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油中残存的油田化学剂及其与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会对原油的后续加工带来不良的影响.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加工的克拉玛依、塔里木、吐哈、长庆、青海西部五大油田生产的原油为例,研究油田化学剂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表明,油田化学剂及其与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以油溶性、水溶性和不溶性三类物质残存于原油和常减压渣油中,主要对原油电脱盐脱水、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等单元操作造成不良影响.进一步就这些残余物对主要单元操作的生产装置、生产操作、产品质量以及FC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标准、信息与管理及基础研究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奥陶系灰岩热储是天津城区中深层地热的主要开采对象之一,但是在天津城区鞍山道断裂以西地区,奥陶系上覆地层保留相当厚度的石炭-二叠系地层,这种沉积环境下的奥陶系灰岩不利于地热流体联通与流动,影响热储层涌水量。以天津NK-28地热井为例,通过地球物理测井和地层岩屑录井,结合溶蚀试验、降压试验、反循环气举洗井等技术手段,进行了酸化压裂增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裂隙不发育且连通性差,以及地层地热流体补给不及时是该井产能过低的主要原因;经过酸化压裂增产后,其涌水量由68 m3/h提高到110 m3/h,地热井产能明显提高,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热资源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酸化作业在使油气田产量提高的同时,也对储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酸液与储层岩石及流体不配伍,酸液滤失,有机物覆盖,添加剂使用不当,工艺参数选取不合理,施工时引入杂质,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因此,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改进酸液体系,优化施工参数,在充分保证采油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4.
研究设计的撞击引燃装置,具有多用途,可直接实现高能气体压裂与酸化,水力压裂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功能,即在高能气体压裂后,不再起出油管,直接进行酸化,水力压裂等措施,大大简化了综合处理油层的工艺,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压裂效果;对该装置撞击引燃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油田现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经几个油田现场的应用证明,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安全可靠,具有较大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油田压裂技术的进步关系到我国油田的增产情况,是当前我国油田增产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油田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也逐渐拓宽了油田的开采面积和开采的深度,这给油田的开采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增产增收,一直是各大油田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大油田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也研制出了很多新型的压裂技术,通过这些新技术在低渗透油田开采中的应用,实现了低渗透油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八面河油田面十四区沙四段储层为泥质胶结疏松砂岩油藏,粉细沙、微粒、粘土分散运移易造成地层堵塞,损害油层渗透性,具有潜在伤害油层的内因。在对油藏潜在伤害因素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优选入井液中多种油层保护添加剂,对油井增产措施作业提出了相应的油层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岩屑、岩心分析化验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姬塬油田长4+5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该区储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岩屑质长石砂岩次之;储层岩石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根据姬塬油田延长组长4+5储层成岩作用参数及其定量评价标准,判别长4+5储层视压实率值范围为43%~64%,属于中等压实,视溶蚀率在40%~80%之间,属中-强溶蚀,视胶结率值均大于70%,均属于强胶结。  相似文献   

8.
尕斯油田暂堵选层酸化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尕斯油田储层多而薄,非均质性严重,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各储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敏、酸敏、速敏和盐敏等油藏特征,并为了消除储层突出的层间和层内矛盾,更好地改造油层,使尕斯油田单井产量和水井的配注量尽早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室内酸液确定试验、酸液主要添加剂选取试验、酸化暂堵剂研制试验、低伤害多效酸液添加剂 L S T系列试验等筛选出适合该油田暂堵选层的酸化配方。现场试验表明,暂堵选层酸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既暂堵了目的层,解放了不产液层和不吸水层,又较好地消除了地层伤害,尤其对水井结垢而引起的堵塞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9.
