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口芙蓉江大桥位于江口水电站大坝下游约1.0-1.5km处,为1座3跨箱型连续刚构桥,跨径组成72.5m 120m 72.5m,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大桥上部结构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设置纵,竖双向预应力,下部结构主墩为单壁实体墩,墩台基为钻孔灌注桩,3号桥台桩基穿过古滑坡体底部,在结构设计及挂篮悬臂施工技术等方面具有特点,对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构皮滩乌江大桥是一座横跨乌江大峡谷的特大桥,有“贵州公路第一重载桥”之称。本文着重阐述该大桥结构的设计特色和施工特色,对今后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龙滩大桥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主要介绍龙滩大桥计算原理,结合施工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对原设计进行复核,并对照施工监测的成果说明其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5.
构皮滩乌江大桥总长420 m,大桥主桥为3跨连续刚构桥,跨径组合为(90+160+90)m,主梁采用单箱单室的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下部结构桥墩为薄壁双墩形式,以适应主梁温度、收缩、徐变等荷载变位,墩梁采用固结形式.大桥基础采用挖孔桩基础.为适应主梁的伸缩变形,在大桥桥头两端各设1道MZL240型的伸缩缝.桥面铺装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以适应电站施工期间大桥过重型施工车辆的要求.大桥于2002年9月动工,2004年7月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大桥在复杂环境中的施工技术,该项技术通过一年时间的反复运用和实践已相当成熟,能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及进度,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道真县芙蓉江角木塘水电站新建角木塘大桥为(35+60+35)三跨连续刚构桥,截面形式为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由墩向跨中截面逐渐变小,采用托架和墩梁固结的方案进行0号块施工,0号块施工完成后,在0号块安装挂篮,对称悬浇块件节段,全桥合龙顺序采用先边跨合龙后中跨合龙。  相似文献   

8.
谢三鸿  尤岭 《人民长江》2008,39(4):70-71
受乌江银盘大桥两岸地形条件限制,1、2号桥墩高差达15 m,通常采用的连续刚构体系桥在外荷载作用下,两桥墩结构受力不均衡,2号桥墩的弯矩值是1号桥墩的1.5倍.为满足通航和接线要求,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提出了连续梁刚构组合体系桥替代连续刚构体系桥,1号桥墩墩梁分离,设盆式支座边接,2号桥墩墩梁固结,较好地解决了桥梁下部结构受力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连续箱形梁桥多采用二次浇筑成型的施工方法,施工周期较长、投入较大。北京市六环路(良乡~寨口段)公路工程11号标跨永定河大桥为重点控制性工程,工期紧,以传统的方法施工无法保证工期。经过精心设计,制定了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周期短,梁体整体性好,取得了质量、外观、工期的统一,达到优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杨家坪滑坡监测预警施工设计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滑坡治理工程的特殊性,根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文件,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杨家坪滑坡安全储备不足,但不实施治理方案,因而对滑体进行勘察和监测预警非常重要.在论证杨家坪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形成机制、破坏模式及后期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滑坡监测预警施工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如何进行监测点布置,并对GPS监测进行了单项设计,最后总结了滑坡监测预警施工设计经验,可供其它滑坡监测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是否存在低温下泄水流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三峡大坝上游距离最近的庙河断面作为典型断面,利用2004-2009年实测水温资料,分析三峡水库近坝区水域水温垂向结构,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近坝区目前还没有形成温跃层;温差较大的区域(0-75 m)均位于电站取水口高程(110 m)以下;三峡水库不存在低温水流下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蒋建东  宋红波 《人民长江》2015,46(19):67-70
三峡水库淹没了大量的城镇,迁建城镇是三峡库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搬迁,三峡库区城镇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实地调研,对三峡库区的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和评价,针对三峡库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人地矛盾突出、城镇发展分化严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蒋建东  李文军  张健 《人民长江》2016,47(9):106-109
三峡库区农村地域广、人口多,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突出,产业基础差,是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地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且《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优化完善意见》提出在三峡库区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示范。以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所辖的许家冲村为例,对三峡库区美丽乡村建设,从规划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村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具体的规划实践和有关的思考,试图为三峡库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峡库区蓄水后普遍存在的干流水体倒灌支流库湾的现象,为探究干支流水交换过程中的水动力特征,通过逐月(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实地观测获取三峡库区中部典型支流草堂河库湾水动力参数及水体温度、浊度等数据,分析了水库运行各期干流与库湾的水交换情况及其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温度差异、干流惯性作用以及支流特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草堂河河口存在明显的双向水流结构,水库运行各期干支流交界面进出水体分布差异显著;特殊的河流走向使得全年多数月份草堂河与干流有效交换量高于其他典型支流;干流水体全年均能倒灌至库湾尾部,水库高水位运行期进出水体在河口呈上下分层结构且连续性较好,低水位运行期则以左右环流为主且连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樊连生  杨威威  何家军 《人民长江》2016,47(18):110-113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农村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的人口转移是国家批准的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以城镇化为平台,结合移民后续工作规划的相关政策,使农村人口转移能够稳定有序地得以推进。分析了我国目前人口转移的推动机制和限制因素,提出了依托城镇化的几种转移模式,研究了城镇化背景下人口转移的权益调整方式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童广勤  王翔俊  石纲 《人民长江》2011,42(22):20-22
自1992年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已有1 000余处地质灾害得到妥善防治。而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强、技术经济指标优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结合防治工程所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了技术与经济指标的总结分析,并据此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即应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达到效果好、见效快、投资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滑坡涌浪作用下船舶锚链拉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 号称“黄金航道”,航道内船舶数量众多,因装卸货物等原因处于锚泊状态的船只十分常见。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滑坡频发,滑坡产生的涌浪很可能使船舶锚链发生断裂,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目前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方法对船舶锚链及受力进行研究,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分析较少,因而在设计锚链拉力时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通过岩体滑坡涌浪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工况滑坡体情况下位于滑坡附近河道弯道段和直道段船舶锚链拉力的变化情况,得到涌浪传播过程中船舶首尾锚链拉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到不同波高、周期及水深情况下船舶锚链拉力的变化规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最大锚链拉力的经验计算式。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船舶安全管理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VB.net作为前台开发程序,用Access建立后台数据库,以ADO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开发出三峡库区高切坡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对高切坡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为高切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近坝区水温垂向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大坝上游距离最近的庙河断面作为典型断面,利用2004—2011年实测水温资料,分析三峡水库近坝区水域水温垂向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庙河断面从2006年开始,在水库底部一定高度内,每年4—6月份水体水温在垂向上均会出现一定的温差,但该区域还没有形成稳定温跃层;温差较大的区域均出现在水深75m以下,该区域均位于电站取水口高程(110m)以下,其水温对三峡水库下泄水流水温没有影响;三峡水库不存在深层低温水下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地震活动与坝前水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整个库区地震活动概况,探讨了三峡库区主要断层的渗透结构特征,详细论述了三峡坝前水位变化与库区不同库段、不同地质背景、不同成因水库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三峡库区地震活动统计结果显示,高水位情况下若水位变幅剧烈,容易诱发地震,随着水位的上涨,地震震中呈现向长江及主要支流库岸汇聚的现象,水库地震主要受江水涨落而非构造所控制。除此之外,由于库区不同库段渗透结构差异,随着水位的上涨,库区M2.0级以上地震早期在高桥断裂一带(靠西)活动较多,后期仙女山、九畹溪两断裂(靠东)一带有一定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