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倒T型混凝土薄壁结构施工期温度裂缝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倒T型混凝土薄壁结构特点以及施工期易产生裂缝这一问题,研究了裂缝成因和开裂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倒T型薄壁混凝土结构早期的内外温差、后期基础温差是这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降温是防止这类裂缝的有效温控措施。基于Arrhennius方程,采用水化度理论预测了温度和龄期对混凝土基本热学和力学性能发展的影响规律,结合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的基本原理和水管冷却的计算方法,对某一实际工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降温相结合的温控措施,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闸墩内部水管冷却和表面保温措施的抗裂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针对闸墩施工期混凝土易开裂的问题,分析了闸墩在施工期混凝土的开裂原因,说明了采取闸墩内部水管冷却和表面保温两种不同温控措施的防裂机理与效果。指出单纯表面保温措施能虽够减小闸墩早期内外温差和表面拉应力,却使得混凝土的温升和温降幅度加大,闸墩冷缩期内部拉应力显著增加。于是提出内部水管冷却和适度表面保温相结合的闸墩温控防裂新思路,并已在姜唐湖泵送混凝土退水闸工程中得到应用,严寒季节施工的所有16孔闸室泵送混凝土都没有开裂,收到了较好的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3.
选取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两种工况,对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混凝土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采取通水冷却温控措施以改善岩锚梁混凝土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满足岩锚梁混凝土温控要求。分析了浇筑温度、冬季保温和通水时间等措施对岩锚梁混凝土温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倒丁字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温控与防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倒丁字型混凝土结构特点以及施工期易产生裂缝这一问题,阐述了该类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机理,提出了表面保温、水管冷却、吊空模板等温控防裂技术。运用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基本原理和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某实际工程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降温相结合的温控措施下,防裂效果良好。该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倒T字型混凝土薄壁结构特点以及施工期易产生裂缝这一问题,阐述了裂缝成因和开裂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倒T字型薄壁混凝土结构早期的内外温差,后期基础温差是这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降温是防止这类裂缝的有效温控措施。基于Arrhennius方程,采用水化度理论预测了温度和龄期对混凝土基本热学和力学性能发展的影响规律,结合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的基本原理和水管冷却的精确算法,对某-实际工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降温相结合的温控措施下,防裂效果良好。该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船闸闸室薄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易出现裂缝的问题,以引江济淮工程枞阳船闸典型闸室段为例,模拟了其浇筑过程,研究了闸室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温度和应力特性,以及不同温控措施对温度和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浇筑早期,闸室混凝土易在表面和浇筑层间结合面出现裂缝,浇筑后期则易在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降低浇筑温度能一定程度提高闸室混凝土抗裂能力;采取表面保温措施能减弱外界气温的影响,减小内外温差,降低结构表面早期的开裂风险;采取通水冷却措施能帮助混凝土降温,减小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和峰值温度,提高表面早期的抗裂安全度。  相似文献   

7.
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基础温差是施工期结构易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对南水北调工程沙河U型渡槽施工期采取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降温相结合的温控措施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时空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温降阶段在渡槽端部容易出现裂缝;温控措施能起到较好的防裂效果。这种温控措施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化子闸泵站工程为例,考虑冷却水温度、通水流量、水管间距、混凝土浇筑温度、保温层厚度以及后浇带宽度等因素,利用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泵站施工期的混凝土温度与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变水管间距对混凝土冷却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设置后浇带对温度应力有较大的释放;水管通水水温、混凝土浇筑温度与产生的拉应力呈现线性增长。水管通水流量超过一定值时泵站冷却效果不佳。保温措施能有效避免低温季节浇筑早期产生的表面裂缝。同时,选取优化温控方案对化子闸泵站施工期温度、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温控措施优选合理,泵站内外温差、早期表面拉应力及后期内部拉应力均处于安全可靠范围,可为泵站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比探讨表面保温和通水冷却这两种措施的温控效果,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带有冷却水管的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模拟计算。在表面保温方面,认为应合理选择保温力度,优化保温效果,可以实现“既达到防止早期表面开裂,又能提高后期表面的抗裂性能”的目的。在水管冷却方面,提出了影响水管冷却效果的4个控制指标,即温度峰值、峰值龄期、降温速率和停水温度,认为在采用水管冷却方法控制温度峰值的同时,还应考虑峰值龄期和降温速率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某大型水闸底板浇筑施工为例,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精确模拟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过程。根据计算结果,比较了无任何措施、表面保温、表面保温加内部水管冷却3种工况条件下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计算结果表明,保温和冷却措施对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十分有效,据此提出了施工中最终采用的混凝土保温冷却措施。  相似文献   

11.
