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文章在深入分析水电站运维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基于BIM、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BIM+"技术构建了水电站智慧运维管控平台。通过数字电站管理系统、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智能安全管控系统、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补充了水电站监控系统的不足,强化了生产运维盲区的管理;通过三维可视化、智能化、移动APP在水电站运维管理中的应用,提升了水电站的运维水平和生产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2.
排涝泵站智慧运维BIM可视化平台的建设是智慧水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减小可能的洪涝灾害损失、提高水务设施的风险应对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传统水务设施管理运维中由于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落后造成的高成本、低效率、慢响应等问题,提出了平台架构顶层设计的解决思路,结合当前管理实践,利用平台结合信息领域新兴技术的方法,实现BIM模型可视化、机组运行状态展示、库存资产管理、统计报表查询、人员管理等功能,为智慧运维平台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工程应用,对后续的智慧水务和水利信息化建设也具有可供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面向水电工程运行期资产难管理、数据壁垒等问题,引入BIM+GIS技术可有效整合工程各阶段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实现工程数字化、数据资产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基础,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结合BIM+GIS技术,构建安全监测管理平台,提出B平台土石坝三维设计解决方案,建立精细化三维模型,以唯一编码贯穿设备管理全流程,采集融合多源数据,对内对外提供服务支撑,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可视化展示、监测仪器管理、数据管理及分析等;平台在湖北省某土石坝进行应用,应用效果良好,为工程数智化运维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二维措施无法有效应对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跟踪统筹、水文涝情精准决策等管控问题,基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管控特点分析,探索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管控关键技术,包括技术框架设计、海绵城市BIM创建方法和海绵城市BIM管控平台构建等三方面。首先从BIM创建、数据库、应用管控平台三方面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管控技术框架,形成顶层设计;其次,提出海绵城市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创建、分类、集成方法,并以此模型成果为载体构建海绵城市BIM管控平台,通过提取、关联、集成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三维立体可视化统筹管理海绵城市建设与运维。  相似文献   

5.
在长距离引水工程中,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引水工程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线路长、投资大、参与方多、建设周期长、运维难度大的特点。探讨了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到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必要性,提出了利用GIS+BIM技术,搭建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建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思路,为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实时高效地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主流的三维交互开发工具编程技术门槛较高,以及水利业务中可视化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开展了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践工作。结合水利工程项目需求,提出了基于UE5图形引擎开发可视化平台的技术路线,通过蓝图编辑器调用封装好的编程语言模块进行交互功能的开发。该平台不仅有精美直观、加载流畅的场景效果,而且实现了用户界面管理、漫游位置切换、天气和昼夜调节,以及工程设备运行模拟等核心功能。研究成果应用在多个水利项目中,提升了三维交互功能开发的效率和实现方法的多样性,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提供辅助,赋能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建设。  相似文献   

7.
翁发根  黄河 《海河水利》2023,(12):82-85+109
在泵闸工程多专业协同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提高设计项目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使项目在专业交流、协同设计、造价管理等方面得到极大改善。以大型泵闸工程为实例,结合现场施工,在复杂工程多专业协同设计、基于三维地质模型桩基精准控制、工程布置优化、工程量快速统计、三维配筋快速出图、设备装配模拟和建管平台开发等方面均进行了较充分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化设计与交付,提出了对BIM技术应用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BIM技术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水利工程建设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BIM技术的探索和应用过程中。经过精心筹备、制定详细实施方案,陆运河船闸工程率先在江苏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建立工程三维信息化模型,运用广联达BIM 5D平台,实现在施工模拟、工程量统计、施工可视化指导、三维测量、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成本辅助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应用BIM技术的经验,培养水利工程BIM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基于BIM的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平台,提供一个贯穿“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维管理”全生命周期持续的协同工作环境,形成一套海上风电项目BIM电子资产,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海上风电场资产管理、监控管理、运维综合服务、决策支持等智慧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拓宽,可以将BIM技术引入水电站运维管理,实现数据集中化、管理可视化,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顺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潮流。文章分析BIM技术的应用,将水电站大坝、厂房等水工建筑物以及机电设备、管路管线等进行三维建模及信息归集,提出设备设施数字化、设备KKS编码以及数据集成可视化交互方法,通过BIM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提高水电站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水库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运行维护能力,实时掌握工程管理的动态信息,以月潭水库基于BIM+GIS技术建立的一体化平台为例,梳理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分析了平台构建的总体架构,研究了一体化平台建立的关键技术,结合月潭水库信息化系统,探索BIM+GIS可视化应用技术路线,为月潭水库运行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中,施工进度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施工不能按照原有计划进行。针对于此提出了基于BIM+GIS的施工进度动态计划关联方法,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结合数据库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实现工程量统计与施工进度的动态模拟,通过Cesium 3D GIS平台建立了基于BIM+GIS的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此系统将GIS大场景与BIM深度结合,为水利工程项目参建方提供施工三维动态可视化环境,精细化控制水利工程的工程量统计与进度计划管理。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某水闸工程中投入使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刘凤友  权锋  徐汉坤 《水力发电》2020,46(4):101-104
风电项目管理粗放,建设工程中存在管理混乱、标准化欠缺、管理不闭环、交叉管理以及信息闭塞等现象,随着风电投资趋于理性,新建风电项目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因此需要依赖数字化技术。鉴于此,基于BIM+GIS技术,构建可视化风电项目建设管理平台,将设计、质量、安全、合同、进度、资金、设备采购等管理工作信息化、可视化、标准化,既减轻了工作量,又提高了管理水平,实现了风电项目的精细化、高效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控制工程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利用信息化、数字化、自动控制等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混凝土温度、混凝土振捣、灌浆等环节进行智能监控和管理。为此,杨房沟水电站依托设计施工BIM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功能模块,以及由BIM系统集成的智能温控、智能振捣、智能灌浆、全过程影像采集系统,研发形成了大坝智能建造环境下的质量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实现施工质量信息“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决策反馈”的动态质量管理,解决了EPC建设模式以及传统大坝质量管理存在的施工质量控制、信息收集、分析、决策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5.
