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技术设计阶段泥沙问题研究成果表明:船闸和升船机下游引航道布置合理;上游引航道布置,在枢纽运用初期采用船闸短隔流堤(升船机设浮堤)方案;运用后期视运用情况再确定续建小包或全包方案隔流堤。枢纽运用中、后期引航道防淤清淤措施,以采用松动冲沙与机械挖泥相结合为宜。电厂设排沙底孔7个,可保持电厂正常取水。为保持坝下游河道的稳定,在三峡工程竣工前宜抓紧完成上、下荆江河势控制工程。三峡水库上游干支流新建水库15座,三峡水库达到淤积平衡的年限可推迟约40~6O年。现有重庆河段整治方案可供进一步优化研究。主要介绍三峡工程技术设计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坝区泥沙问题、坝下游冲刷和河道演变问题以及库区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报告论述了阿尔及利亚水库由于地层侵蚀引起的泥沙淤积以及为此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费尔格大坝水库的泥沙淤积和清淤在阿尔及利亚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情况。本报告对1992年清淤期间所清除的淤 的利用作了描述,并对防淤方法的相关经济研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1998年洪水后,人们关心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以及防洪调度对库区泥沙淤积的影响。以1954年洪水为例研究3种不同的防洪调度(即按荆江地区防洪需要调度;按城陵矶附近地区防洪需要调度与非常情况下防洪调度)的水库淤积状况,分析不同防洪调度对水库淤积的影响。分析结果说明三峡水库在长时间的“蓄清排浑”运用中,对少数大水年份采用不同的防洪调度运用方式,对库尾段的淤积仅在短时间内有影响,经长期河床与水流的自动调整,终将维持相对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库区包括黄河小北干流韩城龙门至潼关长132.5公里,北洛河蒲城状头至入渭口长 131.7公里,渭河咸阳铁桥至入黄口长208公里。涉及陕西关中东部3个地市、14个县区的近200万人口和200万亩耕地。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以来,在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发电等方面发挥巨大效益的同时,却给陕西岸区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灾害。黄河潼关高程持续抬高,库区各河道泥沙淤积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在水库长期高蓄水运用等因素的影响下,潼关河床高程最大抬升值已达到5.2米.且居高不下。渭洛河下游和黄河小北干流泥沙淤积随之迅猛增加,已达到45亿吨。为建库以来潼关以上淤积最大值,并有继续淤积增加趋势。 伴随泥沙淤积和潼关高程抬升,库区河势进一步恶化,灾害逐年发展,发灾频次和成灾损失近年来明显增多、增大。防汛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5.
虞邦义 《治淮》1989,(3):30-32
一、泥沙淤积及其对工程运用管理的危害茨淮新河是安徽一项治淮骨干工程。引水口处的茨河铺闸是茨淮新河的一级控制枢纽,二十年一遇分洪流量为20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排涝流量为1200立方米/秒。茨河铺闸靠上下引渠将颍河与茨淮新河连接起来,上引渠长860米(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曹强 《西北水电》2022,(2):31-35
针对巴家嘴水库淤积问题,通过对水库淤积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在水库减淤措施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将3种清淤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分析泥沙淤积物起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流排沙和高渠泄水冲刷相结合的水库清淤措施,可缓解水库淤积问题,恢复水库有效库容,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库容保持是水库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功能及综合效益的重要保障。三峡水库库容是极其宝贵的战略资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阐明了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库区泥沙淤积特征,基于三峡库区不同库段泥沙淤积特点和淤积泥沙适宜的利用途径分析,提出了三峡库区分段分类淤积泥沙利用总体方案。建议尽快编制三峡水库清淤及淤积泥沙综合利用总体实施方案,推进库区清淤及排沙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实施,深入研究淤积泥沙低成本材料利用技术,为保障三峡水库库容安全以及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长江科学院三峡工程科研工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厚 《人民长江》2003,34(8):29-36
在近半个世纪里,长江科学院围绕着三峡工程,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了科研工作,是三峡工程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在三峡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专业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工程泥沙、工程水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水工建筑物结构、工程材料、爆破技术、工程安全监测等.长江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对解决三峡工程重大技术问题,推进论证,制定重要的工程措施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丹江口水库泥沙原型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荣新  杨克诚 《人民长江》1998,29(12):18-20
丹江口水库的水文泥原型观测始于1952年,在枢纽的规划设计阶段,提供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分析报告,在枢纽的施工阶段及时地提供不同项目的观测资料,为工程指挥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滞洪阶段,除开展施工区内的观测外,还进行了枢纽上下游的延伸观测,为保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打下了基础。当枢纽投入运用后,又开展了许多专项研究观测和实验研究观测,为提高水库使用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三峡水库的水文泥沙观测提  相似文献   

11.
