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对某水利枢纽近坝右岸滑坡体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中,根据其可研、初设及施工各阶段的稳定性复核,施工中采取了减载方量和范围较小的削坡处理.由于削坡集中于滑坡体中部,对上部滑体的稳定有不利影响,经对削坡后滑坡体各断面在相应工况下的稳定性复核表明,整体边坡是稳定的,但安全富裕度不大,建议增设必要的安全监测设施,加强巡视检查,以...  相似文献   

2.
河道整治工程中,施工扰动、水位降落、弃土堆土等对边坡稳定不利,本文结合因堆土超载致使岸坡整体滑动的工程实例,对岸坡滑动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整体滑坡岸段提出采用削坡卸荷结合钻孔灌注桩抗滑,临近滑坡岸段削坡卸荷的工程措施以保证岸坡稳定.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有效,为保证河道开挖或疏浚工程中基坑边坡稳定,应禁止在设计预计的滑裂面范围内堆载.  相似文献   

3.
详细阐述了湖北省寺坪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洞脸边坡变形破坏的地质条件、特征及成因。从地质角度对预应力锚索加固与削坡减载两种治理方案进行比较后,认为对该边坡进行治理适宜采用削坡减载方案,而不宜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并从实践中验证了采用削坡减载方案进行治理是成功的。该边坡为志留系页岩组成的隧洞洞脸边坡,位于特殊的地质环境及特殊的工程场所,其治理方案的地质论证对其它边坡的治理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丹水出口段潘家堂边坡变形体产生的机理,根据其地质情况,采用HH-slope软件对现状边坡变形体进行稳定分析计算,所得滑动区域与实际勘测变形体基本一致;采用对潘家堂岸坡变形体上部岸坡削坡减载和下部岸坡高压注浆的综合加固治理措施,复核计算各工况下岸坡的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实践证明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杰  刘强 《云南水力发电》2003,19(4):18-20,50
文章在分析了格扎渡水电站坝体下游右岸坡的边坡地质条件及边坡的可能破坏形式后,提出了锚固洞加固、开挖削坡、抗滑刚架桩等边坡处理方案。通过边坡稳定分析及方案综合比较,采用锚固洞方案进行边坡加固,使边坡稳定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6.
王伟 《中国水利》2007,(13):55-56
根据淠史杭灌区多年治理滑坡的实践,对灌区滑坡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削坡减载法、支撑抗滑法、干砌护坡法、导渗排水法、水泥土换填法、应力重塑法等渠道滑坡治理方法。并提出了预防滑坡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军伟 《陕西水利》2013,(3):124-126
塬边渠道边坡陡峻,滑坡体较多,植被脆弱稀少,风化和水土流失严重。采用减载法进行高边坡削坡,增加坡脚砌护,增大过沟填方的稳定性。设想通过干根网状和植生袋护坡,对河堤两岸绿化景观进行建设,这样不仅能够固结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还能为灌区打造一个山清水秀、文化深厚、极具诱惑力的生态旅游绿色观光长廊。  相似文献   

8.
以蒙江上尖坡水电站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边坡抗滑稳定性和支护效果。通过计算工程边坡抗滑稳定性,发现各计算剖面滑体安全系数均不满足稳定要求,必须加固或减载。通过方案比选,提出采取人工挖孔抗滑方案及加固前边坡稳定计算方式和支护处理方法,并进行实际演算,确保实施方案贴合实际,增加整体加固效果,满足边坡抗滑稳定要求的同时降低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9.
不同削坡减载方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极限平衡理论,通过对单一滑动面构成的坡体稳定性分析,证明只有采用正确的削坡减载方式,才能有效地增加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左坝肩卸荷岩体边坡地质条件和工程特性研究,左坝肩边坡不存在滑动破坏的底滑面。计算表明,不存在发生大规模整体滑移式失稳的可能。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对坝顶高程以上边坡削坡减载、挂网喷混凝土防护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综合处理后,左坝肩边坡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加锚节理岩体等效力学模型,应用三维弹粘塑性有限元法模拟了溪洛渡拱肩槽岩石高边坡的开挖过程和锚固措施,分析比较开挖不锚固与开挖锚固两种方案下边坡岩体的位移、应力和点安全系数等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方案下边坡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山区公路的建设可能造成边坡损坏隐患,需要及时予以防护和整治。分析总结了边坡破坏类型、原因、主要处理原则及常用边坡防护形式和具体措施。皂市水库库区公路某边坡在水库蓄水后,安全系数不足,存在边坡崩滑体整体失稳的可能性,经过对各种治理方案的优缺点比较,决定采用“削方减载+坡面锚固护坡+地表截排水”的治理方案。该边坡经过处理后,安全系数得到提高,保证了皂市水库蓄水后公路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高边坡加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稳定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在铁路、公路、矿山和水利建设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高边坡的破坏类型、破坏的内外因素以及边坡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河道边坡作为生态系统特殊功能区域,在满足安全性要求下,进行生态修复很有必要,提出了环境友好型边坡的评价方法;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河道边坡的影响,提出了几种环境友好型边坡防护方案,使河道边坡作为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兼顾防洪与生态两方面功效,为河道边坡生物多样性生境提供条件,为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调节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镇清高速回龙寨服务区K9+700左侧属于典型破碎顺层软岩路堑高边坡,由于坡体岩质复杂,出现坡顶变形开裂和小型浅层土质滑坡等问题,施工过程中面临整体滑坡风险,由此产生边坡下部开挖及加固问题。以此高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史和现状地面勘察的方法定性分析了潜在安全问题以及关键技术难题,基于坡体目前临界稳定状态,结合现场地质调查及参数反分析方法综合确定了现有条件下的边坡岩土力学参数,结合实际情况设计3种开挖及加固方案,并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综合评价了该边坡的稳定性。主要结论:不施加加固措施直接开挖和按初始加固设计的两种情况均不满足边坡稳定性安全控制标准;通过不同开挖及加固方案的费效性对比,开挖方案2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最经济,为最优开挖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传统护坡与生态护坡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护坡工程一般以水泥、石料、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为主要建材,在设计上以力学的角度去思考边坡稳定,通常都以安全、经济为优先,忽略了生态修复,使边坡的生态功能恢复更加困难.生态防护技术的诞生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提升了护坡工程建设的内涵.通过分析传统护坡和生态护坡的特点,对两种护坡形式进行了归纳分类,指出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提出了传统护坡向生态护坡转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铁口源水库溢洪道右岸滑坡体的特征及规模,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论述了采用削坡减载处理,对坡面进行保护,并设置排水设施的治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边坡锚固防护结构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防治工程设计,进而影响到公路边坡的稳定性,科学合理地进行参数选取意义十分重大。提出了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并将其应用于锚固防护结构的参数选取上,研究了锚索支护参数对稳定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稳定系数与各影响因子的定量关系模型,给出了稳定系数的残差分布以及不同操作变量之间的稳定系数等值线图和响应面三维图,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各锚索支护参数的最佳取值方案。同时,将响应面法优化方案与极限平衡法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优化设计后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设计方案合理可靠,从而为公路边坡锚索支护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公路路堑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国内农村河道治理中护坡材料及其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争议,从河流生态修复与护坡功能等角度,指出河道护坡由坡脚、河岸、堤坡3个基本要素构成,探讨了护坡生态构建的概念与内涵,归纳分析了国内外目前相对先进的护坡材料的类型、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复合型材料构建护坡生态功能的方法,并将河道护坡生态构建运用于不同区域农村河道工程实例。结果表明,河道护坡生态构建是对不同护坡材料的最优化组合和应用,可为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