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县木塔创建于1056年(辽清宁二年),平面柱网的基本构成是八边形;在12世纪初成书的《营造法式》中记载有"八棱"做法。那么应县木塔在设计和建造时是否基于这样的手法?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在此前的研究中作者通过对38组应县木塔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该塔当初并非以前述八棱法为基础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该文就这一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在批判了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应县木塔最初就是基于准确的正八边形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并借鉴日本文献对当年的操作方式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2.
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为高大 的纯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对这栋建筑建筑设 计手法的研究一直是东亚建筑史的经典课 题。本文将在前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应 县木塔建筑设计方法的问题。通过对应县木 塔1962年实测数据的分析,并结合前学的研 究推测该塔当初曾以一定的模数制为方法进 行设计。这个模数制包含三级模数:最高一 级的模数为A=884 cm,控制建筑大的比例关 系;二级模数区分为平面尺度模数NP=8.5 cm 和垂直尺度模数NE=22.1 cm,而A=884 cm为 NP、NE最小公倍数的8倍,同时NP:NE=5:13, 准《营造法式》中的八棱边长与斜径之比,这 一级的模数控制着该建筑的中等规模的空间 尺度;三级模数为该塔“分”值:a=1.7 cm, NP=5a,NE=13a,A=520a,这一级的模数控制 着构件的尺度以及一些空间尺度的微调。  相似文献   

3.
应县木塔从建成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塔体残损变形已极其严重.观测发现,木塔的整体变形和单柱倾斜都极为严重且发展较快,尤其近6年柱网变形明显加速,木塔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针对塔体的病害特点,提出了桁架网片止偏及纠偏治理思路,并对2层柱网的纠偏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通过分析发现,纠偏后木塔梁、柱的最大应力值变小且各柱的变形发展趋势有利于木塔的整体稳定,说明该纠偏方案是可行的.希望能对相关木塔的修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县木塔存在诸多病害.本文根据已有测绘与调查资料,分析了各种病害对木塔的危害程度,指出目前威胁木塔存在的主要病害是塔身内外柱网扭曲引起的单柱倾斜.由于此病害,木塔已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拯救应县木塔,必要前提是止住柱网扭曲变形的发展,或有所恢复.本文可供木塔确定修缮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传统楼阁式木塔施工期性能变化,通过55次现场监测分析新建唐式7层楼阁式木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期受力性能,基于结构响应数据的模态识别归纳了结构性能时变发展规律.基于已有试验结果,采用OpenSees软件pinching4滞回模型建立并验证了木塔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的合理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榫卯节点、斗栱节点和梁柱框架墙体...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应县木塔的动力特性及其抗震性能。首先从斗拱连接的实际构造出发,建立反映接触传力机制的斗拱节点域计算模型,研究其自身的动力特性,并利用动力特性等效方法将斗拱节点域简化为刚接简化模型和铰接简化模型。然后用简化节点域模型代替实际斗拱节点域建立木塔整体刚接和铰接有限元模型,并对这两个计算模型开展动力特性分析、弹性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和相关研究成果对其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木塔实测振型和计算振型基本相似,实测前4阶振型周期介于刚接计算模型与铰接计算模型之间;木塔二层明层是木塔的薄弱层;木塔在7度(0.15g)多遇地震作用下将产生严重损坏,二层明层位移角接近木塔倒塌的限值,在设防地震作用下有倒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风荷载作用下高耸古木塔的结构安全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备受关注.为了研究古木塔风压分布特性,开展了应县木塔的1:50刚性模型风洞试验,并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分析.提出复杂中式高耸古木塔的几何建模与网格尺寸划分策略,并使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 (RANS)方法对木塔的表面风压进行预测,分析木塔...  相似文献   

8.
位于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上的众多牌匾因具有独特的本体特征,并与木塔形成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而被广泛关注。本文对释迦塔牌匾的本体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运用现代建筑的视觉分析方法,归纳古代工匠在木塔设计、悬挂牌匾时的尺度考量和传统工艺模式。为今后木塔牌匾的保护修缮工作以及其他古建筑牌匾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建筑,世界闻名。距今已九百多年。木塔上采用的材种为红杄、较红松更为坚硬、油脂大、耐腐性强。加之木塔地处高寒的雁北地区,气候干燥,易于木材的保存,又由于木塔结构合理,基础处理得当,得之保存至今,确实难能可贵。将木塔用材进行了自重估算。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木塔的结构组合、力学原理、抗震性能以及地基的处理提供资料。应县木塔自重按照分层分构件计算再合计计算的方法。同时还要核算塔内逐层都设置佛像以及瓦顶重量。计算以静荷载为主,活荷载不计算在内。在估算过程中,对木塔的各种构件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统计。  相似文献   

10.
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传统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宏伟,高度最高、体量最大、该类型年代最久远的建筑遗产,也是现存木结构中存在安全风险最大的一处,具有木结构的倾斜、位移、构件损坏、材料风化等问题。应县木塔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样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几十年关于保护与维修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探讨,提出了落架大修、木塔全支撑、上部抬升等方案,同时也对木塔的现状维修进行了探索,即在保持木塔现有建筑形态不动、原有结构受力体系不变、原有构件和材料基本不换的大前提下,针对木塔目前存在的有可能导致木塔安全受损的主要病害,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固、补强和修复。  相似文献   

11.
赵珂 《规划师》2001,17(3):50-53
介绍重庆合川市草街镇风貌规划设计,探索如何保护与延续传统文化,创造体现地方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城市文态空间。  相似文献   

12.
监理工作的规范性是开展监理工作的基础必要条件。通过检查、指导、总结、改进等措施,加强监理工作的规范性,以提升监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当其建成,建筑必然"可见"且表现在多个层面.其中与行动相关者往往非视觉可见,而是以其他方式"可辨".通过简要考察机器的异化,及其与有机体在概念上的同源、分叉、嬗变,探讨技术形态之变更对建筑"可见"性的影响.进而以二者同机能的类比为起点,从建造、环境、居用等方面对建筑之行动展开分析,指出当这些行动因设计而"可辨",建筑将不再孤立,而是被嵌入与环境的多重关联;也正是这种可辨的与世界的缠绕,持久地贡献于建筑之意义的生发与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15.
16.
魏春雨  齐靖 《时代建筑》2013,(1):128-133
文章意在探讨在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域内如何谨慎开展建筑活动,通过回顾岳麓书院的历史沿革,分析书院“藏”与“纳”之思想精髓,提炼书院建筑空间的形态特质,将其引入到中国书院博物馆设计中.以“天井”、“片段”作为过渡来消解建筑体量,并辅以细部的材料建构,以取得“异质同构”与“和而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周卫 《新建筑》1999,(1):59-61
罗马2000年教堂所揭示出的独到的时空观,全新的并置观,以及引人入胜的空间架构观,使我们领悟到新时期宗教建筑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南解放阁不仅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而且也已成为济南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本方案的设计是对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的必要性的展现,同时将解放阁与周围规划的现代建筑场所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fit-maximizing loca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emand on the optimum location decision of a firm in the Weberian triangle. It will be shown that:(1) When the distance of the firm's location from the product market is held constant, the optimum location for the firm would be independent of the demand function if and only if the expansion path in input space is linear through the origin as demand varies;(2) When the distance of the firm's location from the product market is a decision variable, the optimum location for the firm would be independent of the demand function if and only i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linearly homogeneous.I am grateful to Professor Bob Logan for helpful discussions, and especially Professor T.R. Lakshmanan for very 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This work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a 1987 Summer grant from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