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都水库坝址区地层中的粉细砂层、砾砂层、含粉质粘土砾砂层、强风化层透系数较大,选择适合有效的地基防渗措施才能保护大坝安全,保证水库发挥更大的效益。文章就地基防渗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熊营飞  刘洋 《人民长江》2018,49(17):87-91
结合港珠澳跨海大桥西人工岛桥隧段软土地基处理工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已知固定水泥掺入比为18%的前提下,开展了水泥土在不同土质(淤泥、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不同龄期、不同养护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土样的矿物成分、有机质含量,不同养护环境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水泥的加固机理。结果表明:海水环境下水泥加固效果最好的是粉质黏土,其次是淤泥质黏土,最差的是淤泥;海水环境对3种水泥土的前期增益效果顺序依次是淤泥质黏土、淤泥、粉质黏土,后期增益效果顺序依次是粉质黏土、淤泥、淤泥质黏土。  相似文献   

3.
在淤泥质粉质黏土基坑基础处理研究中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制约条件而采取适宜的施工方案。如何有效掌握设备性能、适用条件以及单位产量的能耗大小、最优组合各种工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一直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难题。基于此,以湖北宜城水利工程泵站施工为研究背景,对淤泥质粉质黏土基坑基础处理进行研究,找出一套人员、设备与施工工艺最优组合模式,以期为后续类似淤泥质粉质黏土基坑基础处理的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饶登峰 《山西水利》2023,(10):51-54
太平排涝泵站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桑联围南片的桑园围吉水片内,场地上部土层为筑填土,填土之下有流塑状淤泥质土、淤泥,可塑状粉质黏土,稍密状为主的中砂和可塑~硬塑残积粉质黏土等,下伏古近系始新统宝月组风化基岩等。排涝工程施工地基土层存在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和透水性能差的特点,为了保证排涝泵站工程的整体质量,工程的基坑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及水泥土搅拌桩止水支护方案,地基处理主要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地基承载力,保证了排涝工程地基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石梅 《治淮》2012,(6):35-36
一、工程概况蚌埠闸扩建船闸建设工程区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受大气降水和淮河的补给,并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土层的粘性土和砂性土中,其中砂层中的孔隙水具承雁陛,该层承压水与淮河水有较强的水力联系。工程地质状况从上至下分为:粉质壤土层、细砂层和粉质粘土层。基坑开挖设计采用高压摆喷墙进行基础截渗处理、下游结合永久裹头在迎水侧灌注桩后加一排高压悬喷桩以提高二期基坑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6.
赵歧泵站工程井点降水治理基坑流砂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基坑开挖到地下水位以下时,遇到地基土为亚黏土或砂层地质构造时,基坑开挖边坡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土粒随地下水涌入基坑内,使基坑边坡失稳,基底大量涌砂,发生流砂现象。管井井点降水法又称大井抽水法,就是沿基坑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1个井管用水泵抽排降低地下水,该方法由于每个井管抽水量大,适用于渗透系数为20~200 m/d的土层,其降低水位深度为3~5 m,降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对持力层以圆砾粉砂为主组成的天然地基局部为粉土、粉质黏土,且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条件,采用砂卵石加筋土垫层处理局部软弱土体,处理后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得到很大提高,变形更加均匀。与换填垫层法相比基坑开挖的难度降低,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8.
