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稳定剂和其他辅料,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生产酸豆奶布丁的工艺。按此工艺研制出的布丁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
决明子酸豆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大豆、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决明子,研制出一种健眼明目的功能性保健乳品。对决明子酸豆奶配方组合和复合稳定剂的配比、发酵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酸奶稳定剂29%、双叉奶稳定剂57%、酪蛋白酸钠14%的配比组合成一种复合稳定剂,对控制产品乳清析出具有很好的效果;以决明子浓缩液∶豆奶牛奶混合液=1∶20、发酵剂量3%、蔗糖量8%、稳定剂量0.3%组成产品配方,可很好地解决产品口感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黑木耳和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乳酸发酵,制得具有黑木耳营养价值和大豆有益成分的黑木耳乳酸发酵酸豆奶。运用正交试验探讨了黑木耳汁的制备、豆浆制备时的豆水比、黑木耳酸豆奶乳酸发酵和调配工艺条件及其复配稳定剂的选择。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即黑木耳汁制备的条件为浸泡时间60min,浸泡温度70℃,打浆时料水比1∶100。豆浆制备时打浆时豆水比1∶10;调配工艺中黑木耳汁与豆浆比例为40∶60,发酵时间5h,发酵剂接菌量4%,白砂糖7%;稳定剂配方明胶0.06%,羧甲基纤维素0.15%,海藻酸钠0.05%。  相似文献   

4.
多菌种混合乳酸菌发酵酸豆奶工艺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市售酸牛奶和自制酸泡菜中分离筛选菌种,确定菌种间的比例。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条件进行初步摸索,以鲜豆奶为主要原料,采用多菌种混合液态发酵,可生产出色、香、味俱佳,不舍任何防腐剂的纯天然酸豆奶新产品,从而为工业化生产乳酸菌发酵酸豆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大豆的脱皮、浸泡、磨浆以及豆浆的均质、发酵等工艺过程的研究,对酸豆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无论是两种乳酸菌法,还是三种乳酸菌法,总接种量均为2%~5%,培养温度均为42℃左右,培养时间均为6~8h。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豆乳中加入猕猴桃果酱,再以保加利亚杆菌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料组合,研制出了具有猕猴桃特有的香味的猕猴桃酸豆奶新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果汁酸豆奶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果汁酸豆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原料配比、果汁添加量、接种量、菌种配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的单因素试验,使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酸豆奶产酸量、pH、风味及组织状态的影响。经参数优化,获得了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及配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酸豆奶的新的技术方法。通过试验分析和工艺筛选,探讨了发酵酸豆奶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使制品的风味适口、质量稳定,解决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瓜汁酸豆奶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添加发酵西瓜汁酸豆奶的制作及产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瓜汁添加量为5%~10%较适宜,制得产品组织状态稳定,风味宜人,具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以薏米、大豆、全脂奶粉、白糖为原料,研制发酵薏米酸豆奶.对薏米提取液、大豆除腥、菌种驯化工艺和影响薏米酸豆奶的风味、口感、稳定性的因素等进行研究.由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m(大豆):m(薏米):m(全脂奶粉)=10:2.5:1.0(W;W),接种量4%、乳化稳定剂0.15%、白糖8%、发酵时间5 h.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波浸提芹菜中的黄酮类物质,微波功率450W,料水比1:4,浸提时间2min时,黄酮提取液为60.3%.果胶酶和PVPP结合处理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10%,PVPP使用量0.15%,处理4 h,芹菜汁澄清效果好,澄清汁中黄酮类物质的保留率高.处理后的芹菜汁在低pH值和高温作用下其透光率和黄酮保留率变化不大,可在高温和低pH值下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脱脂奶粉及荞麦糊等原、辅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1:1混合(sL)、两歧双歧杆菌(Bb)、嗜酸乳杆菌(La)四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发酵后用野蓝莓(笃斯越橘)果酱调配制成酸甜可口、风味浓郁的营养保健型酸豆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豆水比1:10,以此原料豆乳为基数,菌种配比SL:Bb:La为2:1:2,接种量3%,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37℃;各种辅料添加量为:荞麦糊5%,野蓝莓果酱10%,蔗糖6%,乳糖2%,稳定剂0.2%,脱脂奶粉5%。  相似文献   

13.
使用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通过革兰氏染色、凝乳时间观察和产酸量分析,筛选出生长活力高,产酸能力强的2株酸乳生产菌株:SLlb和SLst。将其以1:1的比例、3%的接种量接入适宜浓度的豆乳或花生乳中,在42℃保温培养2h~3、5h,得到风味纯正、酸甜适口、组织状态较好的酸豆乳和花生酸乳。  相似文献   

14.
嗜酸乳杆菌发酵大豆蛋白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嗜酸乳杆菌发酵大豆蛋白粉的最佳配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10%大豆蛋白粉,添加5%葡萄糖和0.04%酵母抽提物,接种量为7%,在发酵温度为39℃下发酵48 h~56 h,总酸度可达到10mg/g以上,活菌数可达到4.3×109cfu/mL,乳酸含量可以达到于0.55g/100g.  相似文献   

15.
对大豆与肉蛋奶中的蛋白质、脂类、膳食纤维、矿物质与维生素、生理活性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作了对比性研究,指出大豆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中,增加大豆食品的摄入量,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应当大力加强对大豆食品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纤维蛋白平板筛选和纤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10种豆豉样品中筛选到1株纤溶活性较高的细菌菌株SY-3。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SY-3被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7.
姜汁花生奶复合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姜汁花生奶的工艺路线、关键工艺参数、配方以及稳定性。姜汁花生奶具有生姜和花生的复合风味。是一种高营养、新口味的新型保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为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溶茵酶等几种防腐剂在即食腐竹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单一防腐剂对即食腐竹的防腐效果不好,在37℃下,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能使即食腐竹保存6d,山梨酸钾、溶茵酶能使即食腐竹保存9d;而根据多种防腐剂及辅助剂的互补增效作用研究出的复合防腐剂,则能使即食腐竹的保质期达到21d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瑞士乳杆菌TUST005制备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发酵乳的最佳工艺条件.脱脂复原乳浓度为13%,经灭菌后,接种3%(体积百分数)的发酵剂,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组合下培养,超滤发酵乳的乳清,测定滤液的ACE抑制活性.42℃,6h发酵乳样品ACE抑制活性最高,为35.71%.4℃下后发酵3d的抑制活性最佳,为45.91%.  相似文献   

20.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探讨干酪乳杆菌混合发酵酸豆奶生产中的菌种配比、总固形物含量、糖浓度及发酵温度、豆奶比(豆浆中固形物量S:奶粉量M)(S:M)、稳定剂的添加等因素对产品质地风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等实验确定酸豆奶的最佳加工参数为:总固形物含量11%,糖浓度5%,发酵温度为34℃,菌种配比为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丁二酮乳脂链球菌=4:2:1:1,原料豆奶比(S:M)为2:3,稳定剂为明胶:黄原胶=2:1,所得酸豆奶产品在粘性、风味以及保水性方面优于市售同类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