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一起典型的弹簧机构断路器拒分故障事件,结合故障现象和该弹簧机构结构特点分析其受力情况并判定故障部位,同时对故障零部件进行解体试验分析和更换处理。在检修工作前后,采用了基于分合闸线圈电流波形的机构缺陷诊断装置对该断路器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通过对LW36型断路器检修状态合分操作均正常、送电时出现合后即分的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了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合闸时三相连杆与机构外拐臂发生直接碰撞造成的,并提出了高压断路器合后即分故障的检测方法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周宣 《电气应用》2011,(19):60-62,71
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是通过操动机构来执行,操动机构的工作性能和品质优劣对断路器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液压机构工作压力大、液压油的可压缩性和温敏性等原因,使得液压机构出现故障几率较大,且高压断路器动作次数少(平均2次/年),造成了机构出现故障难以查找及检修,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威胁。针对断路器液压机构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讨论性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HGIS断路器的操作机构较复杂,如果存在个别附件质量不良,可能造成断路器不正常动作,将严重危害变电站设备可靠运行。下面笔者就1台500 kV HGIS断路器在例行检修时发现分合闸线圈不正常动作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1故障及试验经过某年2月6日,某500 kV变电站例行检修,在进行5032、5033高压断路器操作电压试验时,发现上述高压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动作电压过低,在35~40 V之间即动作,不满足设备状态评价导则"当电源电压低至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高压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是其重要特性参数之一,它表徵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传动机构在分、合闸过程中的运动特性。如刚分速度低于技术标准,在切除故障时,将会延长电弧燃烧时间,导致触头严重烧损,烧坏灭弧室,甚至发生爆炸事故。如合闸速度低于技术标准,当合闸于故障线路时,也将造成触头熔焊或者引起爆炸。断路器在检修调试时,如果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评估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状态评估方法。在测试分析大量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动作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操作机构分合闸线圈电流曲线、触头行程-时间曲线与机构状态之间的关系;基于操作机构的分合闸线圈电流曲线和触头行程-时间曲线,通过建立多级递阶ANFIS模型将2种特性融合起来以综合评估操作机构的运行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操作机构线圈电流曲线与触头行程时间-曲线相结合能够准确反映操作机构的运行状况,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评估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运行状况。研究结果对预测和防范故障、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和检修重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一起CT20型弹簧机构断路器拒分故障案例,结合现场的故障现象和CT20型弹簧机构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查找出本起断路器拒分故障的原因为合闸弹簧储能不足。同时结合本案例对CT20型弹簧机构断路器的后续运维检修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卢雨翔  熊一凡  王师奇 《江西电力》2020,44(8):11-13,31
重点分析ZF11-252L型高压GIS断路器发生的一起拒分事件的原因,通过对断路器进行解体、尺寸测量最后发现是由于轴承磨损导致故障的发生,使得检修人员充分了解断路器机械结构,理解机构分合闸动作过程,提高了处理此类故障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1现场情况某站10 kV手车式断路器在操作恢复到工作位置时,合闸不成功。将手车退至检修位置,操作正常。再恢复到工作位置,断路器在没有合闸命令的情况下合闸。重复操作,现象重现。在操作恢复到工作位置时,保护装置发出"控制回路断线"、"重合闸动作"及"TWJ(分闸位置继电器)异常"信号。2故障检查及原因分析对10 kV手车式断路器及保护进行了如下全面检查。  相似文献   

10.
对一起由凸轮和滚轮距离不合格导致的典型220 kV弹簧断路器合闸故障进行分析,在进行故障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弹簧机构断路器工作原理,进一步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运维检修措施,为今后设备施工、验收、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操动机构是高压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断路器合闸位置保持的可靠性是衡量弹簧操动机构的重要指标。笔者针对目前两种典型弹簧操动机构采用的合闸保持系统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断路器操动机构不论采取哪种合闸保持结构,都必须稳定、可靠地完成合闸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压开关设备的弹簧操动机构发生故障时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损失,为解决传统高压开关设备上使用的弹簧操动机构故障难以识别和诊断等难题,文中通过在弹簧操动机构上加装电流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采集高压开关设备分、合闸动作过程中电磁铁线圈动作电流及电磁铁铁芯运动行程,实现对高压开关设备弹簧操动机构运行状态的监测,建立其电磁铁故障的特征模型,最终实现对弹簧操动机构电磁铁故障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3.
