站循环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了搅拌站废水在混凝土使用中,需要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并且保持合理的掺量,才能保证制备的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性能,用于实际生产中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搅拌站废水收集及处理特点,建立废水浓度实时监控模型,制定了搅拌站废水全回收利用方案。该文还探究了废水中固体粉末的成分及性能指标,分析了废水固含量对水泥净浆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重点采用C30混凝土做配制实验并指导生产,实现了搅拌站内废水的全利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泥净浆试验和胶砂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废水在不同掺量下对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及水泥砂浆流动度、强度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浓度下,不同掺量废水对C60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废水掺量增加,水泥胶砂的流动度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凝结时间延长;不同浓度废水对胶砂试块强度影响规律不同,且存在最佳掺量。1%浓度下,废水掺量为80%时,C60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搅拌站的实际生产原材料,通过水胶比、目标孔隙率和掺合料掺量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综合影响顺序为:目标孔隙率>水胶比>掺合料掺量,性能最优的组合为:水胶比0.25、目标孔隙率20%、掺合料(粉煤灰+矿粉)掺量12%+12%。可为搅拌站透水混凝土的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将经商品混凝土回收机分离出来的废水,等质量取代自来水配制混凝土,研究了掺入前后和不同掺量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废水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较小;随着废水浓度的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对变差,且经时损失更大;废水有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提升混凝土抗渗性能,高含量的氢氧化钙有利于矿物掺和料的二次水化,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  相似文献   

18.
主要针对搅拌站常用的C30、C40混凝土,把浓度为5wt%、10wt%、15wt%的浆体掺入到混凝土中,取代50、60、70、80 kg清水,探究浆体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以及凝结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在C30、C40混凝土中掺加废浆体,当浓度为10wt%取代60 kg清水,处于临界状态,当超过此掺量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搅拌站C15、C20、C25低标号混凝土,把泥饼掺入到混凝土中,取代5wt%、10wt%、15wt%超细石粉,探究泥饼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凝结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在C15、C20混凝土中掺加泥饼,泥饼取代15wt%超细石粉,混凝土的状态变化并不明显;在C25混凝土中,泥饼取代10wt%超细石粉处于临界状态,当超过此掺量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针对搅拌站C15、C20、C25低标号混凝土,把浓度为5wt%、10wt%、15wt%的浆体掺入其中,取代50kg、60kg、70kg、80kg清水,探究浆体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凝结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在C15、C20混凝土中掺加废浆体,当浓度为10wt%取代60kg清水,处于临界状态,当超过此掺量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