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郭亮亮  胡书可 《包装工程》2021,42(8):248-254
目的 探究广西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语境下价值再现的应用策略,为广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 运用分析和推理指出广西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当代设计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在深入了解和分析广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广西传统文化归纳为器物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三类,从纹样、造型、工艺、色彩材质等方面探究广西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设计范畴.结论 广西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相结合,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构建新模式.通过铜鼓家具、壮锦文房、百色红鼓的设计实践,论证广西传统文化从造型、纹样、工艺、色彩材质等方面与当代设计的结合方式,为广西传统文化的传承指引方向,同时为当代设计提供新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2.
曹权玺 《包装工程》2022,43(14):264-271, 286
目的 探究传统漏窗元素在现代家具中的设计应用形式与设计原则。方法 对漏窗元素的题材类型、功能形式、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象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可拓符号学理论来分析漏窗符号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路径,并从文化的象征性、图案元素的重构以及家具设计主题的统一性出发进行设计创新。结论 基于可拓符号学理论的漏窗元素系列现代家具的创新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针对性,可以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对拓展现代家具的设计创新路径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民间剪纸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方法,为家具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 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法,对民间剪纸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得出更为直观、可行的应用方法。结论 在家具设计中应用民间剪纸元素,应该把握直接运用、间接运用和变形运用的方法,恰当使用图案纹样,合理运用剪纸色彩,用文化内涵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4.
吕子娟 《上海包装》2024,(2):102-104
在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民宿深受游客青睐,但民宿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不同地域的乡村民宿软装产品趋于雷同,风格千篇一律,地域特色不强。对此,概述了广西壮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乡村民宿软装设计中的作用,研究了广西壮族元素在乡村民宿软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具体实践。旨在打造具有壮族特色的乡村民宿,满足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提供乡村民宿软装设计新思路,开辟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吕光 《包装工程》2023,44(2):385-395
目的 开展朝鲜族传统家具的数据库呈现与创新设计,为朝鲜族传统家具数字化设计的发展提供资源库。方法 通过对现存朝鲜族传统家具实物在装饰造型、图案、技艺、配饰、色彩与材质进行提取分析,利用可视化图像技术原理对其造型、材质、民族图腾纹样和色彩进行标注,数字化重组与创新设计应用。结果 建立朝鲜族传统家具的数据库,提出朝鲜族传统家具样式及工艺基础上数字化重组与创新设计思路,应用到朝鲜族家具设计中。结论 传承视角下对朝鲜族传统家具文化,进行数据库信息采集呈现,在公共空间拓展创新设计应用,为传统家具在民族生活环境空间的传承应用寻求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魏妍妍  崔姗 《绿色包装》2023,(4):130-133
秦淮灯彩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淮灯彩的传统纹样与包装设计相结合,可以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一定新的传播载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将秦淮灯彩纹样的造型、色彩和图案构成与现代包装设计进行创新设计。在明确秦淮灯彩视觉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应用意义基础之上,就秦淮灯彩的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本文对秦淮灯彩视觉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包装设计提供一定借鉴,并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青铜器具的文化语意与再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青铜器具的造型、纹样、色彩、社会价值等方面入手进行青铜文化语意的研究,运用实例进行分析和阐释,从而获得了传统文化再生设计与社会生活、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的重要性认知,也粗略提示了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拓宽纳西族东巴文字在设计领域的应用范围,丰富现代家具装饰和造型设计的创新形式。方法从艺术审美角度分析东巴文字的造字特点,归纳其造字中较典型的构字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东巴文字的应用方法和设计理念,在坚持现代家具功能性与实用性统一的原则上,以设计思路框架图为设计引导形式,结合纳西族东巴文字、服饰色彩及民间工艺等元素,融入家具造型和装饰设计;从设计的构思与定位、民族元素的选取与解读、元素的艺术处理与转化、家具形态的设计、整体调整与评价5个方面,完成设计创新实践。结论东巴文字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例如纳西族东巴文字与现代家具设计理念融合的设计过程,对民族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圣游  徐俊华  何蕊 《包装工程》2018,39(20):297-302
目的 研究傣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具设计中运用的方法,为少数民族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实例参考。方法 分析傣族文化和傣族家具的特点,根据傣族家具创新不足的现状,借鉴傣族文化中的典型形象,通过材料变换、简化、调整、重构等方法,设计出一组有浓郁傣族风情的现代家具。结论 傣族传统家具注重实用,贴合习俗;粗犷朴素,简洁明快;就地取材,竹编精美;舒展流畅,轻便空灵。傣族家具的现代设计可采取功能调整与改造、材质替换与搭配、局部直接利用、元素简化与重构等方法。少数民族家具的创新设计应摆脱原有形式的束缚,借鉴当地最有典型意义的造型样式,充分利用现代材料、工艺和设计理念,创造出既有民族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家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朝侠  王群超 《包装工程》2017,38(10):251-255
目的探索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法。方法从平面装饰、造型、功能和传统纹样的立体转化4个方面展开,研究了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创新方法,阐述了传统纹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细节,并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进行验证。结论传统吉祥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家具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将传统吉祥纹样与新中式家具相结合,不能照搬与模仿传统纹样,必须进行纹样的再设计,才能达到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家具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壮族文化特征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婧  庞鲜 《包装工程》2019,40(10):131-135
目的探究壮族文化的内涵,提出有壮族文化特色的产品设计思路,丰富广西地区的文化创意产品资源。方法以壮族文化为视角,通过文献查阅、网络问卷、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资料数据收集,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壮族文化元素符号。充分理解壮族地方文化,构建壮族文化的信息库,提取典型信息用于文化传播,将壮族文化的教育性、传承性、审美性等多个特征因素灵活运用于创意产品设计,给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增添新意。结论通过以甄选绣球、铜鼓、壮锦3个元素为目标,分析和定位消费人群,确定创意产品设计的方向,运用现代艺术设计理念,设计一系列具有壮族文化特征的系列保温杯产品,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颖  郭琼  林秋丽 《包装工程》2019,40(16):215-220
目的 针对潮州木雕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不同程度技艺失传的现状,结合家具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将潮州木雕艺术创新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中,传承发展潮州木雕艺术的魅力。方法 使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深入分析潮州木雕艺术特色中的题材内容、雕刻技艺、髹漆贴金工艺、平面构图等要素,从设计教育实践的角度,通过专项教学来指导学生进行潮州木雕艺术特色在家具设计中的实践。结论 潮州木雕蕴含着历史文化的血脉,反映了传统社会生活的脉搏,研究其艺术特色并进行创新家具设计实践,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符合潮州木雕民俗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在设计教育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能给新生代传统文化进行渲染和熏陶。  相似文献   

13.
