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单孔爆破是各种爆破技术研究的基础,通过改变不耦合系数1.0~1.7,对距炮孔中心不同距离进行爆破振动测试,研究了单孔爆破振动的不耦合效应。不耦合装药能够显著地降低振动速度峰值,相同耦合系数条件下爆破振动速度随着距离增加而成指数衰减,在相同距离时最大降振率可以达到80%。在单孔爆破振动测试试验基础上,给出了不耦合系数与振动强度及距爆源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齐晓 《现代矿业》2010,26(4):43-45
单孔爆破是各种爆破技术研究的基础,通过改变不耦合系数1.0~1.7,对距炮孔中心不同距离进行爆破振动测试,研究了单孔爆破振动的不耦合效应。不耦合装药能够显著地降低振动速度峰值,相同耦合系数条件下爆破振动速度随着距离增加而成指数衰减,在相同距离时最大降振率可以达到80%。在单孔爆破振动测试试验基础上,给出了不耦合系数与振动强度及距爆源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小明 《现代矿业》2018,34(9):203-205
为有效降低矿山爆破振动对矿区周边民房、办公楼等建筑物的影响,以安徽某露天矿山为例,对爆破降振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逐孔起爆技术、改变传爆方向和孔底放置空气间隔器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爆破过程中的振动效应;综合采用3种降振措施,可将爆破振动速度降低40%左右,有效减轻了爆破振动有害效应对矿区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为同类型的露天矿山爆破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爆破振动对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规律,提出适合于现场应用的降振措施。以某矿山新建破碎站工程为背景,开展爆破振动扰动下的混凝土模型试验,并采用回弹仪测量混凝土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受爆破振动前后,模型试块不同龄期回弹值随爆破振动速度的增大均呈“波浪式”上升走势,且存在一段“加速破坏期”,当模型初凝期第3d、第7d、第14d、第28d时,“加速破坏期”对应振动速度范围分别为:1.34cm/s~1.57cm/s、1.64cm/s~2.7cm/s、2.4cm/s~3.5cm/s、3.9cm/s~4.39cm/s;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爆破振动速度关于爆源距离、炮孔轴向不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式,结合矿山爆破工艺参数,选取空气层长度1m、1.5m两种方案,计算得出相同距离下爆破振动减震率分别为11%、16%,现场试验实际降振率分别为8.99%、17.84%,考虑矿山冲孔现象严重,确定最优空气层长度为1m。  相似文献   

5.
李帅  谢亮波  顾红建  杨海涛 《采矿技术》2021,21(4):111-112,116
为有效降低矿山爆破振动对矿区周边环境的有害效应,对孔底软塞爆破技术、逐孔顺序起爆技术的降振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孔底软塞+高精度雷管逐孔顺序起爆"的降振爆破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降振爆破技术不仅改善了爆破效果,使铲装效率提升约5%,而且有效降低了爆破振动强度,爆破振动控制效果良好,保障了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周边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和减振沟、隔振空孔减振效果,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有无减隔振措施的爆破振动进行了多次现场监测,并对实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利用波形分段对应方法建立的优化爆破振速衰减模型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在径向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17.04%和10.76%; 减振沟和隔振空孔具有明显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作用,在近爆源区减振率最大,且减振沟和隔振空孔的减振率随着爆心距增加而快速减小,在现场合理利用减振措施可显著降低爆破地震效应,消耗应力波能量。在已建立衰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拟静力地震效应评价方法,利用爆破振动影响系数可以快速判断临近边坡和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为后期爆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矿山和隧道爆破会对邻近建筑物产生一定的振动危害,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探索可行的减振措施。在工作面设置减振孔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减振技术,通过对减振孔的研究能够为矿山和隧道爆破设计提供合理的减振方案。结合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对爆破施工过程中减振孔的减振作用规律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确定了减振孔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程度,各参数影响减振作用的主次关系为:减振孔孔缘距>减振孔距爆源的距离>减振孔孔径>减振孔孔深>双排减振孔排距。结合数值计算和现场施工效果的综合分析,发现施工过程中减振孔孔缘距120 mm、减振孔距爆源的距离2 000 mm、减振孔孔径120 mm以上、减振孔孔深1 200~1 500 mm、双排减振孔排距50~100 mm,能够取得较好的减振效果。数值模拟、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在减振效果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一致性,能够为矿山和隧道爆破施工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减振技术,对于类似工程的爆破方案设计与振动控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镜铁山铁矿高分段崩落法试验矿块的具体情况,结合所用凿岩设备和炸药性能,试验研究了深孔爆技术,主要包括单排孔齐发爆破、双排孔孔间微差和排间微差爆破,并统计分析了爆破块度和大块率。实践表明,所选用的爆破参数是合理的,双排孔爆效果优于单排孔爆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爆破振动波对人体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结合关宝山矿-195m平台的爆破漏斗试验,分析了爆破振动加速度的影响,进而构建影响人体计权振级的数学模型,并与实际监测的计权振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峰值加速度与爆心距呈负相关,而与单次起爆药量呈正相关的内在联系;实际计权振级与理论计权振级对于爆心距、药量的响应分布较为接近,且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不超过8%,该模型可为类似工程的计权振级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中铁资源集团刚果(金)绿纱铜钴矿山附近的教会女子学校校舍及人员安全,寻求合理的降振方案,中铁资源公司在鹿鸣露天矿山进行了爆破降振试验,以独立或相结合的方式引入了逐孔起爆、分段装药、预裂爆破等多种降振技术,使爆破振动水平显著降低,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缅甸Letpaduang铜矿北侧区域寺庙为监测点,在考虑高程放大效应的前提下,通过采集和分析爆破震动振速监测数据,获得了更准确的地震波强度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减震排数对降震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减震孔后不同位置处的降震成效,探索了减震孔在矿山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长期降震作用,得出如下结论:增大减震孔排数可使总体降震效果变...  相似文献   

