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哲 《包装工程》2020,41(20):280-283
目的 探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视觉传达设计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从融合视角深入挖掘两者的相关性及具体的发展路径。方法 以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为背景,探讨其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和巨大变化,借此引出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作用及影响,接着以新媒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性、互动性、多维性特征为基点,分析新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融合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分别从广告设计、标志设计逐一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探究新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结合方式。结论 新媒体依靠新的科技成果结合数字技术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所呈现的艺术设计效果达到了传统设计无法实现的艺术效果,既给受众带来了高品质的视觉、感官享受,又以此为支撑,有效带动了整个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倪卫民 《上海包装》2024,(2):196-198
在数字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效果发生了深刻变革。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愈发凸显。概述了数字媒体的定义与特性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价值与意义,分析了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应用,揭示了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作为一个具备载荷标准体系特性的内容,通过科学地应用数字媒体荷载知识,实现视觉传递和互动,通过优化思维模式建设方式,保证视觉传达设计的合理性和多元性。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基本要求,整合方向,根据数字媒体语言环境,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效果,实现多元化设计。基于此,该文重点阐述素质媒体语境下视觉传统设计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鲁仕贵 《包装工程》2019,40(4):273-276
目的探究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优势及其在视觉传达中的语言形式与发展策略。方法从媒体形式的发展进程谈起,结合新媒体艺术的变异性、发散性、连结性等基本特征,分析其应用于视觉传达中的必要性,再结合网页设计与广告设计领域的新媒体艺术语言表达进行探究,最后总结出其由单项传递信息向信息交互设计、静态设计向动态设计、物质性设计向非物质性设计转变的趋势,并对广大设计师的相关设计提供思路。结论新媒体依靠新的科技成果结合数字技术给视觉传达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传统的艺术创作与表现形态的转变,提升了视觉传达艺术的实际价值,在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同时,带动了整个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吕芳华 《上海包装》2024,(1):142-144
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通过视觉媒介传达信息的设计形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数字媒体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并提出了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策略。以期为相关设计师提供实践指导,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媒体伴随着智能应用不断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空间.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科技、AI智能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在数字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创新、设计,已成为当前艺术创作者,最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重在探讨数字媒体艺术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分析,在文章当中将结合设计要素及特征提出若干设计意见.  相似文献   

