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某矿井的3#、4#煤层开采为基础,讨论了条带开采的工作面布置,利用概率积分法对3#、4#煤层不同开采工艺下的地表沉陷做出预测,并确定了采空区充填参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高效安全开采, 以上横山缓倾斜多层矿床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试验, 分析了条带法开采矿柱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矿柱变形首先在端面尖点等软弱处产生, 端面应变随回采进行不断积聚, 变形呈不连续、非均匀分布和变化; 当矿柱两侧均为采空区时, 其下端面尖点和上端面低水平尖点均为高拉应变状态, 应变量较上一时步增幅为2.95%~145.55%; 当矿柱处于充填体上覆岩层内时, 其中心应变均为变幅为5.67%~63.98%的压应变。矿柱的下层围岩或充填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影响其稳定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考虑矿柱合理变形和采场的稳定性, 确定最大不充填开采条带数为3条。工业性实践应用表明该开采强度能满足高效安全开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4.
针对南下冶煤矿地表建筑物密集、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等问题,提出采用倾斜条带充填开采方案,并进行了论证和方案设计。工程实践表明:倾斜条带充填开采可以有效控制地表移动变形,减少断层带对覆岩运动的影响,同时提高煤炭回采率,增加经济效益1.38亿元,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米村矿倾斜条带开采的保留煤柱受力状况、岩层移动的参数及条带开采的开挖步骤进行了模拟研究,为煤矿进行建筑物下倾斜条带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晋宁磷矿6号坑东采区为工程背景,针对其缓倾斜薄至中厚含软夹层难采磷矿体,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工程类比等综合性研究手段,结合当前磷矿实际的技术经济条件,对该种磷矿体转入地下后的充填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有软夹层的两层矿体,必须采用分层开采技术才能获得较高的资源回收率。同时,采用废石、砂石、水泥及水混合制作而成的高浓度似膏体料浆,通过地面泵送管道输送至地下工作面,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为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及云南滇池周边区域大量类似赋存条件的磷矿山的地下开采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3,(11):201-203
针对某矿河流下开采不存在隔水层、埋藏浅和地表地形复杂等特殊情况,分析了条带充填开采的分类,提出了采用倾向条带充填开采方法,通过矿压理论和材料力学理论分析了条带充填的可行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条带充填参数进行了设计,在提出的方案中找出最安全经济合理的条带充填方案。  相似文献   

8.
膏体充填条带开采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煤矿采空区全部充填开采成本相对偏高的问题,同时有效地控制煤矿开采地表沉陷和保证承压水上采煤的安全性,提出了煤矿膏体充填的条带开采技术,该技术以煤层顶板(关键层)、受承压水影响的底板极限垮落步距和条带煤柱留设的理论为原则,设计了膏体条带充填的充填宽度和留设宽度,并对影响条带充填体稳定的充填体尺寸、物料的配比、充填体空间的围岩岩性、地质构造和充填体侧向应力等因素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证明该技术构成的"煤层底板—充填条带—上覆岩层—主关键层"的结构体系能够有效控制地表下沉和减少底板破坏深度,达到承压水上建(构)筑下安全采煤的需求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充填开采成本。  相似文献   

9.
