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巴西蘑菇固体发酵技术制备麦麸膳食纤维,动态分析不同发酵基质含水量对麦麸不溶性膳食纤维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影响,为应用巴西蘑菇固体发酵制备麦麸膳食纤维的技术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离体发酵体系研究了人体结肠微生物对麦麸膳食纤维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麦麸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降解率和降解速度大大高于麦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降低麦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颗粒度可提高其降解速度,但不能改善其降解百分率。以麦麸水溶性膳食纤维为基质获得的结肠微生物发酵液可降解麦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3.
人体结肠微生物降解麦麸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离体发酵体系研究了人体结肠微生物对麦麸膳食纤维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麦麸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降解率和降解速度大大高于麦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降低麦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颗粒度可提高其降解速度,但不能改善其降解百分率。以麦麸水溶性膳食纤维为基质获得的结肠微生物发酵液可降解麦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4.
宁恒  马森  李力 《食品工业科技》2023,(18):115-122
发酵挂面是近年来市场上盛行的新型营养面制食品,麦麸膳食纤维的添加可以提高发酵挂面的营养价值,但也会对其品质特性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麦麸膳食纤维添加量对发酵挂面蒸煮特性、质构特性以及孔隙率的影响,并对麦麸膳食纤维添加量和发酵挂面品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麦麸膳食纤维添加量增加,挂面的孔隙率、抗断裂强度、吸水率、最佳蒸煮时间、内聚性、回复性、拉伸距离显著降低(P<0.05),柔韧性、蒸煮损失率、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拉伸阻力显著提高(P<0.05),感官评价得分下降。在添加量为2%的情况下,麦麸膳食纤维对发酵挂面的蒸煮和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得分影响较小。本文为提高发酵挂面品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献导读     
正发酵麦麸对面包膳食纤维组成及烘焙特性的影响采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发酵麦麸制得富含天然酶的功能配料,分析麦麸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力变化,比较制作的麦麸面包(B1)、发酵麦麸面包(B2)、木聚糖酶麦麸面包(B3)和复合麦麸面包(B4),研究发酵麦麸对面包的膳食纤维组成及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具有较强的胞外β-葡萄糖苷酶生产能力,其酶活为6.98 U/g;在48 h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农产品废渣利用价值,通过安卡红曲霉(Monascus anka)As 3.4811液态发酵豆渣、麦麸和梨渣制备膳食纤维。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对安卡红曲霉As 3.4811发酵豆渣、麦麸和梨渣膳食纤维进行结构表征、特性分析及橘霉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安卡红曲霉As 3.4811发酵后,豆渣、麦麸和梨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基质被破坏,使其内部结构暴露出来,纤维结晶度降低;豆渣、麦麸和梨渣膳食纤维分子内氢键断裂,寡糖含量增加;豆渣和梨渣中的红曲色素主要有橙色素,而麦麸中的红曲色素主要含有黄色素;红曲霉种子液、豆渣、麦麸和梨渣发酵液中橘霉素含量分别为9.8 μg/L、9.4 μg/L、8.8 μg/L和9.0 μg/L。因此,安卡红曲霉As 3.4811液态发酵可以改善豆渣、麦麸和梨渣膳食纤维结构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7.
邱丽梅 《食品安全导刊》2023,(17):142-144+148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藜麦粉、小麦麸等辅料,采用3次发酵工艺制作发酵饼干。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并优化饼干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以小麦粉为基准,添加12%棕榈油、4%藜麦粉、4%小麦麸、4%大豆膳食纤维粉、3%芝士粉、2%食用盐、1.1%碳酸钙、1.1%碳酸氢钠、0.4%高活性干酵母。此配方制作的发酵饼干感官评分高,理化指标符合国标要求,膳食纤维含量达到10.8 g/100 g,属于高膳食纤维发酵饼干。  相似文献   

8.