龚瑜 《包装工程》2019,40(20):146-151
目的 探究吴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家具产品文化语意设计的表达途径。方法 从分析吴越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出发,探究其文化元素、形式及内涵对设计的意义,提出家具产品设计中文化语意的表现形式和价值,从表达形式、设计元素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总结出吴越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具产品文化语意设计中的表达途径。结论 基于传统文化特质的文化语意元素提取,是传承吴越传统礼仪、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民间习俗、审美情趣,并融于现代家具产品设计的有效途径,在地域文化与全球文化相互碰撞和磨合的背景下,有助于保留吴越地区的文化特质,并将其作为优势融入现代设计,创造出“中国风格”的时代产品,增加现代家具产品的民族属性和文化意境,在继承和发扬中为吴越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陈高杰 《包装工程》2021,42(2):291-297
目的探究闽南特色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策略,寻求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方法在深入了解闽南文化的基础上,分析文化元素与家具设计的关系,筛选符合家具设计的文化形式,提出通过外观取用与再现、特征提炼与抽象、内涵物化与传播等设计策略,让能体现闽南特色文化符号的“形”、“意”、“神”,在现代家具产品中得到仿生、延续与传承。结论将极具地方特色的闽南传统文化与家具设计相结合,为地方文化的延续与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家具产品烙上闽南地域符号的印记,是造型创新、内涵提升、风格突破的新途径,既能传播与发扬闽南文化,提高文化影响力,又能发挥家具设计的文化价值,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王晶 《包装工程》2019,40(4):296-298
目的探究现代家具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策略。方法以家具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结合水墨、文字、低碳、仿生等广义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归纳,进而探索现代家具设计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途径。结论从我国文化与生活本源出发去设计,融合多种文化元素,提出新的设计方法,能够使现代家具设计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价值,在改善人们的室内居住环境的同时,促使人们不自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6.
周屹  刘青青 《包装工程》2023,44(18):376-384
目的 研究符号学在壮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实际运用,丰富壮绣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与造型设计方法。方法 以O.V.S架构为理论基础,进行符号学设计方法推演。通过壮绣图案纹样、象征寓意等方面的元素挖掘,对壮绣的文化符号构成进行分类和提取,构建壮绣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通过O.V.S架构设计方法重组壮绣纹样造型元素,进行壮绣符号的编码和替换,运用微调、增删、缩放、旋转等方式进行造型演变,完成壮绣文创产品设计模型的表达。结果 运用符号学的观点与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挖掘壮绣的文化内涵,为壮绣文化的造型设计转换提供思路。结论 O.V.S架构设计方法能够对两个不同的设计对象进行单位替换,从而产出新的物体造型。将O.V.S架构设计方法与壮绣文化相结合,能够完成壮绣文化的创新性造型演变,拓宽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思维。  相似文献   

17.
李继侠 《包装工程》2018,39(18):214-219
目的中国古代的造物艺术思想既包括造物过程中生产者的设计思想,还包括使用者的处世哲学,它蕴含着人造物被制造出来之后所传递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内涵。本文从明式家具的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其中所包含的造物思想与文化内涵。为深层次理解明式家具,传承与发展古代造物思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中国明式家具的造物艺术思想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存在于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中的造物思想,来揭示造物艺术的文化内涵。方法首先对文人参与的明式家具设计进行概述,接着从选材、造型、结构和尺度等方面分析明式家具设计的造物思想,然后归纳、剖析传统家具设计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结论研究结果既有助于凸显家具中的文化元素,加深对明式家具的认知,又能够为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薛娟  桑艺郡 《包装工程》2019,40(6):51-55
目的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历史与文化也在不断地延续,随之形成了日积月累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并非只是对历史的再次重演,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为现在以及将来的室内设计发展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借鉴。方法以传承壮族文化为目标,继承传统元素为根本,将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作为基础,提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结合现代化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原理,以全新的态度和高端的眼光重新看待室内设计。量化艺术设计的尺度,努力寻找更加多元化的方法,将壮族传统元素与现代化室内设计理论融合,提升壮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化室内设计中的地位。总结出既能表达当代室内设计特点又蕴涵丰富壮族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理论和应用方法,并且不断完善该理论和方法,实现壮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结论对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加以合理的运用与保护,在室内设计的相关研究运用过程中能够将壮族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有效利用,然后创造出更高水平的、带有地域性、传统性和文化性的室内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