岩壁梁是一种新型结构,为通过一定深度的锚杆将钢筋混凝土梁固定在地下厂房两侧的岩壁上,而吊车荷载则通过锚杆和钢筋混凝土与岩石接触面的摩擦力传到岩体上,形成岩壁梁和岩体共同受力的结构。岩壁梁是地下厂房施工和运行的核心建筑物,岩壁梁锚杆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岩壁梁成败的关键,所以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均要求极高,是地下厂房系统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了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岩壁梁锚杆和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峡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温度应力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三峡地下电站厂房岩锚梁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从岩锚梁混凝土浇筑季节、预应力锚杆加载方式等方面,就如何控制岩锚梁的温度应力进行探讨。认为岩锚梁产生较大温度应力的主要原因是预应力锚杆极大地增加了围岩对岩锚梁的约束作用,限制了梁体的温度变形;为有效降低岩锚梁的温度应力,应尽量安排在低温季节浇筑岩锚梁混凝土,采取分期加载或"卸载—恢复预应力"等温控措施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地下厂房岩壁梁工作锚杆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重点突出工作锚杆试验、造孔、安装及注浆等工序的控制细节,突出岩壁梁混凝土施工方法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百色水利枢纽地下厂房岩锚梁砼钢管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 ,从理论上解决了钢管架支撑系统的施工问题 ,保证了岩锚梁砼浇筑外观成型 ,也为其它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下厂房岩锚梁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是土建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岩锚梁及桥机运行的全部荷载,通过锚杆及混凝土与岩壁接触面上的摩擦力传到岩体上,充分利用厂房围岩自稳承载能力。岩锚梁是一种悬臂梁结构,因此施工中对岩壁成形、锚杆施工和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江口水电站岩锚吊车梁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江口水电站岩锚吊车梁的设计为例,介绍了岩锚吊车梁的设计过程,对设计中各参数的选择和影响做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岩壁吊车梁的成形、正常运行使用 ,关键在于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文中对引黄入晋工程地下泵站岩壁吊车梁的施工技术要点作了较深入、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某工程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的设计尺寸和承载负荷均位于国内前列,通过对国内最大规模的岩壁吊车梁原位承载试验,表明漫湾岩壁吊车梁是安全可靠的;另外,通过试验成果与计算成果的对比,对岩壁吊车梁的设计和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全监测是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安全评价的重要手段。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规模巨大,主厂房、主变洞、调压室三大洞室平行布置。为确保施工期围岩的安全稳定,通过使用多点位移计、锚杆应力计、锚索测力计、锚杆测力计、测缝计等监测仪器,对围岩表面和深部的变形进行监测,分析了地下厂房三大洞室第Ⅰ—第Ⅲ层开挖的位移特性与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开挖引起的上层围岩变形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浅表层;三大洞室岩锚梁高程以上最大变形为16.43 mm,主厂房顶拱、上游侧岩锚梁和尾水调压室上游边墙围岩变形较大;爆破开挖扰动、开挖引起的空间效应以及较差的地质条件是围岩变形增长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采用加强支护等措施,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岩锚梁是一项集光面(预裂)爆破、锚固技术、混凝土技术、应力、应变和位移量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施工技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介绍了宝兴水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岩台开挖、长锚杆施工及梁体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