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羧酸系混凝土减水剂复配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聚羧酸系混凝土减水剂中掺入消泡剂、引气剂和缓凝剂的复配技术,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调节,并通过研究不同消泡剂、引气剂和缓凝剂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保坍性以及凝结时间的影响,最终解决聚羧酸减水剂中各种掺合料的掺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引气剂种类与掺量、不同消泡剂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复配过程对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含气量及硬化后表观质量的影响.合适比例的引气剂与消泡剂的减水剂复配有利于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表观质量.结果表明,0.2%的ZY-EA1型引气剂与0.6‰的消泡剂在本试验条件下所得混凝土新拌状态与表观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测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坍落度及保坍性.研究了α-烯烃磺酸钠(AOS)、十二烷基硫酸钠(AS)和三萜皂苷(ST)等三种引气剂与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PE)复配的适宜掺量,以及相应引气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掺不同引气剂均提高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和保坍性,振动30秒以上混凝土的含气量随振动时间延长而降低,对C60以下混凝土的含气量损失速率为AOS<ST<AS,混凝土保坍性AS<ST<AOS;对C60以上混凝土工作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2015,(11)
研究了消泡剂和引气剂复配对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新拌混凝土含气量、混凝土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消泡剂含量恰当时,能够有效减少聚羧酸系减水剂带来的大气泡,并使气泡稳定。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含气量增大,经时损失减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初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当引气剂掺量超过一定剂量后,则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弱。引气剂最佳掺量为0.03‰左右。  相似文献   

5.
对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技术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中的应用做了相应探索,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消泡剂、引气剂和缓凝剂三者在聚羧酸减水剂中的最佳掺量,此掺量将使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在应用和施工中能达到最佳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6.
影响混凝土表观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从减水剂角度研究了不同引发体系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粘度改良剂、引气剂、消泡剂等对混凝土表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硫酸铵-VC体系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通过复配粘度改良剂1和复配0.2‰的消泡剂,混凝土的表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浅谈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复配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复配改性,本文选择葡萄糖酸钠、消泡剂与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复配。采用相同配合比,在葡萄糖酸钠、消泡剂不同掺量情况下进行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复配可优化混凝土的性能,但存在一个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先加消泡剂、再加引气剂的"先消后引"工艺将消泡剂、引气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研究了该复配减水剂在水溶液中的起泡性能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性能。结果显示,与未复配减水剂相比,"先消后引"工艺可以明显细化减水剂水溶液的气泡尺寸,并使气泡更加均匀,掺该复配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流动性和后期强度略有提高,而外观性能大幅度改善,孔径为1~2 mm的大孔数量明显减少,并基本消除了孔径大于2 mm的超大气孔。  相似文献   

9.
通过与水和聚羧酸减水剂互溶,考察有机硅和改性聚醚型消泡剂的溶解性能。以净浆流动度和混凝土基础检测判定消泡剂的消泡效果,以及随消泡剂掺量的增加,对聚羧酸减水剂及其混凝土性能的影响。KD-01适宜掺量为0.05%,EY-18最佳掺量为0.2%。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差、易泌水离析等问题,通过筛选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和保坍剂,并复配适量的消泡、引气和缓凝组分,开发出一种机制砂混凝土专用外加剂。结果表明,采用MS-3聚羧酸减水剂母液与BT-3保坍剂复配,并掺加少量的消泡剂X1、引气剂Y1和缓凝剂H1,可赋予机制砂混凝土优异的流动性、保坍性和力学性能。制备的机制砂混凝土成功用于高层楼板,获得良好的技术及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1.
聚羧酸系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以其高效的减水率在混凝土外加剂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其成本高,对引气剂、消泡剂选择性强,容易产生泌水和离析等缺点也限制了其应用的推广;而改性木质素减水剂具有成本低廉,适应性强等特点,二者复配后功能互补,可以提升减水性能,并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本文通过采用不同的聚羧酸减水剂与改性木质素进行复配,并对掺复配物的砂浆及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测试,从而得出聚羧酸与改性木质素复配的合适配比。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自制皂化松香引气剂对粉煤灰、减水剂、不同塑性混凝土的适应性,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皂化松香引气剂对烧失量低、粒形好的粉煤灰有良好的适应性;在相同混凝土坍落度和含气量的条件下,皂化松香引气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的掺量低于与萘系减水剂复配时的掺量;皂化松香引气剂在塑性大的混凝土中的引气性能优于在塑性小的混凝土中的引气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不同聚羧酸减水剂厂家在外加剂复配过程中添加不同的缓凝材料、不同的掺量会对水泥净浆、混凝土和易性、保塌、凝结时间、强度等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添加不同缓凝组分材料的聚羧酸外加剂分析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自密实清水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因受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出现的表面气泡、色差及蜂窝麻面等表面缺陷问题,将聚羧酸减水剂与不同比例的消泡剂和引气剂进行复配,制备了12组自密实清水混凝土,并开展聚羧酸减水剂引气方式对比试验和表观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先消后引”的引气方式能先将混凝土中劣质气泡消除,再引入直径较小、均匀分布的气泡,使混凝土的气泡质量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当消泡剂掺量为0.05%、引气剂掺量为0.01%时,混凝土表面的孔径分布和大小均为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5.
采用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和酯类聚羧酸减水剂按3∶2比例掺配,并加入一定量的硅微粉,在不加入引气剂和消泡剂的情况下,成功配制了C80、C90及C100高强超高强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可泵性、施工性良好,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兰自栋 《商品混凝土》2012,(1):31-33,44
本文对聚羧酸减水剂与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复配进行研究,考察复配后的产品对砂浆、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与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具有良好的相溶性,当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在低掺量复合聚羧酸减水剂时,对混凝土具有一定的保坍性能,存在复合掺加使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铁路中高速岔枕与预制箱梁两种构件,通过用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Z-TGC)、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H-TGC)及消泡剂、引气剂、葡钠等组分,复配出能满足不同技术要求的构件混凝土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工程应用研究表明,在需要蒸养的构件混凝土中,含气量大小、气泡大小及均匀与否对混凝土蒸养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葡萄糖酸钠会降低混凝土的蒸养强度;对坍落度保持能力要求较高的混凝土,需选用不同的保塑型聚羧酸以满足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保塑型聚羧酸的加入不会降低混凝土的蒸养强度.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自制聚羧酸减水剂为母液,进行清水混凝土外加剂的复配实验,以此来确定桥梁施工中不同部位消泡剂和引气剂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在制备桥墩桥柱用C30、C40清水混凝土时,只需在母液中掺入8×10-4的消泡剂;在制备桥梁用C50清水混凝土时,则需要在母液中掺入14×10-4的消泡剂和5×10-5的引气剂,才能使试件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和缓凝剂不同掺量下对装配式建筑专用灌浆料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配制出装配式建筑专用灌浆料。其结果表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最佳掺量为0. 25%,葡萄糖酸钠和硼砂的掺量分别为0. 04%和0. 2%时灌浆料流动度最大,加入适量引气剂、消泡剂和保水增稠组分配制的装配式建筑专用灌浆料性能均高于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2014,(1)
引气剂与消泡剂对清水混凝土的性能与表观形貌有重要的影响。论述了不同引气和消泡比例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清水混凝土流动性、含气量、强度与硬化后表观形貌的影响。为使清水混凝土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和美观的表面形貌,两者存在一个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当引气剂掺量为2%、消泡剂掺量为1%时,清水混凝土的表观形貌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