12.
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爆破振动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带来很多危害.缅甸某露天铜矿附近有一处寺庙,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礼佛场所,为了降低矿山爆破振动对寺庙的危害,保证项目顺利开展,急需采取施工减振孔等控制措施,同时需在寺庙附近布置测点监测振动速度.本文按照入射地震波所穿越的介质形态分别讨论了预裂缝及减振孔的减振机理,对比分析了施工...  相似文献   

13.
吕淑然 《中国矿业》2005,14(6):52-55
毫秒延期爆破所选雷管的精度直接影响爆破网络的设计和分段间隔的选取,这是影响爆破质量和爆破地震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普通毫秒延期雷管,雷管段别又直接影响到雷管精度的。基于此本文就雷管段别对地震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多段毫秒延期爆破,最大段药量发并不预示着一定产生最大振动速度。基于我国大多数矿山及各类爆破工程基本采用普通毫秒延期雷管这一事实,此现象预示着目前我国爆破安全规程中,以最大药量计算和安全校核爆破最大振动速度是偏于保守的。通过对不同段别毫秒延期雷管地震效应的研究,得到适合黑山铁矿爆破条件,具有良好爆破效果和一定降振效果的雷管为第6~10段,最佳段别第7段毫秒延期雷管。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精确毫秒延时控制的爆破降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冬望  何理  操鹏  黄小武 《煤炭学报》2015,40(Z1):107-112
为充分利用数码电子雷管实现精确延时控制爆破振动及改善岩石破碎效果,基于岩体中炸药爆炸能量分配理论,推导出逐孔起爆时孔间合理延期时间的计算公式。结合露天矿山生产实际,采用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及铱钵起爆系统,设计开展了室内精确延时控制爆破相似模型试验。运用Matlab7.0对振动时程信号进行时间-能量密度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合理孔间延期时间能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强度;模型试验中,2 ms延期时间下振动波形速度峰值依次为1,3,4和5 ms延期时间下的69%,76%,77%和78%,能量百分比依次为37.3%,84.5%,52.6%和58.4%。工程实践应用表明,在堰口采石场所采用的爆破参数情况下,孔间以20 ms为延期时间利于降低爆破振动,改善爆破效果;提出的合理孔间延期时间计算公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岩溶发育石灰石矿山逐孔起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岩溶会导致爆破能量的泄漏,严重影响岩石的破碎和爆破效果,而相邻炮孔炸药可能因殉爆引起大面积的拒爆事故;采用逐孔起爆时,每个炮孔有3个及以上的自由面,有利于岩石抛掷,相邻两个药包不同时起爆,避免了应力降低区的出现;逐孔起爆技术的关键是高精度导爆管起爆系统、确定合理的孔间和排间微差时间,以及起爆网络的正确设计;在岩溶发育石灰石矿山进行的逐孔起爆试验结果表明,逐孔起爆技术能改善爆破效果,显著降低爆破震动效应,降低矿山生产综合成本,并有效预防大面积拒爆,提高矿山安全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西南地区小断面隧道爆破开挖时围岩稳定性差、超欠挖严重、爆破振动速度过大等问题,从水压爆破、准直眼掏槽形式、毫秒延时爆破三个方面对相关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从理论上给出了取得良好降振效果的最优毫秒延时范围。结果表明:1)水压爆破技术和准直眼掏槽形式的使用,能较好地改善爆破效果,形成较好的隧道轮廓和掏槽效果,但是无法控制爆破振动大小。2)从波形叠加的角度对隧道毫秒延时干扰降振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23ms~46ms的最优毫秒延时理论值范围。3)经现场验证,不良地段选用25ms延时作为相邻炮孔延期时间,掏槽眼与辅助眼、辅助眼与底板眼之间选用45ms延期时间的隧道断面延时设置能够将振动速度控制在1cm/s以下,降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简化矿山预裂爆破效果预测环节、提高预测精准度,针对传统预裂爆破效果评价注重预裂坡面成型的不足,考虑到露天矿山边坡时常受到爆破破岩振动等动态荷载影响的特点,结合BP神经网络,提出了既考虑坡面成型标准又顾及爆破振动对边坡影响的矿山预裂效果预测方法。将单孔装药量、平均孔深、孔距、振动速度峰值(水平、垂直)、振动主频(水平、垂直)、爆心距等参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参数,将预裂坡面的平均振动速度、半孔率、不平整度、裂隙系数等参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出参数。基于24次临近边坡的爆破技术数据建立了矿山预裂爆破效果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3次现场爆破预测试验表明:通过神经网络内部的自组织结构,将岩石性质、工程地质条件等与控制预裂爆破效果有关的因素进行简化,可将平均振动速度的预测相对误差控制在7%左右,将半孔率、不平整度、裂隙系数的预测相对误差控制在3%左右,对于提高爆破预裂效果的预测精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