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米村矿倾斜条带开采的保留煤柱受力状况、岩层移动的参数及条带开采的开挖步骤进行了模拟研究,为煤矿进行建筑物下倾斜条带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磷矿为背景,详细介绍了锚杆锚索联合护顶分层切顶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盘区布置形式、回采顺序、采准切割和回采工艺。生产实践表明,该采矿方法较原设计方案,生产能力大,采切工程量少,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高,矿石损失贫化率低,便于分采,能较好的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需求。旨在为同类矿山开采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13-8#矿群为缓倾斜多层矿体,属于典型的复杂难采矿体。为实现该矿群的安全、高效和经济开采,对传统的上行式及下行式开采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方案的利 弊,通过引入“协同开采”理念,提出了缓倾斜多层矿体的协同开采设计方案。该方案将缓倾斜多层矿体的开采扰动、采空区处理、地压管理控制三者结合起来整体考虑,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将13-8#矿群划分为上盘 区矿块、下盘区矿块及13-8-7#倾斜矿体,并完成了矿群和上、下盘区矿块开采顺序的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协同开采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层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矿块划分和回采顺序优化,实现了多层矿体的 协同开采,有助于提高缓倾斜多层矿体开采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该方案为实现老厂分公司13-8#矿群开采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他类似矿体开采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某煤铝共生矿的煤层近似平行赋存于铝土层之上,且二者倾角小、厚度薄,实现该矿煤铝共生缓倾斜薄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的难点在于瓦斯处理、开采工艺协调以及煤岩层稳定性控制。首先提出了先煤层后 铝土层、先铝土层后煤层、煤层铝土层交替、煤层铝土分层诱导协同4种开采模式;然后结合该煤铝共生矿床的实际开采技术条件,从瓦斯处理、通风、排水等方面对比分析了4种开采模式的优缺点,认为煤层距离铝 土层较近时采用分层诱导协同开采模式最合理。基于该矿床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煤铝共生缓倾斜薄矿床分层诱导协同开采底盘漏斗出矿开采方案,并对采场结构、回采工艺、采场通风、协同开采顺序等进行 了设计。以设计的方案为载体,再次对4种开采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分层诱导协同开采方案不仅经济效益最佳,而且可确保开采过程中人员、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张莉鹏 《现代矿业》2020,36(3):53-55
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回采普遍存在矿石运搬困难、采切比高、损失贫化大等缺点,特别是属于该类型矿体的低品位矿山,如何降低采矿成本、提高回采效率是其最重要的攻坚方向。通过优化采切工程布置,改进采矿装备,应用无轨设备等多个举措,比较成功地降低了采矿成本,提高了入选品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矿山开采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那林金矿开采技术条件,分别采用分段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开采倾斜中厚矿体和倾斜薄矿体,综合运用光面爆破与喷锚网支护巷道维护技术、中深孔逐孔爆破技术和损失贫化控制技术,取得了矿块平均生产能力达214.11 t/d;矿石综合贫化率21.87%;回收率71.98%;综合成本246.04元/t的较好技术经济指标,为同类矿床的开采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5.
深井高应力高温缓倾斜矿床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根据冬瓜山深井高应力高温缓倾斜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相适应的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通过采取暂留隔离矿柱、充填、支护、岩爆监测及高温热害控制等措施,达到高效安全开采的目的。介绍的防岩爆、防高温等深井采矿技术,值得同类矿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黄新华  何晖  李轲 《煤炭技术》2012,31(8):68-69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体的结构和走向变得非常复杂,岩石力学问题也逐渐突出,其最致命的影响就是煤矿的安全,所以煤矿企业要加强对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文章以缓倾斜矿体为例,分析研究了岩石力学在此类矿体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相应地提出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煤矿开采后续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许艳秋  黄毅 《矿冶》2017,26(2):23-25
所研究矿体为缓倾斜不稳固厚矿体,采用柔性假顶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对P42~P46线矿体进行回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性差、矿石回收率低、贫化率高等问题。但要求多分段平行放矿,放矿管理难度大,且放矿高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柔性假顶将破裂,会有部分红泥层混入矿石;需要采用切顶铺设钢筋柔性假顶,工艺复杂,采切工程量大,周期长,采矿成本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了分段空场法、崩落联合采矿方法在该矿体回采中的采场结构、矿块布置、回采工艺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放矿管理难度大、采矿成本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缓倾斜中厚矿体条件下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普遍存在矿石损失和贫化严重等突出问题,是矿山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和大顶山矿区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缓倾斜矿体条件下采用"垂直分区"、"组合放矿"新工艺并通过优化炮孔布置与优化切割爆破参数等技术措施,可以在较好地解决缓倾斜矿体条件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损失和贫化严重的问题,可明显提高矿山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煤炭技术》2016,(12):75-77
为了确定红一煤矿首采工作面合理回采上限,确保煤柱宽度既能满足抵御风氧化带侧向静水压力的要求,又能保证顶板含水层与导水裂缝带不能贯通,同时还能尽可能多地解放呆滞煤量,在考虑煤层倾角、导水裂缝带高度、岩移影响带等多种因素的前提下,分别采用常规计算方法和优化计算方法计算了首采工作面防隔水煤岩柱,最终确定了红一煤矿首采工作面回采上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东滩煤矿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大倾角开采的基本情况,围绕如何实现大倾角开采安全高效所采取的措施及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