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井口污水处理厂采用A/A/O表曝氧化沟工艺,近期建设规模为2×104m3/d。介绍了该厂的工艺流程、进出水水质指标、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以及工艺特点。针对井口污水处理厂运行初期存在的脱氮效果较差、运行能耗较高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调控。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脱氮除磷效果较好、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2.
生物池曝气系统的精细化控制对整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原理,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以DO目标值和实测值的偏差及偏差率为输入、以曝气量为输出的污水处理生物池曝气控制系统,并在上海某污水处理厂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和控制精度,可对污水处理生物池DO进行精细化控制,溶解氧目标值和实测值误差在±0.2 mg/L范围内波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该控制系统能够为污水处理厂生物曝气过程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A/O复合式生物池对低温生活污水的净化效能。实验室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对启动期耐冷活性污泥的挂膜过程、生物膜的特性、以及稳定期处理系统的净化效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污水处理厂的曝气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和流量时刻都在变化,工艺过程中的最优参数也在变化,因此根据进水负荷优化工艺过程参数,对污水处理厂来说是很重要的.由于好氧池的曝气能耗占整个污水处理厂能耗的1/2以上,所以曝气优化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目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没有进行曝气优化,导致出水水质随着进水负荷的变化而波动.介绍了利用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监测进水负荷实现优化曝气控制的精确曝气优化方案,从而实现在出水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下节省能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济南某高校的生活污水。实践表明,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简单,出水可用作绿化、洗车及景观用水,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郑俊  宁靓  汪荣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1):15-19
基于活性污泥法与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特点,开发了一种新型组合工艺--由活性污泥/曝气生物滤池构成的A/O工艺.在进水流量为6.8 L/h、回流比为200%、总HRT为1.2h、BAF的气水比为10:l、水温为16.5~19.2℃的条件下,考察了该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除碳脱氮性能,对COD、NH3-N、TN、TP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4.2%、85.3%、63.6%、33.1%和91.4%,且具有能耗低、占地少、运行管理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曝气流量控制系统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曝气流量控制系统(AVS)由生物处理过程建模模块、曝气流量配气模块和曝气流量控制模块三部分组成,以曝气流量为控制目标,实现对DO的控制。根据AVS在上海桃浦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应用情况,认为采用AVS后基本实现了对DO的稳定控制,实现了节能曝气,以较低的曝气量满足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结合崇明城桥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低负荷A/O工艺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在进水BOD_5浓度仅为设计值32%的条件下,运行中MISS降至2 700 mg/L,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曝气3 h、停曝5 h)的运行模式,污泥负荷达到0.159 kgBOD_5/(kgMLSS·d).2008年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污泥SVI值为70~90 mL/g,出水COD、BOD5、SS、NH_3 -N和TP浓度分别为34.5、3.48、13、9.0和0.84 mg/L,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COD和BOD_5指标甚至优于一级A标准,综合处理电耗仅为0.13 kW·h/m~3.  相似文献   

9.
平洲污水处理厂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山市平洲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进、出水水质指标、工艺流程、工艺特点,一期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情况。通过工程实践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A2/O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锡市惠山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设计规模为2.5×10<'4>m<'3>/d,采用一体化A<'2>/O-深床反硝化滤池工艺,尾水采用紫外消毒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介绍了该工程的概况、工艺流程、设计参数,总结分析了工艺设计的技术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介绍污水处理厂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探讨了倒置A2/O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情况。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倒置A2/O工艺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出水稳定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2.
南津港污水处理厂A/O工艺设计和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庆国 《中外建筑》2006,(2):99-100
岳阳市南津港污水处理厂总建设规模17万m^3/d,近期规模8.5万m^3/d污水处理,采用A/O处理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转鼓浓缩、离心式脱水工艺。本文简述了各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参数及试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特殊构筑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A+A2O工艺在泰安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泰安市污水处理厂多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总结分析了A+A^2O工艺对COD、SS、TN、TP的去除效果.实践表明,A+A^2O工艺对COD、SS去除率高,但在进水BOD5值较低而SS值偏高的情况下,很难使氮、磷的去除效果同时达到最佳,若根据要求侧重一个方面,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在安徽芜湖城南污水处理厂(10 ×104 m3/d)的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生物反应池工艺过程控制技术,包括智能优化系统(BIOS)、曝气控制系统(MASC)及在线监测仪表.该控制技术采用前馈控制理念,通过安装在生物池前段的在线仪表并结合工艺数学模型实时优化和控制生物反应池的工艺运行参数(如溶解氧、内回流比或排泥量等).对生物反应池进行工艺过程控制,可提高生物处理效率,在保证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排放(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基础上还能节省曝气量,预计该技术的应用可节省20%~40%的曝气能耗.  相似文献   

16.
王建强  崔青松  张立娜 《山西建筑》2011,37(10):122-123
针对A2/O工艺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矛盾,以青岛出口加工区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了A+A2/O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并通过现场运营得到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VACOMASS~系统是一套污水处理厂生物池曝气控制系统,将生物池的溶解氧控制和鼓风机的压力控制结合在一起,不但保证了生物池处理效果的稳定,还有效的降低了生物反应对曝气量的需求,从而达到了污水厂稳定达标和节能降耗的统一,在绍兴污水厂的对照应用实验表明,在溶解氧设定值为2.5mg/l的情况下,VACOMASS~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的应用使生物池的溶解氧在2.2~2.8mg/l变化,平均为2.5mg/l;而未采用VACOMASS~系统的对照组溶解氧在1.5~5.9mg/l变化,平均为3.5mg/l。进一步对曝气量的统计结果表明,VACOMASS~系统控制组的曝气量为163751m~3/d,而对照组的曝气量为206572m~3/d,VACOMASS~系统的应用使曝气量节省了20.7%。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A/O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硝化液回流量、污泥回流量和外加碳源等因素对生活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得到较为合理的运行参数,并对COD、氨氮、硝氮、总氮、pH值和总碱度在反应器内的沿程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扬州六圩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且存在较多难降解物质和毒性物质的情况,为确保工艺正常运行和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在生物池中安装在线监测仪表实时反映进水污染物负荷的变化和工艺的运行状况。在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通过生物智能优化控制系统(BIOS)计算出内回流比和各廊道所需溶解氧,曝气控制系统(BACS)根据生物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得出的溶解氧设定值,对鼓风机、空气阀门等设备进行调整,使曝气量既能满足生物池的溶解氧需要,又不浪费能源。BACS将追踪溶解氧的响应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在48 h连续控制周期内,西池第一和第二廊道溶解氧实时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在±0.5 mg/L之内的时间分别占88.40%、98.99%。通过两套系统的联动运行,在保证出水水质稳定的前提下为六圩污水处理厂降低了约19.4%的鼓风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20.
凌忠勇  董佳驹  薛昆 《市政技术》2011,29(1):117-118,145
将前置反硝化技术应用于BIOFOR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是该工艺最大的特色。结合工程实践,从工艺流程、设计参数、施工要点及磷的去除几方面论述了该工艺设计及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