7.
杨磊 《包装工程》2022,43(6):345-347, 358
目的 探索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各方面的创新尝试。方法 从社会进步、人们认知的变化、各领域的重大变革等方面,对逐渐渗透和影响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展开深入分析,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传播形态、设计载体、时间空间等方面虚拟化、多样化和多维化的特点,从创新、互动和人性化三大方向进行探析,同时以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创新方式为基础,来总结具体的实践路径。结论 新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为视觉传达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应用方向,创新了应用路径,提高了设计效果,这既有利于新媒体艺术的落实,又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视觉传达设计图形语言表现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孟村 《包装工程》2013,34(22):20-23
对视觉传达设计图形语言特有的信息表达方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图形语言的特征与传播体系,得出图形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传达信息样式的准确性、时效性和诉求力的特性,以及媒体版面与距离的关系,该结果对视觉传达设计图形语言如何更准确、高效率传达信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丽 《包装世界》2013,(1):94-96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移动艺术飞速发展,呈献给人们全新的视觉体验。在媒介传播泛滥的当今社会,如何通过移动艺术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引导大众的审美水平,成为设计者的己任。本文主要依据大众心理需求及视觉思维等方面,融合移动艺术中互动性等优势,通过对光、色在视觉传达设计形式感中运用的研究,探究移动艺术中视觉传达设计审美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媒体形式,它依靠新的科技成果结合数字技术,给人们带来了高品质的独特的视觉、感官的享受。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一个合适的载体,将要表达的信息进行表现型设计后通过载体传达给眼睛。将新媒体和视觉传达设计紧密结合,是现代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必然选择,它将逐渐提高新媒体的艺术导向,实施精品、品牌化战略,带动整个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冯文博 《包装工程》2020,41(12):292-295
目的研究在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的图形化设计的特征。方法在新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普遍发展的情况下,用语言学原理、符号学理论和影像语言中的蒙太奇理论对信息化的图形展开分析,研究信息图形化设计的特征,从数字图形编码类型分析开始,展开对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图形信息解码的研究。结论信息图形化已开始逐渐由明确的信息视觉传达发展为内容模糊的信息解码自由开放的状态,信息图形化设计也呈现出在可视化视觉语言的基础上,以图形交互式表现为手段,以主次分明的信息结构、动态的图形组织结构为特点,具有明显的形而上的后现代主义审美色彩。在图形化信息的解码过程中,主体先验图式的主观投射和视觉思维下的移情与同构是其主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动态字体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毅 《包装工程》2016,37(22):11-15
目的动态字体设计的空间性、运动性特点及声音等设计元素入手,探讨和总结其视觉语言特点。方法通过分析动态字体的视觉特征和视觉设计现象,对比其与传统静态字体设计的异同,发掘动态字体设计可能出现的视觉叙述方式。结论动态字体设计是一种由平面设计和数字媒体动画学科共同作用产生的新语言,它与传统的静态字体设计相比更关注叙事性、空间性以及声音元素的可视化,能使动态图像设计的视觉传达效果得到更好地体现,为数字媒体设计创作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刘雁  徐德敏 《包装工程》2016,37(14):43-46
目的研究数字化时代视觉形态的表现形式、传达手段和实现过程,分析新的视觉艺术语言的特点。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图形创意、数字视像和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设计作品特点,归纳视觉形态的多样性、视觉形态的参数化、视觉形态的动态化。结论视觉形式由以往纸媒的静态化、平面化、单一化,逐渐发展演变为数字媒介的动态化、多维化、跨界化和综合化的态势。在有效运用数字化视觉形式表现手段的同时,需要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创新思维和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14.
冯乔  黄天 《包装工程》2023,44(6):1-11
目的 探究TouchDesigner视觉化编程技术于粤剧当代发展中的数字化设计创新路径。方法 分析粤剧的数字化发展现状,探讨TouchDesigner视觉化编程技术与粤剧的数字化转换关系,从而研究粤剧的可数字化元素及TouchDesigner技术的数据转换方法。分析当下数字技术介入粤剧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特点与不足,从中发现TouchDesigner编程技术之于粤剧的数字化创新突破口。最后通过TouchDesigner介入粤剧的数字化设计实践与案例剖析,探索多元交互与沉浸式表现技术中的粤剧多重感官体验形式,探究粤剧数字化设计的多维表达方式。结论 为粤剧的当代发展提供一种融媒体、跨感官的交互式数字化设计创新方法,实现粤剧数字化创新表达,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设计注入中国式血液,进而引发对未来智能场景下粤剧数字化设计创新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杨礼浪 《包装工程》2020,41(12):285-288
目的探索创新视角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原则及方向,分析可行的未来发展路径。方法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内涵与当前的社会现实,分析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性,接着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表现方式三方面总结创新方向,再深度探寻视觉传达设计在视觉中心、尺度和比例、整体与局部等方面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由这些创新基础出发,结合网络媒体、书籍装帧、招贴设计等视觉传达领域的创新要求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与策略。结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创新,无论在发展方向还是设计原则上,结合时代要求与受众诉求,深入挖掘可以创新的方向与细节,这才是促进其长远发展的动力来源,才能在实现基本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设计形式与内涵,达到理想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刘立伟 《包装工程》2023,44(2):242-246, 280
目的 探索NFT驱动的视觉传达设计价值的重塑,明晰视觉传达设计所扩展出的商业、传播与艺术价值。方法 从区块链技术所支撑的NFT概念和现象入手,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确权”与“稀缺性”,明确设计作品直接成为收藏艺术品的路径,重点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数字艺术在新的发展空间内所具有的商业特征、传播路径和艺术创作属性,分析由此衍生出的视觉传达设计新价值内涵,同时对NFT数字艺术藏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论 NFT借助区块链加密技术直接打造相关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商业、传播与艺术价值,传统艺术藏品和数字艺术藏品、传统的设计师和NFT数字艺术家等多组关系都在深刻变化,同时国情与市场监管也会保证数字艺术藏品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余青  曲歌 《包装工程》2019,40(18):239-245
目的 保健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保健产品包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当代保健食品包装设计的视觉语言,为将来产品包装设计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法,从色彩、图形和文字排版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市场上较为成功的保健食品包装设计视觉语言运用方法,总结出三个当代保健食品包装的主要特征,即打破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同化性,强调科学和美观结合的科技感,以及使用“图说”增加传递的艺术性。结论 未来需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包装设计视觉语言,才可以使产品在全球销售时更容易记忆和识别。  相似文献   

18.
顾俊侃 《包装工程》2022,43(18):402-405
目的 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情感理念的表现方式。方法 视觉传达设计承载着信息传递、情感交互等功能,发展至今已然走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将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最基本的概念着手,引出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发现情感理念的融入和凸显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积极作用,并提出情感融入的诸多可能性,列举出趣味性、完整性、独特性等方面的价值表现,最后从设计形式和设计方法两个方面分别就两者的融合路径展开探讨,以期能够得出更加合理的融合应用方式。结论 情感层面的表现语言与当代人的内心需求相契合,是人们内心真实想法的形象表达,其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组合能够促成美妙新颖的视觉体验,令受众在细品之后获得妙趣体验。  相似文献   

19.
陈昆 《影像技术》2010,22(5):11-13,30
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摄影艺术品不再单单是平面视觉而且是在触觉甚至是在嗅觉上使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得到充分的表现。新媒体艺术呈现出后现代文化现象种种表征,成为艺术世界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域。而数码艺术属于新媒体艺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数字图像技术成为一种基本的语言和工具,以数字图像技术完成的数字影像作品一直倍受关注和争议,争议的焦点则是它对人类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它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当代艺术的视觉对数字影像艺术的影响分析,来探寻数字影像艺术当代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