运用"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智能闭环控制理论,提出了以工程建设资源要素动态精准管理、业务流程数字化管理、工艺过程智能控制、实物成本精确分析、结构安全与进度耦合分析及联动调控的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核心,以水电工程数据模型如大坝全景信息模型DIM为基础,以智能建造管理平台iDam为主体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并对工程数据结构分解与编码体系、工程数据感知传输共享技术、iDam平台的系统架构与业务架构、智能建造工程绩效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统一规范的工程数据结构与编码体系,iDam平台可集成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基础数据、环境数据、过程数据和监测数据,为各业务模块服务;建立的基于工程技术和管理大数据的机理分析功能,可为工程建设的业主、施工、监理、设计、科研及运行等单位服务。智能建造初步实践表明,本文构建的技术体系是科学可行的,对基础设施智能建造技术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水泥灌浆工程是隐蔽工程,灌浆工程质量难以进行直观检查和控制,因此对灌浆过程参数进行自动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综述灌浆自动记录仪技术进展,概述灌浆自动记录仪研制历程和数字化灌浆监测系统发展状况,并融合现代电子、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最新成果,智能化灌浆自动记录仪、灌浆全过程智能监测云平台、灌浆在线监测数据反造假分析技术和基于BIM+GIS技术的灌浆监测系统进行展望,该技术有利于保障水电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拱坝工程项目在传统二维设计模式下存在设计变更繁复,返工修图工作量大,设计意图表达不明确以及监测信息管理工作内容繁重、效率低下等问题,以某拱坝工程为例,重点研究了利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优化拱坝设计与运行管理的方法。介绍了基于Revit的拱坝及其附属结构参数化BIM模型的构建;利用已建成的拱坝参数化模型探索了其在枢纽布置、施工图生成以及工程量概算方面的应用;并在监测仪器3D模型上添加时间轴,利用色彩变化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可视化。研究表明,基于BIM技术的三维设计模式避免了重复返工,大大提高了设计的质量与效率;BIM技术的信息化、可视化特点也使得监测信息的管理与展现更加清晰直观。BIM技术在该拱坝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可为同类水利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锐  冯麒宇  卢毓伟 《水力发电》2021,(3):69-74,97
为系统解决流域水环境问题,践行“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理念,以某市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例,阐述流域综合治理一体化管控平台系统解决方案。该平台通过建设水质、污水管网等监测监控感知体系,并整合流域水环境、水务及市政相关管理信息资源,实现流域水质、管网等相关信息的实时处理与呈现,再经大数据分析,为流域提供实时水质预报、预警,并实现以目标为导向的智能化运维管理,为流域水环境长治久清提供信息化决策支持。该平台作为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其设计成果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江西省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采用微服务架构、图像识别、智能语音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建设江西省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对该平台的服务模式、体系架构和主要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在省内各区县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平台的应用可提高资源集约能力、提升水利工程安全运行能力和资源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成果可为进一步做好省内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地区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是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亟需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大坝安全监测能力。系统总结了长江科学院近年来在大坝安全监测智能感知与智慧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工作,通过研发系列化智能传感器、智能采集单元和物联网感知平台,建设统一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资源池,开发通用化安全监测云服务系统,搭建专业数据挖掘平台和综合可视化应用,实现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感知、传输、管理、分析及展示全链路应用,形成了大坝安全监测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已在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大藤峡等100余项水利水电工程中成功应用,为保障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