以圆柱螺旋弹簧为储能元件的弹簧操动机构在我国开发及推广应用已有多年,其中分、合闸操作弹簧是弹簧机构的关键部件,是影响分、合闸速度和时间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典型分、合闸操作弹簧,装配在配套的弹簧操动机构中,通过模拟试验装置进行10000次分、合闸机械操作,测量操作弹簧外形尺寸、压缩负荷以及分、合闸速度和时间等特征参量,得...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电动操作合闸机构,建立了合闸机构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能量方程表达式.在Pro/E软件中进行零部件的三维建模和装配,利用基于多体动力学原理的ADAMS软件进行机构运动仿真分析,得到了机构空载合闸时间约20 ms,而合闸时弹簧存在回弹振动且机构承受较大冲击的问题还需后续设计解决.仿真结果验证了合闸机构方案的可行性及设计的准确性.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为后续优化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也探索了一种适合塑壳断路器电操机构虚拟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断路器操作机构电磁系统性能与分合闸线圈电流曲线的关系,结合操作机构分合闸过程中各阶段铁芯运动状态、阻力与电磁力的变化,分析了线圈电流曲线各阶段的影响因素。针对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难模拟的问题,采用磁路法建立电磁系统的等效磁路模型与电磁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仿真研究了电磁系统参数变化与动铁芯卡涩、复位弹簧疲软故障情况对线圈电流曲线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磁系统参数变化与动铁芯卡涩、复位弹簧疲软故障将在线圈电流曲线各阶段产生相应变化,为断路器操作机构状态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LW3—10型六氟化硫柱上断路器所配弹簧操作机构、电动合闸原理的分析,找出LW3—10型断路器电动拒合,合闸线圈频繁烧毁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为LW3—10型断路器设计制作合闸动作电压调整装置,调整断路器合闸动作电压符合检修规程要求,提高断路器电动合闸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合闸锁扣机构是高压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保持合闸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广泛用于126 kV断路器上的CT20弹簧操动机构在操作更大负载的断路器时可能偶尔出现合闸保持不住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由于合闸锁扣机构造成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复位时间差的概念,即合闸保持过程中合闸锁扣机构的大掣子和小掣子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差。通过增大复位时间差可以提高合闸锁扣机构的可靠性,并分析了对合闸复位时间差有影响的参数。通过ADAMS软件仿真得到,增大合闸保持大掣子弹簧的预压力可以有效地增大复位时间差,增大小掣子弹簧的预压力以及减小小掣子弹簧的刚度,可以有效地减小弹跳对合闸复位可靠性的影响,从而降低出现合闸保持不住现象的概率。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改进CT20弹簧操动机构的合闸锁扣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对弹(碟)簧液压机构运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将碟簧力特性假定为某一均值时,对刚分(合)速度进行了探讨性计算,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目前断路器二次回路存在的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分合闸线圈及出口接点烧毁问题,采取提高设备质量、完善机构功能,抑制分合闸线圈反电势和断路器拒动时设法断开分合闸回路措施;对储能行程开关烧毁问题,建议改进接线和使用单接点行程开关;对常励磁接触器线圈发热烧毁问题,采取在其启动后降低线圈工作电压的方法减少发热;对动作卡塞的接触器采用密封性能好的中间继电器代替,更换优质端子以保证接线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双断点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进行改进设计,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机构的分析模型,实现了断路器分闸、合闸过程的仿真分析。通过对模型的参数化建模,研究了可变参数轴位置、组件质量、弹簧参数等对机构动作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操作机构的具体参数方案。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