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后注浆技术加固大直径灌注桩桩端、桩周持力层及桩身缺陷,可大大提高桩的承载力,确保桩身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根端后注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的现场试验,采用双循环法进行加载,采用沉降杆法测试工程桩顶、桩底的沉降,同时通过应力计测试桩身不同断面的轴力。为研究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试验表明:桩底沉降较小,最大加载时约为3mm,试桩顶的累计沉降几乎全部由桩身压缩量产生;桩端后注浆处理后,由于桩底沉降较小,桩身桩土相对位移减小,使桩侧土层摩阻力相对于不考虑后注浆时有明显提高,提高比例约为40%~50%,桩端阻力约占总承载力的24%。  相似文献   

3.
刘洲 《建筑技术》2023,(22):2777-2780
模拟设计制作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典型施工质量缺陷,对缺陷部位进行超声测试,依据沉渣、空洞、离析、夹泥、断桩、浮浆和低强区等桩身缺陷的基础试验数据,分析其声学特征,研究声学参数与缺陷类型的关联性,可为超声检测、分析与评价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卫东  吴江斌 《建筑科学》2012,(Z1):303-307
上海中心大厦是国内在建的最高建筑物之一,结构荷载大,地表30m以下是超过60m厚的密实砂层,桩基础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基于土层的特点及上海地区超高层建筑桩基案例,并结合近年来桩基技术的发展,在对上海中心大厦桩型选择进行分析后采用了后注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并通过试验验证。试验桩桩径为1000mm,桩端埋深约88m,开展了灌注桩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桩端后注浆和不注浆的对比试验,载荷试验表明采用后注浆的试验桩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桩型试验验证了施工可行性、桩基承载力及桩身质量,表明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是软土地区超高层建筑可采用的一种桩型,为工程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指南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后压浆灌注桩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解决了桩底沉淤和桩身泥皮影响灌注桩承载力的问题,使桩底、桩侧土得到了加固,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灌注桩的承载力,降低了桩的沉降量。本文通过对某高层住宅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设计及静载对比试验,说明了后压浆灌注桩是一种承载力高、经济效益显著的桩型,在太原市地质条件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卢坤华 《土工基础》2012,26(4):119-122
以软土地区桥梁桩基础为工程依据,进行了普通和后注浆超长大直径灌注桩的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对比分析了普通灌注桩和后注浆灌注桩的承载性状,发现在软土地区后注浆技术能有效地改善超长大直径灌注桩桩端和桩侧土层特性,增加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使单桩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此项试验研究可为软土地区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桥梁桩基础缺陷复合检测及其加固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大桥长333.45m,河岸边基础采用32根钻孔灌注桩,这些工程桩施工完成后,根据桩基规范要求,先采用低应变动测法全部进行检测,再进行静载荷试验法、钻探取芯法检测所选3根桩,发现个别桩基存在承载力不足和桩身某些部位胶结差等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桩基动测、静载荷试验、钻探取出3种复合检测结果以及现场的施工记录资料,找出产生桩基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和桩身缺陷具体部位,然后参照有关资料并结合工程经验,对缺陷桩基提出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桩体、胶结不良部位和高压喷射法清除桩底沉渣及时回灌混凝土等处理方法。对加固后的桩再进行低应变动测法、静载荷试验法等方法检测,并与第一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加固后的桩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饶斌 《福建建材》2023,(11):36-38
岩溶地区某工程静载试桩项目,主要目的是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和进行桩身内力测试。通过灌注桩桩身不同位置预埋的振弦式钢筋计和桩端土压力盒,结合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3根灌注桩试桩进行了桩身内力测试,计算出了桩侧土的分层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对勘察报告提供的各土(岩)层地基与基础设计参数建议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项目工程桩桩基设计提供参考和优化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海口市海秀快速路高架桥为工程背景,采用3根钻孔灌注桩进行试桩实践,利用自平衡法进行成桩试验,得出了试桩的Q-S曲线、桩侧摩阻力以及桩身轴力沿深度的分布情况,并将试验结果与设计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研究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分析苏州地区大直径组合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特性,采用埋设钢筋应力计的方式,分别对某超高层建筑的抗压试桩和抗拔试桩进行受力状态下桩身应力测试。通过分析实测数据,得到该工程抗压试桩、抗拔试桩的桩身轴力、桩端阻力、桩身侧摩阻力的分布情况及发挥趋势,据此分析大直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可为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以及进一步完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沈晓梅  高飞 《建筑结构》2006,36(4):34-36,67
桩端后注浆是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软土地区某超高层建筑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试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端后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匡元定 《山西建筑》2012,38(13):76-76
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用反射波法检测灌注桩中钢筋笼长度的可能性,然后对已知钢筋笼组合的工程桩进行了用反射波法检测钢筋笼长度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反射波法只能用来判断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相似文献   

