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滨里海盆地Sagizski区块盐上层系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里海盆地Sagizski区块是一个油气富集的区块,先后已发现20个油田,这些油田都位于盐上地层中。对该区块盐上层系的基础地质、石油地质特征、油田分布、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在纵向上油藏主要位于中三叠统和中侏罗统;在平面上,油藏主要围绕有效的大的盐窗分布,早期发现的油藏主要集中在Sagizski区块西部,多为盐隆顶部的中侏罗统和下白垩统油藏,最近几年发现的油藏主要集中在东部,中三叠统油藏较多。并进一步指出盐檐(盐隆肩部)部位中三叠统往往具有有利的成藏条件,是以后勘探最有利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2.
滨里海盆地盐上层的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滨里海盆地盐上层系的基础地质,石油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可知盆地不同地质的地层,构造,石油地质特征等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平面上不同地区盐上层系的差异性出发,对已发现的油气田(藏)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在盐上层系中,卡拉通-田吉慈隆起区和北里海-阿兹吉尔隆起区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东部延别克-扎尔卡梅斯和扎纳若尔地区以及盆地南部的比克扎尔隆起区为较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西部和西南部的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的西南坡和西坡以及盆地西北部的乌津地区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目标区。  相似文献   

3.
滨里海盆地TKW油田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研究本区石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围绕盐窗和盐构造这两个影响盐上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建立了本区三叠系油藏"盐下生成、盐窗沟通、盐边盐间输导、盐檐聚集、后期保存"的成藏模式。本区南北两个巨大的盐窗为三叠系油气的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三叠系末期形成的南北两个盐檐部位的断鼻、背斜构造带位于油气运移的主要路径,储盖配置良好,侧向遮挡条件具备,后期保存条件好,应是首选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滨里海盆地Kumisbek油田南缘盐上勘探近几年来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通过分析研究区油气地质条件,结合区内探井钻探结果,认为盐岩的发育阻隔了盐下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盐上层系运移,盐上油源主要来自于盐上烃源岩,且油源不充足;盐上油气运移的通道主要是不整合面和断层。在对该区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盐上层系垂向运移-断层封堵型成藏模式,形成断层遮挡型及断层与背斜组合型两种油藏类型,并指出距离盐上深洼陷较近的、盐丘非刺穿构造上的圈闭是首选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为一套巨厚的海相沉积层序,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包括生物礁灰岩沉积为特征。盐下层系烃源岩丰富,其有机质丰度较高,绝大多数为好生油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石炭系—二叠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为0.65%~1.16%,表明生油岩处于生烃的成熟阶段。盐下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和砂屑灰岩的储集性能最好,孔隙度为1.5%~20%,平均6%~6.5%;渗透率为(1.5~902)×10-3μm2。下二叠统孔谷组厚层盐岩广泛发育,为盐下油气聚集提供了区域性盖层条件。研究表明,盐下上古生界烃源岩大量生烃并运移发生在早侏罗世之后,明显晚于圈闭构造形成期(泥盆纪—早二叠世),故圈闭与油气源具有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所发现的大型油气藏主要集中在盐下层系中。因此,指出了有利的勘探选区目标为卡腊通—田吉兹隆起区和北里海—阿兹吉尔隆起区。  相似文献   

6.
滨里海盆地的盐下地层勘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里海盆地从20年代初即开始开发南恩巴地区的油田。在70年代以前,长期停留在勘探盐上地层,以找盐丘背斜构造的为主要目标,曾发现许多盐上土层油气田,但规模较小,储量不大,且盐丘构造很复杂。90年代开始勘探盐下地层,在70年代后期有了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震剖面的解释和油气成藏模拟实验,探讨了滨里海盆地南缘盐相关构造和油气藏的特点。滨里海盆地南缘盐构造以高幅度的盐底辟和盐墙为主,并以盐焊接、盐滚或层状盐层相连,分别与盐上和盐下构造层相对应,发育2种油气成藏模式,即盐焊接构造相关油气成藏模式和盐下非均质性储层油气成藏模式。二维油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表明,盐焊接构造是盐上层系油气成藏的关键,而断层的发育和层间非均质性控制了盐下层系中油气的分布。模拟实验结果深化了对盐相关构造中石油聚集成藏的理论认识,对含盐盆地的油气勘探也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滨里海盆地北部-西北部断阶带盐下含油层系是一个主要勘探目标区,已发现35个盐下油气田,区内发育中泥盆统艾菲尔阶一吉维特阶、上泥盆统法门阶(D_3)-下石炭统杜内阶(C_1)、下石炭统维宪阶(C_1)-中石炭统巴什基尔阶(C_2)、上石炭统莫斯科阶(C_2)-上二叠统阿丁斯克阶(P_1)等4套高丰度优质烃源岩,泥盆系-下二叠统的碳酸盐岩礁或颗粒滩,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区域分布的早二叠世孔谷期盐岩盖层为盐下储集层起到了良好的封盖作用;成藏主要时期为中生代,圈闭类型主要为生物礁建造和背斜构造,勘探潜力区为北东-南西主体方向分布的二叠系串珠状障壁礁及卡拉恰加纳克油气田邻近地区北西-南东向分布的石炭系一泥盆系的堡礁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9.
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阿斯特拉罕气田、田吉兹油田等多个大型油气田的发现说明和它们处于相同构造带内的M 区块同样具有较大含油气潜力。但M 区块盐下层系埋深大,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成为该区块油气勘探的关键。在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相邻油气田的对比、地震相分析等方法预测了M 区块盐下有利储集相带。结果表明,M 区块与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上的次级隆起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特征,古地貌、基底差异沉降是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利储集相带为区块南北两侧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的障壁礁和古隆起顶部石炭系滩坝相。  相似文献   

