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目标和要求是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也是城市规划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为城市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可以说,目前是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好发展机遇期。加快城市规划进程是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因此,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根本方向,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激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创造力,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经济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以后,我们党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党必须主动应对WTO的挑战,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扩大群众基础,增强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使我们党能在新时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们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重大部署。而延安整风运动作为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为当前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借鉴,强调"延安整风运动"中的"五个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认证认可》2007,(2):69-7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认证认可》2007,(1):71-7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认证认可》2007,(3):70-7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举旗定向、兴党强国、引领复兴的纲领性文献,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报告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必须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中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的要求。《决定》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提出了“五个坚持”,其中在发展观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产生了我们党继往开来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良好愿望,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