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等渗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及远期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迟发型(> 1个月)对比剂肾病(delayed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olgy, DCIN)的诱因及危害。方法 观察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242例采用碘克沙醇行PCI治疗患者,根据PCI前24 h、PCI后2 ~ 3 d、1个月和3个月的血清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对比剂肾病(CIN)组、DCIN组和肾功能无恶化组,评价多种危险因素与DCIN的相关性。结果 与PCI术后肾功能无恶化组(5.02 ± 1.64)相比,DCIN组和CIN组Mehran 危险积分显著升高(分别为6.72 ± 2.48 和6.97 ± 2.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DCIN组和CIN组中,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疾病伴发率显著增高(P < 0.05);临床心血管事件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增高(P < 0.05),但上述因素在CIN组和DC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PCI术前应用Mehran危险积分可以充分评估CIN风险。即使具有很好的肾脏耐受性,等渗对比剂同样需要注意术中用量。PCI术后长期监测患者肾功能与治疗前充分评估CIN风险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索利用负载131I的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兔椎体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12只采用经皮穿刺接种法建立的兔VX2椎体肿瘤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注射负载有放射性核素131I的骨水泥行PVP,对照组单纯注射骨水泥行PVP。两组实验动物于术前1 d、术后第4天检测血细胞计数,于PVP术前1 d及术后第1、4、8天行PET CT检查,测定椎体肿瘤的核素标准化摄取值(SUV)。PVP后第1、4、8天对实验组动物行SPECT检查,了解131I在体内分布情况,在治疗后第8天取肿瘤椎体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都顺利接受PVP治疗,实验组的放射性核素平均使用放射剂量为(0.82 ± 0.14)mCi/kg。两组实验动物PVP前、后血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P后SPECT检查见131I主要聚集在病变椎体内,术后各时间点内其分布无明显变化。两组动物术前SU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765,P > 0.05),实验组动物PVP后椎体肿瘤的SUV值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数值稳定(F = 423.792,P < 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骨水泥周边肿瘤细胞坏死范围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负载131I的骨水泥行PVP治疗椎体肿瘤,方法可行,短期内随访结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脑血管3D- DSA成像效果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并依据对比剂应用浓度及注射速率随机分为5组:A组350 mg I/ml,3 ml/s;B组350 mg I/ml,4 ml/s;C组400 mg I/ml,3 ml/s;D组400 mg I/ml,4 ml/s;E组270 mg I/ml,4 ml/s。计算轴位图像上颈内动脉岩段(C2)、眼段(C6)、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对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图像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所用对比剂总量及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血清肌酐(SCr)值。结果 比较不同浓度相同注射速率对比剂应用结果,A、C两组间C2、C6、M1、A1段SNR、CN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两组,B、E两组及D、E两组间C2段SNR、CN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6、M1、A1段SNR、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C、D两组间C2、C6、M1、A1段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VR、MIP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3种不同浓度对比剂患者间对比剂注射总量及术前、术后24 h、48 h Scr升高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3D- DSA检查中,较高浓度对比剂可用于无肾功能异常患者,但肾功能异常患者应慎用。3种浓度对比剂对患者48 h内SCr值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和口服两种水化疗法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效果。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静脉水化组(n=90)和口服水化组(n=90),术前及术后6 h内分别经静脉滴注和口服途径补充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48 h、72 h血清肌酐(SCr)及脑钠肽(BNP)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变化差异。结果 静脉水化组和口服水化组间术后24 h、48 h、72 h SCr和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功能不全Ⅲ级患者术后24 h、48 h 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和口服两种水化疗法均可有效地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CIN,但心功能Ⅲ级患者接受口服水化疗法更加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5.