基于南京市杨家沟泵站淤泥质地基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标资料,分析各种支护方案对淤泥质基坑支护的影响,确立淤泥质地基基坑支护方案的决策体系,构建AHP-Delphi模型对各支护方案做科学性的评价与决策。通过AHP-Delphi模型决策合理的淤泥质地基基坑支护方案,结合主观因素的经验性和客观因素,为提升淤泥质地基基坑开挖决策水平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华中地区某河经地质勘察,修建的堤防工程主要有3种不同地基(基层细砂、粉质土壤、中密夹砂粉质黏土)情况。利用GeoStudio 2012软件的SEEP/W模块对堤防工程进行渗流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不同地基条件下适合的堤身材料。模拟结果表明,堤防地基与堤身为基层细砂-粉质黏土、粉质土壤-黄土、中密夹砂粉质黏土-黄土3种组合时渗流路径分布最均匀且渗流稳定,堤防安全性最高;当堤防堤身与地基渗透系数相差较大时,易发生集中渗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受碱渣污染的粉土、粉砂、粉质黏土三层土分别与水泥作成试块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渗透试验,分别得到了三类水泥土7d、14d、28d养护时间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与渗透性变化规律,并初步分析了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为碱渣库(池)的防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穿坝涵闸基础处于强透水粉砂地层,地下水位高且补给丰富,在开挖时出现涌水涌砂现象,为此采用钢板桩支护方案,确保了基坑施工安全。钢板桩支护作为常用的基坑支护方式,具有强度高、锁口紧密、水密性好、施工简便快速、可重复使用等诸多优点,建议在类似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西荷花园12#楼粉土夹砂地基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对钻孔灌注桩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针对该工程地基地质与工程特点讨论了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并指明了各工艺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结果表明,在粉粘土夹砂地层中应用泥浆护壁旋挖钻孔,导管浇筑混凝土成桩的方法,掌握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可获得良好的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国内隧道施工技术向“长、大、深”趋势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开挖中遇到各类复杂不良地质,如何既保证施工安全又保证开挖质量,是隧道施工穿越不良地质研究改进的重点。文章结合浩吉铁路王家湾隧道细砂层段落开挖施工,运用水平旋喷技术对软弱不良地层进行加固,形成壳状止水固结体,提高了围岩稳定性,有效解决了隧道开挖过程中涌砂、涌水等问题,保证了施工安全,为类似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槽回淤对沉管隧道平顺度影响较大,对其防水性能产生威胁。为研究两河交汇处沉管隧道基槽的回淤特性,依托如意坊沉管隧道,构建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实际监测值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进而揭示内河交汇处沉管隧道基槽回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中河流流速与实际监测数据误差较小,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内河交汇处基槽淤积厚度整体呈中间大两端小、上游大下游小的规律;回淤分布受空间影响较大,基槽底脚淤积显著,且坡顶淤积厚度显著小于坡底;回淤量随时间的延长其敏感性逐渐下降;基槽开挖后,回淤均值为10 cm,将影响沉管隧道的施作,现场须采取清淤措施进行处置。研究成果为两河交汇处沉管隧道基槽回淤分析与治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木双水文站水位台基础在水面以下5.5 m,基坑深5.84 m,基础施工出现流砂和透水问题,逼迫施工单位回填已开挖的基坑,修改施工方案,最后采用了大口井法施工,即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介绍了大口井法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与原设计的施工方案相比,大口井法施工具有安全可靠、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水位台的施工设计时,对基础施工可能出现塌方、流砂、透水等问题,建议设计的施工方案采用大口井法施工。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隧洞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溶洞。溶洞的形式复杂多样,部分溶洞充满孤石、黏土、淤泥等充填物。溶洞的存在,给隧洞的开挖、永久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和危害。因此,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溶洞处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隧洞的工期及整个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竹银水库地处珠江三角洲,针对工程施工中深淤泥基坑开挖及支护、深基坑防渗处理、长雨季条件下施工、上坝土料含水率调整、质量检测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分别采取了薄层置换开挖、块石挤淤加固边坡、坝面帷幕灌浆基础处理、长雨季条件下土坝快速填筑、压实质量快速检测等技术应对措施,实现了工程连续快速施工,12个月内完成坝体填筑,施工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8.
以长乐某深厚淤泥基坑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监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深厚淤泥层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淤泥深基坑土体变形主要发生在淤泥土层开挖阶段,决定开挖土层稳定性,其中淤泥土层强度、顶部加载以及支护设计刚度为影响开挖土层变形量的主导因素;淤泥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侧向位移呈“弓型”变化,基坑外侧土体沉降位移随着与基坑位置的间距增加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变化;HSS模型比M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淤泥深基坑的开挖变形特征,MC模型模拟得到的位移偏大不适用于本工程及相类似较敏感的工程开挖土体的工况。  相似文献   

19.
缅甸密松其培电源电站是伊洛瓦底江密松和其培水电站的施工电源电站。施工导流采用一次性拦断河床隧洞导流方式,围堰均采用黏土斜墙土石围堰。土石方施工包括大坝坝基及左、右岸边坡、坝址左岸危岩体的明挖等,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施工为土石方明挖的重点。共开挖4条隧洞,采取合适的进洞开挖方案以确保洞口安全成型是隧洞开挖的重点。通过对施工工期和施工强度的分析,提出了总体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0.
某沉管隧道基槽设计断面复杂、工期紧、验评标准高,微风化岩质上开挖施工难度大。根据沉管工程规模、基槽地质特点及周边环境,进行优缺点分析和主要指标比较,提出可行的水下基槽施工方法及应用注意事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