13.
桩身完整性一般采用低应变方法检测,但由于激振能量、桩身材料阻尼、桩周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应力波衰减,对于超长钻孔灌注桩用低应变法则无法对整根桩进行完整性评价。超声波法通过预埋声测管可对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进行完整性检测,而且可以检测出每对声测管间混凝土的缺陷的范围,然后通过钻芯法对缺陷位置进行验证。当桩身缺陷位置较深,采用钻芯法难以控制垂直度时,则无法取出缺陷位置的混凝土芯样,文中提出可行性的钻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刘文航  王文杰 《建筑技术》2002,33(3):175-176
北京SOHO现代城A区A栋建筑物檐高134m,地上42层,地下3层,按设计要求应打162根工程桩。其中直径1000mm桩83根,设计单桩承载力15000kN;直径800mm桩65根,设计单桩承载力12000kN。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反循环后压浆灌注桩工艺,具有桩长桩径变幅大、承载力高、无噪声振动、操作简便、附加费用低等特点。与一般灌注桩相比承载力可以提高20%-100%。  相似文献   

15.
姚勇  彭地 《四川建筑》2002,22(2):71-72
在伊河特大桥工地进行了两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静、动载试验 ,两根桩中的 1根采用了桩端压力灌浆新工艺。本文介绍了该试验的情况和试验结果 ,并对卵石层中的大直径灌注桩和经桩端压力灌浆处理后 ,桩在高应变测试中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研究 ,其经验可供工程界的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分析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特性,结合上海白玉兰广场工程开展4组试桩现场试验。试桩桩径1 m,桩长85 m,皆为桩端后注浆桩。基于试桩实测数据,分析Q-s曲线以研究其承载变形特性,分析桩体受力以研究其荷载传递规律、桩侧摩阻力分布及桩端阻力发挥性状。考虑桩身材料弹塑性性质,对桩身压缩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桩身弹性压缩占主要部分,但在高荷载水平下,塑性压缩不容忽视。现场试验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桩端后注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机理,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芳 《土工基础》2008,22(1):40-43
通过在大直径灌注桩桩端及桩身各主要土层的分界面埋设应力计和应变计的静荷载试验,研究大直径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以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为基础,运用有限单元法对大直径灌注桩桩一土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和行业规范关于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检验的强制性条文规定,同时也为了探讨一种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省时、省力和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在锚桩抗拔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下,结合工程现场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增加工程桩桩身配筋和对桩底施加岩石锚杆,提高了单桩抗拔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桩底岩石锚杆-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完成了24 000kN大吨位静载试验。通过工程实践,证明了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童 《城市建筑》2014,(20):245-245
大直径灌注桩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如承载力较高。但是,大直径灌注桩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成桩质量缺陷等问题需要解决。对此,利用超声波法对其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直径灌注桩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如承载力较高。但是,大直径灌注桩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成桩质量缺陷等问题需要解决。对此,利用超声波法对其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