赵许亚  周石 《工业加热》2012,(8):675-678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TACE组单纯行TACE治疗, 34例;联合治疗组采取TACE结合经皮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46例。术后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查CT、AFP、肝功能,并随访分析生存率。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治疗组AFP总下降幅度为78.6%,优于TACE组56.1%(P < 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RR(CR + PR)为69.6%,高于TACE组55.9%(P < 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后两组间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治疗组1、2 年生存率为65.2%和45.7%,明显高于TACE组(1、2年生存率为38.2%和26.7%)(P < 0.05),两组3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ACE结合经皮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行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肝癌患者共行424次TACE治疗,根据是否发生CIN分为两组,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31例患者(7.3%)发生CIN。单因素分析表明,伴高血压、糖尿病、白细胞数低、低血红蛋白,高肌酐值、eGFR、TACE次数、腹水是术后 CIN 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白细胞数低、高肌酐值、低血红蛋白、多TACE次数可作为TACE术后 CIN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N是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血压、贫血、白细胞数低、高肌酐值、多TACE次数为TACE术后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介入性灌注热碘油联合瘤体注射热碘油对兔VX2肝癌模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VX2肝癌细胞接种于30只新西兰白兔肝内,制备肝VX2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肝动脉灌注联合经皮穿刺瘤内注射60℃热碘油3 ml,对照组经肝动脉灌注常温25℃碘油3 ml。用B超观察栓塞前后瘤体大小,采血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实验组肿瘤体积由(1 565 ± 315)mm3缩小至(1 054 ± 463)mm3;对照组肿瘤体积由(1 568 ± 323)mm3缩小至(1 275 ± 472)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血清ALT从(736 ± 212)u/L增至(816 ± 247)u/L,对照组从(745 ± 215)u/L增至(796 ± 236)u/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介入性灌注热碘油联合瘤体注射热碘油对兔VX2肝癌模型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前血清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水平是否是一独立预测CAG后发展为对比剂肾病(CIN)的可靠有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纳入2014年6月至12月收治的228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CAG前24 h内检测血清NT- proBNP、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ys)C、血尿素氮(BUN)、尿酸(UA),CAG后24、48、72 h检测NT- proBNP、SCr、BUN、UA。根据肾脏疾病膳食改良(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根据CAG后72 h内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n=36)和非CIN组(n=192)。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CAG前NT- proBNP对CIN预测价值。结果 CIN组、非CIN组CAG前NT- proBNP分别为(1 065.41±275.08) pg/mL、(533.02±489.32) pg/mL(P<0.001),NT- proBNP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95%CI=0.768~0.875), CIN发生预测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7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G前NT- proBNP是CIN发病危险因素,NT- proBNP升高患者CIN发病率比正常患者高2.42倍。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CAG前NT- proBNP与CAG后SCr升高绝对值呈正相关(OR=0.17,P=0.01)。结论 CAG前NT- proBNP是独立预测急性胸痛患者CAG后发生CIN的简便、可靠有用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长海医院自制川芎口服制剂头痛灵口服液在冠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4月—6月住院行择期冠脉介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川芎组(113例)和对照组(109例),两组均常规水化治疗,川芎组在水化基础上加用川芎口服制剂头痛灵口服液,比较两组术后CIN的发生及川芎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冠脉介入术后发生CIN者川芎组有5例(4.42%),对照组有13例(1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91,P < 0.05)。川芎组患者均未出现川芎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CIN的18例患者在水化、碱化尿液治疗后均获恢复。结论 在水化治疗基础上口服川芎制剂对冠脉介入术后CIN的发生有明显预防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血压计袖带辅助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以降低并发症,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7月—2011年12月进行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治疗的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54例,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在患肢扎血压计袖带,至液体输完后松开;对照组52例,只作患肢尿激酶静脉输液。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采用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辅助溶栓的方法效果明显、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肝动脉灌注贝伐单抗治疗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HAE)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的动态变化及其对HAE病灶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成功接种HAE的Wistar模型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和实验组(经肝动脉注射贝伐单抗),每组20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21 和28 d鼠尾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VEGF、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取HAE标本检测贝伐单抗对大鼠HAE病灶的影响。