10.
滨里海盆地科尔占地区盐下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洋 《中国石油勘探》2008,13(6):67-71,82
滨里海盆地科尔占地区泥盆系和下石炭统的陆源及碳酸盐岩—泥页岩是主力烃源岩,其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条件优越;主要的储层是碳酸盐岩,但其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并发育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两套生储盖组合。二叠系孔谷组含盐层是盆地内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区域性优质盖层,圈闭类型以构造圈闭和地层圈闭为主,油气藏多分布在盐下的背斜构造之中。通过对成藏条件的分析,结合科尔占地区K井钻探结果认为,研究区盐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构造圈闭和储层,并指出寻找发育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效圈闭是该区今后油气勘探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移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的概念,并以琼东南盆地为例阐明了高温高压条件下油气运移的基本特征及成藏模式。强调高温高压条件及中低温常压条件下天然气运移输导体系明显不同,前者受压力场控制,以水溶相运移为主,低压脊是运移的主通道;后者受浮力控制,以气相运移为主,构造脊为主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油气藏形成及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库车坳陷已在5个层系(组)中获得工业油气流,发现了多个大型油气藏。从烃源条件、圈闭条件、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系统分析了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藏形成与演化,指出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藏类型多,含油气层系多,且多沿断裂和不整合面分布。油气聚集受盆地构造格局、区域盖层、断裂和不整合面控制。  相似文献   

13.
二连盆地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二连盆地具有低地温、异常低压和单一温压系统的弱流体动力特征;盆地中的油气主要在较高孔渗的输导层、不整合和断裂系统中运移,很少有单一的输导方式形成的油气藏,更多的是其中几种组合成的复杂的立体输导网络即输导系统;在二连盆地中油气运移聚集主要以侧向运移为主,也有垂向运移和阶梯式复合运移,油气分布具有一定的"非势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滨里海盆地南部隆起带盐下层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里海盆地南部隆起带盐下层系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中泥盆统—上石炭统发育2套优质烃源岩、3套储集性能良好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从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入手,据最新钻井资料,对南部隆起带盐下层系的油气地质条件、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后指出,烃源岩的分布和成熟度控制了现今“西气东油”的分布格局;大型古隆起构造控制了碳酸盐岩和礁体的发育;风化淋滤作用改善了维宪阶—巴什基尔阶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性能,控制着油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15.
��������ͨ����䵼��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气运移的通道称为输导层或运载层。研究表明,伊兰-伊通盆地主要发育三种类型的输导管:储层砂体、基岩不整合及断裂。储层砂体、基岩不整合主要作为油气横向运移的通道,断裂既可作为油气的遮挡层又可充当油气运移的通道,这与断裂的性质和活动强度有关,作为运移通道时主要起着担当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或导致油气直接散失的作用。伊兰-伊通盆地可分为岔路河断陷、鹿乡断陷和莫里青断陷3个二级构造单元,上述三个断陷的输导体系存在着差异,并控制了其油气的运聚和分布:①砂体分布特征决定了莫里青断陷油气以近距离运聚为主,而断裂和基岩不整合面也为较长距离运移创造了条件;②双二段砂层是鹿乡断陷大南凹陷生成的油气大规模向五星构造带运移的优质输导管;③断裂在岔路河断陷中起垂向油气运移通道作用,对浅层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有着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属于典型的凹中凸构造单元,有优越的烃源条件,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三套主力生油层系;垂向上主要发育四套储盖组合。莫索湾凸起的构造沉积演化与地质结构决定了其油气聚集的主要特点,先后经历了早期成藏与调整和中晚期的成藏与再调整,具有“两期成藏、两期调整”特征。生油期、运移期、成藏期、调整期在时空上的有利配置,使本区成为多层系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7.
平湖油气田储层及含油气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义 《海洋石油》2003,23(Z1):7-12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第一个开发的复合型油气田 ,主要含油气层段为渐新统花港组油藏 (H2 -H8)和始新统平湖组气藏 (P1 -P1 1 ) ,首期开发区为F1、F2断块 ,二期开发区为B1、B2断块。在平湖油气田开发过程中 ,针对花港组油藏波阻抗与岩性相关性好 ,而平湖组中下部波阻抗与岩性相关性不好的这种地质和地球物理特点 ,应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尝试多种方法预测储层及含油气 ,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成果。  相似文献   

18.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和油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体还可以确定油气藏的演化程度、油气运移通道及盆地异常压力。文中还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