SedimentisoneofthekeytechnicalissuesforTGP.SedimentresearchofTGPhasbeencarriedoutformorethan4 0yearssince 195 8.Inrecentyears,YRSRIcontinuedtheresearchworkonsedimentinthedamsiteareaandthereser voirareahavingrelationwithtechnicaldesign.Thispapergivesbriefl…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利枢纽引航道防淤清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的淤积特点,通过引客水破异重流,水帘、气帘和水平附壁射流破异重流,潜坝拦阻异重流以及引流冲沙、引流结合松动冲沙试验,重点研究了防淤清淤措施及其效果。并认为应以机械挖泥为引航道口门外清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TP、TN等的吸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系统地研究三峡库区悬浮泥沙与营养盐、有机污染物浓度关系,更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和2004年7~9月,长江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对三峡库区水质与悬移质泥沙进行同步监测.介绍了水质采样点的分布情况和水样分析方法.对水样中的N、P污染成份及CO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体中CODMm的浓度受水土流失与点污染源的影响较大,TP浓度受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大;悬移质泥沙对CODMm和TP的影响大,对TN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举例说明了三峡地区输电线路勘察中所遇到的各种地质灾害及治理方法 ,指出勘察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明渠导流通航及数值实验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导流通航研究及实践,在巨大导流流量和极高通航水流条件下,导流明渠满足了客货轮的通过能力,成功地解决了弯道上明渠导流及施工通航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对导流明渠的研究中,运用了小尺度自航船模试验、水流特性数值实验室模型等有关明渠导流及通航的创新技术,改进了明渠体形,解决了特殊情况下明渠通航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 ,而 40余万农村移民又是整个三峡工程移民的重点和难点。水库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峡库区的环境容量只能安置 2 6~ 31万移民 ,还有 9.5~ 14.5万移民需外迁安置。因此 ,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应坚持多渠道安置与鼓励移民外迁安置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以土为本 ,以种植业安置为主的原则 ;坚持因人制宜的安置原则。政府应把接纳安置库区移民作为三峡工程受益地区对口支援库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适当提高移民外迁安置费 ,减免外迁移民的“三提五统”费用 ;制定和落实移民安置区的有关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156 m蓄水水文泥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三峡水库2007年156 m蓄水过程中库区水文河道变化情况,通过观测与分析三峡库区蓄水过程的水沙变化,探讨蓄水过程水位、河道比降及水文泥沙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三峡库区175 m蓄水后的水面线对比分析、回水区的界定等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三峡库区175 m正常蓄水运用后,三峡水库库尾重庆变动回水区河段的水沙冲淤变化、河道走沙规律分析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主城区河段处于水库变动回水区,水流条件和泥沙运动规律将发生变化,该河段泥沙冲淤变化的分析研究,备受有关方面关注。根据2007年及多年所监测的来水来沙资料及河道观测资料,对重庆主城区河段的泥沙冲淤变化规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河段冲淤量主要与来水来沙条件、河道形态、两江相互顶托等因素有关;2007年重庆主城区河段冲淤主要分布在开阔段的缓流、回流区等部位;主要淤积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主要冲刷期分别为年初至6月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1月中旬至年末;全年略呈冲刷态势。  相似文献   

19.
向常春 《人民长江》2007,38(1):29-31
基于对三峡工程首批农村移民妇女就业历史与现状的调查,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农村移民妇女就业的影响因素,指出,土地收成差、新的生产方式尚未完全适应、移民土地被侵占与新添人口没有地导致了移民妇女就业的经济压力大;社会关系网络青黄不接导致移民妇女就业成本高、就业行业受限及就业机会不充分;自身文化技能的限制导致移民妇女就业范围窄、对培训的投入少以及就业缺乏长远规划,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玲 《人民长江》2009,40(3):9-11
自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转移问题开始进入学术研究视野起,劳动力转移问题就逐步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热点之一。随着“三农”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如何实现富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问题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要明确此问题必须弄清楚其影响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在区域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比率、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都是影响劳动力顺畅转移的重要因素。选择其中的教育因素为切入点,分析教育在三峡库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