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民黄河》2014,(1):30-32
在分析凌汛成因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预报因子,针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利用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以黄河宁蒙河段封开河日期数据进行建模,给出了人工鱼群算法训练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对人工鱼群算法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型、粒子群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鱼群算法神经网络模型对黄河内蒙古段凌汛期的封开河日期预测比较准确,预测结果优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型和粒子群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隧道塌方风险展开研究,整理246起隧道塌方事故案例,通过建立塌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人工智能预测方法,分别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模型、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对塌方风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模型、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塌方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1.67%、83.33%、86.67%、93.33%,F1值分别为0.645、0.642、0.5、0.833。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和F1值均大幅提高,预测效果最好,大大减少了评估结果的主观性,为隧道塌方风险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编制水利定额存在收敛慢、精度低、稳定性差的缺陷,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PSO)来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阈值的模型,优化模型结合了粒子群全局搜索能力和BP网络的局部探优能力。在运用MATLAB对算法模型进行编程中,首先确定模型的关键参数和开展数据的预处理,其次利用标准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连接权值阈值,最后将优化的连接值带入BP模型训练并预测,实验中连续运行了50次模型。结果表明:BP模型的双输出预测精度分别为11.13%和8.41%,有10次未达到目标精度;PSO-BP模型的双输出预测精度分别为5.65%和5.44%,全部达到目标精度。因而得出结论,PSO-BP模型比单纯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更好,更适合用来指导水利定额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惯性因子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到BP神经网络的优化中,依据滦河某观测站数据建立地下水动态预测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训练样本、预报因子和建模参数都相同的情况下,BP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明显较慢;粒子群算法代替梯度下降法优化BP神经网络,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加快了收敛速度、改善了神经网络的稳定性;混合动态惯性因子的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快速提高,计算误差大幅减小,精度及稳定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隧道围岩位移反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锡惠山隧道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基于长期现场监测变形位移数据,借助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优化功能,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编制了优化PSO—BP隧道位移反分析系统。PSO—BP系统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有限元方法获得学习样本,再通过粒子群算法搜索最优的神经网络模型参数。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待反参数与实测位移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后用粒子群算法从全局空间上搜索最优反演参数。克服了普通智能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正分析计算量大等缺陷,具有全局优化特性。将模型应用于惠山隧道Ⅳ级围岩断面ZK6+485的反分析中,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表明采用PSO—BP预测模型进行隧道位移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对变形体未来的形变量进行预测,研究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建立改进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均高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改进后的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拟合和预测精度,且随着改进方法的不断深入,其预测精度也逐渐提高;改进后的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更好地对变形进行预测,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8个高维复杂函数对一种新型仿生群体智能算法——狼群算法(WPA)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对比。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值及初始权阈值参数难以确定的不足,利用WP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参数,提出WPA-BP径流预测模型,以云南省龙潭站枯水期月径流预测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并与PSO-BP及BP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WPA算法收敛精度远远优于PSO算法,具有较好的计算鲁棒性和全局寻优能力;2WPA-BP模型预测精度优于PSO-BP及BP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利用WP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可有效提高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出基于随机漂移粒子群(RDPSO)算法结构优化的三隐层BP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方法,利用RDPSO算法优化三隐层BP神经网络隐层节点数,构建三隐层RDPSO-BP水质预测模型,并与基于单隐层、双隐层节点优化的RDPSO-BP神经网络、基于网络权值阈值优化的RD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对比,以云南省五里冲水库总氮预测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利用实例60个月的总氮监测资料对此4种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显示,三隐层RDPSO-BP神经网络模型对总氮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6.98%,预测精度远高于其他3种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模型及方法可为相关水质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皓璇  仲委  王宁  侯效锋 《吉林水利》2020,(8):12-14,27
地下水水位埋深是影响河套灌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开展地下水位埋深预测研究对灌区远景发展规划与用水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对河套灌区永济灌区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预测模拟,相对于传统BP模型纳什效率系数NSE (0.791), PSO-BP模型NSE(0.887)提高了12%。表明, BP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处理地下水位埋深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问题,同时粒子群算法可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微粒群PSO优化算法惯性因子和加速因子的动态调整,保证PSO算法迭代过程中全局与局部寻优能力的动态平衡,构造了一种更加稳定准确的动态微粒群DPSO优化算法。进而将动态微粒群DPSO优化算法与传统BP神经网络相结合,分别采用动态微粒群DPSO优化算法和自适应BP算法对神经网络权值进行全局优化和局部二次优化,建立基于动态微粒群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DPSO-NN预测模型。利用所建立的动态微粒群神经网络模型对渤海某海域年极值冰厚进行训练预测,并将训练预测结果与BP-NN、GA-NN、PSO-NN模型的训练预测结果、以及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DPSO-NN预测模型具有更优的训练稳定性和预测准确性,为冰区海洋平台安全评估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环境载荷参量。  相似文献   

11.
CPSO-NN模型在大坝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坝安全监控中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由于采用最速下降法求解网络权值而存在的计算过程复杂、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等缺点,提出大坝安全监控神经网络权值的协同粒子群优化求解方法。该方法先把网络权值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粒子群的寻优问题,然后通过粒子群协同寻优实现对网络权值的计算。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协同粒子群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拟合精度高,为大坝安全监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区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提出了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文山州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例研究。首先,遴选出单位面积水资源量等10个指标,构建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其次,针对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难以确定的不足,利用一种全新的仿生群体智能算法--群居蜘蛛优化(S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参数,提出了SSO-BP评价模型,并通过6个高维复杂函数对SSO算法进行验证,且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对比;最后,利用SSO-BP模型对实例进行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结果表明:① SSO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精度和全局寻优能力,可有效提高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② 文山州各评价区域2014年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处于最强与中等之间,符合区域现状。  相似文献   

13.
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充分挖掘已知样本中的规律,从而对未观测数据进行预测,可应用于降雨量空间插值计算中。在BP神经网络进行降雨空间插值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粒子群和蚁群3种仿生算法对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应用于三峡区间流域年、月和日3个时间尺度的降雨空间插值中。结果表明:仿生算法对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优化求解后,降低了BP神经网络陷入局部最小以及过拟合的风险,在插值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取得了理想的插值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随机森林参数寻优方法的不足,引入均衡惯性权重和自适应变异对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改进PSO-RF算法)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计算效率方面,与传统网格搜索法相比,改进PSO-RF算法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寻优速度;在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基于改进PSO-RF算法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明显优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力市场的相关历史数据准确地预测出未来的市场出清电价,对于市场中的各个参与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立了一种粒子群优化(PSO)下的BP神经网络电价短期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PSO进化算法,反复抽取训练子集样本,通过对应的验证样本预测误差寻找近似最有代表性的训练子集,解决了模型的训练样本参数难以设置的问题.实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处理好预测模型样本参数的选择问题,能够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在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马斯京根模型参数率定中存在的求解复杂、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将混沌搜索机制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构建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马斯京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这种方法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性,改善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极值,使得粒子群体的进化速度加快,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通过实例应用表明,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有效地估算出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优化效果明显优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及试错法,因此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8个复杂函数对一种异构多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并与传统单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对比。针对水位流量关系拟合中相关参数难以确定的不足,利用异构多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水位流量关系相关参数,以云南省龙潭站、西洋站水位流量关系拟合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并与粒子群优化算法、最小二乘法拟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异构多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精度远远优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计算鲁棒性和全局寻优能力。该算法对龙潭站和西洋站水位流量关系拟合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仅为0.27%和0.50%,拟合精度优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最小二乘法。利用异构多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水位流量关系可以获得更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