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谢伟才 《通讯世界》2016,(2):105-107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工业产物,新时期,为了缓解环境问题,电动汽车应运而生.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加强其研究方能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充电桩的发展背景和现状,分析已有的充电方法,主要包括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等形式,然后对充电桩的监控系统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探究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设计,以期促进电动汽车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推广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其中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一直是相关方关注的重点。针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的设计及控制,搭建利于电动汽车充电和管理的经营系统,对电动汽车的推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大气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因此新能源汽车收到了各国的重视。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技术最为成熟的受到了人们的大力追捧。但是当前充电问题依然是困扰电动汽车产业将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对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开发,旨在推出更加便捷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桩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符合国网公司标准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首先介绍了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现状、需求,然后以国网公司标准为设计原则,进行了硬件系统、主控板及监控单元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原则进行了软件系统的设计,针对充电桩恶劣工作环境进行了环境及电磁兼容设计。本充电桩已在山东临沂、济南等众多充换电站运行使用,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安全、稳定、可靠,必将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一套3kW的模拟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功率调节系统(PCS)和控制系统组成,PCS实现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和交流电网之间的能量转换,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池在线监测管理和对PCS的PWM控制。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保证传统充电桩的功能下,有效地降低了充电桩对电网的功率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电桩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文结合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对不合格项目控制导引试验的不合格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当前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建议,助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清洁能源代表的电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更有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态势,但基础充电设备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因此,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成为了现在的当务之急.以单片机为核心,使用继电器作为开关,控制充电线路的通断;矩阵键盘作为信息输入模块将设置的时间信息、控制信息传输至单片机,协助单片机完成时间设定、紧急断电等操作;设计LC...  相似文献   

9.
对电动汽车而言,在配电网当中是一种随机、间歇且分布性的电力负荷,为了使人们使用的更为方便,充换电站应当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充电,在这种情况下,定然会影响到配电网的工作。而在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充电设备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作为常见的充电装置,电动汽车充换电交流充电桩会在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魏国  商慧杰  朱春波  逯仁贵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21):124-126,131
简要介绍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内容和研究现状.针对需要设计了基于STM32F107VCT6微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桩体的电气部分设计.该系统提供包括人机交互、充电控制、电能计量、IC卡付费、票据打印、运行状态监测、充电保护和充电信息存储和上传等多种完善的功能,满足充电过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容量开关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容量开关电源是蓄电池直流电源系统的重要部件,本文的基本思想是以提高大容量开关电源的总体性能为目的而进行了综合设计.为此,本文介绍了大容量开关电源,分析了电源的动态结构、三相单开关PFC原理及多模块均流,这样,使大容量开关电源有了良好的动静态性能,通过实验、测试证实了这一点,为其他大功率电源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动汽车用户对充电、调节电网负荷以及最大化充电站运营收益的要求问题,采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能量管理系统进行建模,从能量调度角度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进行整体功能分析与策略整合,同时电动汽车充电站能量管理系统基于多代理技术,将充电过程中的各方作为具有适应性的代理,各代理通过交互通讯优化自身决策,简化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再通过UML面向对象的开发流程建立了一个具有拓展性和综合性的模型框架,为下一步实现系统的软件工程、硬件配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数字控制系统的研究过程。该数字控制系统基于Cygnal公司的C8051F04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选用Phliips公司的CAN总线收发器PCA82C250芯片作为CAN控制器和物理层总线之间的接口:数字控制系统嵌入uC/OS-Ⅱ实时操作系统,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详细讲述了其硬件结构和软件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器件工作频率的升高,以集总元件模型描述大栅宽功率器件引入的误差将越来越大,且这一趋势随着栅长的减小更加显著。对微波大栅宽功率器件的分布性作了初步研究,对传统建模和器件优化方法进行改进,将器件中的有源部分和无源部分分离开,利用微波传输线理论和奇偶模分析对器件的无源部分建模,在满足集总条件时对有源区建模,将两者综合建立了分段的线性模型。与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分段模型取得了更为精确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分段的非线性模型,模拟和验证了大栅宽器件的早期非线性现象;最后还提出了功率器件栅宽优化设计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浅析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技术迅速的发展,通信网络、电力配置和应用日趋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相应的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简单介绍了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原则,分析了综合网管的功能目标与系统设计模式,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综合网管系统各功能域的设计,包括故障管理功能、网络预警功能、维护管理功能以及性能管理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6.
陈雪强  金鹏  林鹏 《电子科技》2014,27(10):142-146
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实际应用中,需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路况测试,实验周期长、过程繁杂,且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基于飞思卡尔MC9S12XEG128单片机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及C#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实测数据基础上,基于Arbin的电动汽车测试系统(EVTS)设计动力电池的工况模拟实验平台,实现了对电池多参数的实时采样、显示、存储及实际路况模拟测试,从而实现了在实验室获得实车外路测试相同的电池工作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获得与外路实车测试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李民  邱紫敬  王晓明  许悦 《电子科技》2012,25(7):125-129
介绍了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实际工作中的EMI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利用仿真软件Hyperlynx对该系统的PCB板图进行了电磁兼容仿真分析,得到PWM信号所在网络的电压波形和EMC频谱图,仿真结果显示,增加线距、减小线长、减小介质层厚度、净化Aggressor信号和网络的合理端接将对开关电源EMI问题实现有效抑制,仿真所得结果对电路的合理设计和布局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大规模面阵型红外读出电路列读出级的低功耗设计.当读出频率为4MHz时,通过采用输出总线预置技术和stand-by低功耗策略,与主从两级放大的列读出级相比,功耗从8.16mW降低到了0.8mW,节省了大约90%的功耗.在输出总线预置的结构中,ROIC一共有四条输出总线,轮流驱动输出缓冲器进行读出.当一个输出总线被读出时,其他三条总线上的数据则在准备之中.当列选择信号到来时,输出总线上不再有大信号SR过程,而只有小信号的重新建立过程.因此在同等建立时间的条件下,可以减小CSA的带宽和功耗.  相似文献   

19.
李建文  郑义  卜建国  何宏  张卫锋 《电子科技》2013,26(11):139-142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多采用CAN控制网络协议,但由于汽车后视镜控制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较低,若采用CAN总线通讯相对成本较高。而LIN作为一种辅助的总线网络,成本低廉,仅使用一根线就能实现数据通讯,因此使用LIN总线可大幅节省成本。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LIN总线的汽车后视镜车身控制网络,实现了对左右后视镜的总线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系统进行了低功耗和故障自诊断功能的设计,降低了后期的维修成本,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车载通信方舱供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如何设计高可靠性、安全的车载通信方舱不间断供电系统。由于车载通信方舱供电系统兼顾市电/电站集中供电方式,要确保通信系统稳定可靠、不间断地实施通信指挥,供电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除了满足一般供电系统的功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机动性、环境适应性以及安全可靠等技术指标要求。文中从供电系统设计原则、设计过程等方面介绍了供电系统的设计方式,并分析了不间断电源的选型和蓄电池容量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