结果 从术后7 d开始,实验组血清中VEGF表达降低,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9),术后14 d VEGF表达量持续下降,且以第14天最低,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后21 d逐渐上升,28 d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采用贝伐单抗治疗HAE对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分析和评价经肾动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慢性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结果。方法 采用5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其中2只 12周龄大鼠用于BMSC分离培养;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N组),36只经尾静脉注入阿霉素制作慢性肾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慢性肾病对照组(C组)、经肾动脉移植BMSC组(A组)和经尾静脉移植BMSC组(V组),每组12只。N组经尾静脉注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结果 A组、V组、C组在各观察时点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N组(P<0.01)。移植后1、2周A组24 h尿微量蛋白均低于C组(P<0.01),且血肌酐均较C组和V组低(P<0.01);移植后1周A组24 h尿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均明显低于V组(P<0.01),但2周时与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肾动脉途径移植BMSC可提高细胞归巢效率,并提高对损伤组织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通过与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评估双轴旋转冠状动脉造影(XperSwing)在我国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2月连续入选151例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年龄 ≥ 65岁的患者,随机分为标准造影组(n = 75)和XperSwing组(n = 76),并记录两组患者造影所用对比剂用量、射线剂量及操作时间。记录术中症状、心律失常发生以及造影前后即刻血压、心率、血清肌酐值的变化。两组所需追加造影体位数用于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且追加造影体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XperSwing组总对比剂用量较标准造影组减少约44%[(29.28 ± 5.06)ml比(52.02 ± 12.05)ml,P < 0.01)],总射线剂量减少约50%[(11 383.60 ± 4 114.52)mGycm2比(22 755.97 ± 11 239.22)mGycm2,P < 0.01)]。两组造影所用操作时间、术中症状、心律失常发生以及造影前后即刻血压、心率、变化的差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虽然两组间造影前后血清肌酐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均未发生对比剂肾病。结论 本研究显示XperSwing在中国老年人群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使用中安全有效,相对标准造影来说,XperSwing能明显减少患者对比剂用量和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P/Q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ω?蛳 agatoxin?蛳 IVA(蜘蛛毒提取物)在猴脑缺血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广西猕猴8只,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术前CT平扫和血管造影排除脑血管及颅内病变。各组动物经介入法插管至大脑中动脉,注入自体血栓造成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证明栓塞成功,于术后30 min椎管内注射ω?蛳 agatoxin?蛳 IVA溶液,术后60 min行CT灌注扫描(CTP)观察梗死范围,术后1、15和30 d观察行为学表现,术后第30天行MRI扫描测量梗死体积,处死动物并取脑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术后介入血管造影和CTP均证明栓塞成功,术后60 min两组动物脑缺血范围在CTP图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5和30 d行为学评分,治疗组分别为27.0 ± 3.0和27.0 ± 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5 ± 4.7和17.5 ± 4.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0 d MRI扫描测量的梗死范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 ± 38比193 ± 24,P < 0.05)。结论 ω?蛳 agatoxin?蛳 IVA可以降低猴脑缺血后的梗死范围,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摘要】 随着对比剂在现代医学中广泛应用,对比剂肾病(CIN)也引起临床上更多关注。肾缺血和肾小管毒性被认为是CIN发病机制。相关检测指标除血清肌酐(SCr)外,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胱抑素C(Cys C)、肾损害分子- 1(KIM- 1)、尿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最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对比剂造影前必须评估患者自身危险因素(基础肾功能情况、糖尿病、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和对比剂相关危险因素(对比剂渗透压、黏滞度、用量、应用频度等)。CIN治疗目前仍以水化疗法为主,其它方法包括他汀类、血管扩张剂、抗氧化剂、中医药等药物治疗,以及血液净化疗法。该文就CIN诊断、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成像中个体化降低对比剂用量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下肢CTA检查患者75例,按扫描方式及对比剂用量随机分为传统CT常规剂量组、能谱CT常规剂量组及能谱CT低剂量组。传统CT组、能谱常规剂量组对比剂用量为2 ml/kg,注射速率为3.5 ml/s,扫描方式、重建方法前者采用120 kVp、滤波反投影(FBP)技术,后者采用能谱模式、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能谱低剂量组对比剂用量、注射速率均降低20%,采用能谱模式、50%ASiR技术。检测3组图像靶血管CT值,并记录对比噪声比(CNR)、背景噪声(BN)、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摄碘量及注射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Bonferroni法进行差异性检验。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对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60例患者,每组20例。