茶薪菇发酵对麦麸膳食纤维品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茶薪菇发酵麦麸制得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研究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物理特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肠道内微生物作用。结果表明:发酵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能力、溶胀性、持油能力分别比发酵前提高了8.85%、23.70%和15.21%,对胆酸盐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对乳酸菌生长有增殖作用,其中发酵上清液的SDF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食用菌秀珍菇发酵麦麸膳食纤维复合产物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选取片质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最佳配方,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硬脂酸镁用量2%、黄秋葵超细粉用量34%和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用量64%,制成的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一、硬度适中;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显示,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具有较高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的IC50值为8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达20 mg/mL。研究通过辅助强制加料配合直接压片的技术,对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的配方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旨在为产品的功能营养价值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探究不同挤压加工条件对麦麸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进而考察挤压麦麸含量对酸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杆转速、水分含量、挤压温度的提高均有利于糖苷键的断裂,从而促进不溶性膳食纤维向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转化。选取挤压加工条件为螺杆转速200 r/min、水分含量10%、挤压温度110℃,麦麸经该挤压加工条件处理后,其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与总膳食纤维含量分别较麦麸原料提升3.49倍和2.06倍,将挤压处理后的麦麸作为功能性成分添加于酸奶中,与零添加挤压麦麸酸奶样品相比,添加2%挤压麦麸酸奶的黏度与硬度均有显著改善,并且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其评分最高达83.8,整体呈现淡黄色且均匀有光泽,凝乳细腻无析出,具有麦麸香味和乳酸发酵香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麦麸中阿魏酸等活性成分研制一款全麦麸食品。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原理,结合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法,探讨出一种麦麸悬浮饮料的最佳配方比例。结果白砂糖添加量为3.5g/100mL、麦麸:水为1:100(g:mL)、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08g/100mL、黄原胶:魔芋胶为7:3(m:m)为麦麸悬浮饮料最佳配方比例。产品中膳食纤维总量为0.872 g/100 mL,黄酮含量为0.92 mg/100 mL,阿魏酸含量为2.81 mg/100 mL,二苯基苦酰肼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3.9%。结论制备的麦麸悬浮饮料口感顺滑,具有浓郁麦香味,麦麸颗粒能够均匀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12.
为综合开发苦荞功能食品,以苦荞麦麸为主要原料,对苦荞麦麸复合饮料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40目筛的苦荞麦麸粉用质量比1︰30的水于90℃浸提10 min,分别取体积分数80%的麦麸浸提液、15%的梨汁、5%西柚汁,并加入1%质量分数的蜂蜜,经海藻酸钠进行澄清过滤,所得苦荞麦麸复合饮料,其总黄酮含量为0.256 mg/mL,呈淡褐色、具有苦荞特有的清香。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经焙烤、酶解、澄清和调配等工艺制成富含低聚木糖的保健功能性饮料。先将小麦麸皮在180℃下焙烤20 min,之后采用木聚糖酶将其中的木聚糖酶解为低聚木糖,采用风味蛋白酶将蛋白质酶解为短肽,中温α-淀粉酶将淀粉酶解为葡萄糖和麦芽糖。优化后的酶解条件为:木聚糖酶153 U/g麸皮、风味蛋白酶138 U/g麸皮、中温α-淀粉酶60 U/g麸皮,料水比1∶8(g∶mL),pH值6.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酶解液经稀释后加入0.2 g/L皂土和0.1 g/L壳聚糖澄清,调配时加入10 g/L蜂蜜、60 g/L白砂糖和0.75 g/L柠檬酸,经超高温瞬时杀菌、无菌灌装得到成品。低聚木糖(2.06 mg/mL)和短肽为饮料中主要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以麦麸制备膳食纤维过程中废弃的酶解液为原料制作麦香茶饮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了利用苦荞麦麸浸提汁,复合添加果汁形成风味独特的苦荞麦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设计,并对苦荞麦麸浸提工艺中浸提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茯苓液体发酵条件研究及保健饮料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茯苓液体发酵的碳源、氮源,pH值及发酵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是葡萄糖与蔗糖,氮源为麸皮,碳源浓度为8%,pH为5.0,发酵时间为5d.将发酵后的菌丝发酵液经过处理生产茯苓保健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茯苓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茯苓发酵原液为6.7%,白糖7%,柠檬酸0.02%.并对成品进行了卫生微生物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17.
