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3.
为了保证地铁站深基坑的顺利施工,需要分析基坑土层压力对围护结构的影响。在武汉地铁名都站设计时,采用MIDAS-GTS岩土计算软件对深基坑受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对深基坑的水平位移、沉降、钻孔桩内力及支撑轴力等的分析,论证了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际施工监测资料表明,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说明有限元分析可以作为设计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5.
石长青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07,5(6):54-5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潮河段(又称包嶂山段),起点位于新郑市梨园村,终点位于郑州市毕河村西。在历次线路规划、方案比选工作中有切岗线方案、绕岗线方案、隧洞线方案等。对隧洞线,在已有地质资料基础上又进行了补充地质勘察工作,并分别对盾构法、矿山法隧洞设计方案从施工技术难易程度、施工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选定盾构法圆型无压隧洞2条隧洞方案。 相似文献
6.
2012年2月26日,施工历时六年的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双向隧道在万众期待中全线贯通。作为武汉市的第一条地铁线,从设计草案到如今雏形初现,2号线的成功贯通攻克了诸多前沿技术难题,为未来国内同类工程项目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武汉肩负着中部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而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命脉,武汉地铁2号线又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网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在此背景下,地铁2号线就像一股活水,为武汉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成为武汉城市建 相似文献
7.
8.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潮河隧洞线施工的工程特点,对矿山法和盾构法两种施工技术进行了比对.经综合比对后,决定选用可靠适用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工艺,从而达到了技术经济上上合理、施工及运行风险小、生态及环境影响小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铁2号线广虎区间下穿正在施工的卓刀泉立交桥,为了避免两工程在建设中的相互干扰,对地铁隧道与立交施工的相互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对立交桥桩的影响不大,但需要采取针对性工程措施以保障两个工程的安全.提出在施工中加长靠近地铁一侧的桩身,加强桩周土体回填注浆,加强监测和进行桥墩结构复核等措施以提高桩...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潮河段(又称包嶂山段),起点位于新郑市梨园村,终点位于郑州市毕河村西。在历次线路规划、方案比选工作中有切岗线方案、绕岗线方案、隧洞线方案等。对隧洞线,在已有地质资料基础上又进行了补充地质勘察工作,并分别对盾构法、矿山法隧洞设计方案从施工技术难易程度、施工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武汉地铁6号线红建路站-马鹦路站盾构区间施工中,遇到了深厚第四系粉细砂层直接覆盖可溶性岩面的情况,这在武汉地区地铁施工中尚属首例,盾构推进及后期运营面临重大风险,需对岩溶处理措施展开系统研究。介绍了岩溶的勘探成果,在分析溶洞塌陷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地质岩溶发育类别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建议在运营期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岩溶塌陷,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铁建设的飞速发展,地铁监测项目众多、可供监测的天窗时间短、监测精度要求高,传统的地铁隧道测量方法已无法解决地铁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测全难、测准难、测快难等问题。为此,研制了软硬件一体化的地铁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从而实现了地铁结构形面毫米级高精度测量以及隧道逐环直径收敛监测、限界检测、椭圆度分析、错台分析、病害检测等功能,同时也实现了地铁结构形面从传统几何表形测量到安全状态精准判别的跨越。通过与传统全站仪断面测量及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成果可靠,具有突出的实时性、非接触性、数字化、自动化、高密度、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可有效地解决地铁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维护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锦屏二级水电站3,4号引水隧洞部分洞段岩溶发育,其中,在3号隧洞底板开挖过程中,揭露出一大型溶洞。为保证引水洞运行安全须对岩溶进行处理。在对开挖揭露出的大型岩溶腔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较新颖的混凝土回填+拱桥的加固处理形式以及井桩梁施工,其中,在隧洞中进行井桩梁施工亦是首次尝试。详细介绍了施工过程和处理方法,其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6.
When subway tunnels are routed underneath rivers, riverbed scour may expose the structure, with potentially severe consequences.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maximum scour depth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ed buried depth is adequate. There are a range of methods that may be applied to this problem, including the fluvial process analysis method, geological 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 scour formula method, scour model experiment method,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ranges and forecasting precision of these methods vary considerably.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 a subway tunnel passing underneath a river was selected, and the aforementioned five methods were used to forecast the maximum scour depth. The fluvial process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iver regime and evolution trend, which were the baseline for examination of the scour depth of the riverbe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cour model experiment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are reliable; these two methods are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to tunnel projects passing underneath rivers. The scour formula method was less accurate than the scour model experiment method; it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to lower risk projects such as pipelines. The results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alysis had low precision; the method is suitable for use as a secondary method to assist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forecast the maximum scour depth of the riverbed above the subway tunnel, a combination of methods is suggested, and the appropriate analysis method should be chosen with respect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基于AHP-信息量法的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地面塌陷是武汉地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选取了地层岩性、地下水开采、断裂带分布、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结构、工程活动、距长江的距离、溶洞发育、岩溶地面塌陷9个评价因子,通过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确定的权重与信息量法确定的信息量进行叠加的方法计算各因子的综合信息量,进而对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根据与已发生的岩溶地面塌陷的对比,验证了AHP-信息量法在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应用中结果的准确性,已发生岩溶塌陷点几乎都位于高危险区。评价结果可为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地区的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