能谱常规剂量组图像有着最佳CT值、CNR、BN(P<0.01),但BN与能谱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低剂量组CT值、CNR除胫前动脉(P=0.162,P=0.376)外,均高于传统CT组(P<0.05)。两能谱组ED均显著低于传统CT组(P<0.01),但两能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低剂量组摄碘量、注射速率均显著低于能谱常规剂量组、传统CT组(P<0.01)。医师1、2对3组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82分、95分、90分和80分、96分、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954,P<0.01;H=17.726,P<0.01),能谱常规剂量组有最佳图像质量,能谱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优于传统CT组(P<0.05)。结论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与传统螺旋CT相比,可提供更好的CNR及图像质量,在保证下肢动脉成像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个性化减少对比剂摄入量。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评价兔VX2后腿肌肉间移植瘤经抗血管生成药物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后肿瘤解剖形态及血管功能的改变,探讨不同给药途径的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8只,建立兔后腿移植瘤动物模型,按数字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经静脉给药途径(静脉组)、局部瘤内注药途径(局部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局部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处理。治疗7 d后测量各组VX2肿瘤体积,利用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渗透性(PS)进行血管功能评价;与病理结果和免疫组化检测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建模成功率100%。静脉组及局部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小(P < 0.05),静脉组及局部组抑瘤率分别为50.52%和56.21%。此外,局部组中有1只动物肿瘤出现明显坏死。CT灌注检查显示静脉组及局部组治疗后CT灌注参数BF、BV及PS较治疗前减少(P < 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另外,治疗后各组间CT灌注参数比较,静脉组与局部组间的BF、BV、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静脉组及局部组BF、BV、PS平均值均少于对照组(P < 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静脉组及局部组切片中组织内可见大片坏死结构,对照组肿瘤内少量坏死。免疫组化检查显示静脉组与局部组间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静脉组与局部组MVD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T灌注参数与MVD之间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是评估肿瘤血管生成及血管功能状态的有效、便捷方法。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局部瘤内注射术是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治疗对脑血管病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神经介入术治疗的108例脑血管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介入术中对比剂用量<250 mL,观察术前、术后24 h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变化,根据肾脏疾病膳食改良(MDRD)公式和Larsson公式分别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结果 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24 h sCr、血清Cys C水平均显著增高(P<0.000 1,P=0.015),eGFR明显降低(MDRD公式 P<0.000 1,Larsson公式 P=0.021),均未出现需要治疗的肾损害。结论 神经介入术对比剂应用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sCr、血清Cys C联合测定有助于尽早发现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改变,对比剂常规剂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介入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联合经皮肝穿刺注射热碘油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2组,43例患者采用TACE术后并经皮肝穿刺注射热碘油治疗作为治疗组;另外43例患者TACE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照组有效率为5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肿瘤大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6、12、18、24个月生存例数和生存率分别为:43例(100%),36例(84%),23例(53%),14例(33%);对照组分别为:40例(94%),30例(70%),16例(37%)和9例(21%)。但两组术后肝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肝穿刺注射热碘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TACE治疗。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端口改良型气管支架在减轻支架两端良性组织增生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比格犬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留置端口改良型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对照组留置直筒形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术后2、4、8、16周作CT检查,计算气管狭窄指数及支架移位程度。术后16周处死所有实验犬,取支架周围气管组织作肉眼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观察,定量分析增生细胞阳性表达。结果 所有气管支架均释放到位。实验组气管狭窄指数总体上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第4、8周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6周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6周时病理学表现相仿,支架移位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改进覆膜支架端口设计减少气管壁良性增生是有效的,本实验所用端口改良型气管支架具有一定的延迟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