葡萄果醋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麸皮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后加入葡萄皮渣进行醋酸发酵而制得葡萄果醋,再经调配,制成风味独特的葡萄果醋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和配方。结果表明,以玉米、麸皮汁为发酵基料,基料的糖含量为16°Brix,pH 3.5,酵母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30℃,经酒精发酵6 d,酒精体积分数达到6%~7%时进入醋酸发酵,糖含量4°Bx,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醋酸发酵6 d。风味配方为:葡萄果醋10%,柠檬酸0.1%,蔗糖9%。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麦麸和麦麸膳食纤维物化特性影响,对处理后的麦麸和麦麸膳食纤维持水性、持油性、吸水膨胀性、黏度、阳离子交换能力及对油脂、胆固醇、胆酸钠和葡萄糖吸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麦麸膳食纤维比麦麸具有更高的WHC和OHC,而超微粉碎处理可进一步提升麦麸膳食纤维WHC和OHC,分别为4.99 g/g和6.30 g/g;在胆酸钠浓度为3 mg/mL时,超微粉碎麦麸及麦麸膳食纤维胆酸钠吸附量最高,分别为40.58 mg/g和46.08 mg/g;在葡萄糖浓度为50~100 mmol/L范围内,超微粉碎后麦麸及麦麸膳食纤维葡萄糖吸附量亦明显上升。pH7时,普通粉碎处理后麦麸胆固醇吸附能力低于麦麸膳食纤维,而超微粉碎处理后麦麸胆固醇吸附能力高于麦麸膳食纤维。普通粉碎的麦麸对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吸附量最高,分别达到1.56 g/g和1.13g/g。研究表明麦麸及麦麸膳食纤维表通过处理后现出不同物化特性,这将为麦麸食品化利用及对食品体系物化特性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改善含麸面制品食用品质,使用木聚糖酶对挤压麦麸进行半固态酶解改性处理,并将改性麦麸回添至面粉中制作含麸馒头,探讨改性麦麸最适添加量及其对含麸馒头的比容、质构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4 h、木聚糖酶添加量1000 U/g麦麸、液料比1.0:1 mL/g时,改性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达到6.24%,与原麦麸相比提高了89.09%;当改性麦麸添加量为7.5%时含麸馒头的比容达到最大(3.08 mL/g),馒头品质最佳;与原麦麸相比,加入改性麦麸后,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分别降低了41.19%和42.35%,比容升高了25.00%,均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麦麸的改性处理不仅有效增加了2-甲基吡嗪等令人愉快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浓度,同时降低了二乙二醇、二甲醚等原麦麸的不良风味。因此,挤压麦麸经过半固态酶解处理后,能有效改善含麸馒头的品质,同时使其具有浓郁的麦香味,为麦麸在主食面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酶解-高压湿热处理对小麦麸皮进行改良,将改良后的小麦麸皮回添至高筋粉中获得不同麸皮含量的面粉,制作含麸皮面包,研究改良麸皮添加量对含麸皮面包的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良后的小麦麸皮中脂肪酶残余酶活降至0,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从37.38%降低至15.64%,持水力升高了41.26%。与改良前的含麸皮面包相比,改良后的含麸皮面包香气浓郁,比容、硬度、弹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着改良麸皮添加量增加,面包的老化程度降低、比容降低、硬度增加、弹性降低、感官品质降低。添加改良麦麸的含麸皮面包抗性淀粉含量增加,淀粉水解率降低。此外,改良麦麸显著降低了面包血糖生成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