西峰油田的主力生产层长8储层为低孔、低渗非均质性砂岩储层,储层填隙物中黏土含量较高,对储层物性具有较大影响。西峰油田D区8口井的岩样分析结果显示,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及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主要以孔隙桥接式产出;绿泥石主要以孔隙衬里状产出;高岭石充填于砂岩的粒间孔隙中,主要以分散质点式存在;伊蒙混层矿物多发育在绿泥石晶体表面,以孔隙充填和交代碎屑颗粒形式存在。伊利石及伊蒙混层的含量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负相关;绿泥石含量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正相关,尤其对岩石孔隙性具有积极影响;高岭石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负相关,但其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控缝高压裂技术在安塞油田长2底水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塞油田长2油藏为典型的底水油藏,储层改造难度大,采用常规压裂工艺易导致底水上窜,甚至水淹。安塞油田在底水油藏“三低一小”储层改造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控缝高压裂技术,现场试验证明,该工艺能达到底水油藏储层改造控水增油的目的,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松滋油田复Ⅰ断块红花套组储层主要为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物性和压汞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矿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储集性特征和敏感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松滋油田复I断块红花套组储层微观特征及储层伤害因素,认识到伤害储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敏感性矿物的含量及产状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岩芯、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巴喀油田八道湾组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八道湾组储层具有沉积物粒度较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主要是粒内溶蚀孔、少量剩余粒间孔和微裂缝。研究区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为...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芯、测井、化验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油田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含油性等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岩性与电性、物性及含油气性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油层参数的解释模型。研究表明,岩石类型、粒度、分选、泥质含量及胶结物类型等是控制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储层岩性以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储层物性从下到上具有变好的趋势,含油性取决于物性的好坏。通过对储层岩芯、测井、分析化验与储层物性、电性参数交会,研究制定了油、水、干层的定量解释标准,为下一步的油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建南气田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型气藏,储层改造是提高气井产能的有效手段。建南气田早期勘探阶段储层改造措施主要是常规酸化,改造效果较好。自2001年以来,结合建南气田滚动勘探开发,对开采效果较差的老井进行深度酸化。综合应用胶凝酸酸化与加砂压裂技术在飞三段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八面河低渗透率稠油油藏压裂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4段具有渗透率低、油稠的特点。据此,用低浓度、低度交联、对水敏性地层伤害小的压裂液配方体系,对地层进行有机解堵、酸化等预处理;用压裂模拟软件优化施工设计,提高加砂强度能够使压裂后的地层保持足够的导流能力,避免地层出砂,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这种方法在难以动用的沙4段6砂组得到了有效利用,增加了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17.
渤海L油田是典型厚油层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并伴随早期注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明显指进和舌进现象,导致部分井含水突升,生产效果变差。为解决此问题,开展室内实验研究储层韵律性对油田开发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不同韵律性模型,非均质性越强,见水时间越早。对于早期注聚后含水下降幅度,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正反韵律的含水下降幅度较大,而正韵律和复合反正韵律下降幅度较小;在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高部位和低渗层,高部位以正韵律、复合正韵律、复合正反韵律为主,低渗层主要以复合正反韵律、复合反正韵律为主。开发结束,复合正反韵律纵向波及较低,其它韵律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种类气体注入对原油物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膨胀试验作为单井吞吐工艺试验的重要评价手段之一。在油田注气混相与非混相驱试验中已得到应用。目前对不同种类气体洲主对原油相态影响国内外虽作了些分析和研究,但针对同一种流体究竟那种注入气体国好,还研究得不多。首先对CO2注入时原油膨胀试验和未注气时的PVT数据进行模拟后,对CO2、N2、CH4和烟道气四种不同的注入气体进行了模拟研究,给出了在不同种类气体注入时原油的膨胀系数和泡点压力的影响,同时对混合  相似文献   

20.
新型光纤传感器在油田联合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光纤传感技术引入油田联合站,解决原油储罐液位检测和报警,解决储罐负压检测和报警,解决原油流量检测和信号远传,解决三相分离器油、水液位检测与信号运传,它的无电检测、光信号传输安全消除了不安全的因素,为油田联合站油气集输易烧易爆场所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