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村河是流经青岛市崂山区北部的一条主要河流,两岸共有村庄17个,人口2.7万人,居住用地面积2 7平方公里.长期以来,张村河道上乱采乱挖、违章建筑、倾倒垃圾、污水横流的现象随处可见,与周边地区城市景观反差极大,成为城市中的"毒瘤".为此,2002年张村河改造纳入青岛市政府"12件实事"之一,要求将其改造为人居环境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大家现在喜欢谈论城市,从街头巷尾居民到各级权力部门,从专家学者到新闻媒体,从强势群体到弱势群体,随便问身边的人,就会听到各式的反应和见解,没准还有开出的药方.何以会这样?因为这个话题同我们的生活太贴近以至无处不在,因为今天人们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需要载体,因为城市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通俗又深奥、既近又远、既清晰又模糊.  相似文献   

3.
从"DOWNTOWN"到"CBD"--美国城市中心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城市中心从19世纪末开始了它的兴起、繁荣、衰败和再复兴的历程,而"DOWNTOWN"和"CBD"这两个城市中心的名称也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过程,这两个名称虽然可以互换,但却代表着城市中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以这两个单词作为出发点来讨论美国城市中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的再造--关于当前的"新造城运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新造城运动”。神州城镇,不论大小,无一例外。地球上任何城市的改变,原本都是一种线性的渐变。除非经历了战争的浩劫。但战争迫使城市变化的规模总还有限,决不像中国当今的“新造城运动”这样的普遍、坚决、彻底,这样的铺天盖地。因而,这是中国城市史、乃至世界城市史上空前而浩瀚的一次堪称奇迹的变革。中国城市人的生活因此而全面更新。这场“新造城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期间,政府迫切翻新历久不变的城市面貌,更换老旧的功能设施,改善百姓落后而困窘…  相似文献   

5.
李迅 《住宅产业》2012,(4):60-61
生态城市的概念生态城提出已经有40年的时间了,大家说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同时也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方兴地产提出要释放城市未来生命力的产品理念,把绿色战略作为发展,我想是符合生态城市基本的理念的。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在深圳的城中村里住过(特区内有91个城中村),至今我还有同事住在广州天河区的城中村里(广州有138个城中村),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写字楼上班.  相似文献   

7.
李志明 《新建筑》2004,(5):82-85
通过对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城市设计理念形威背景的介绍,结合亚特兰大桃树中心和旧金山艾姆巴卡迪罗中心两个城市设计案例,指出波特曼特有的双重职业身份和他提出的“城市编织”理念对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正人们厌倦了堵车、挤电梯这些无奈的日常程序,因为这些就像酒后的晕厥状态,每天重复而又毫无记忆。难道这就是高密度城市的桎梏而无可幸免?围合的小区、孤立的超高层办公楼以及封闭式大型购物中心的建设,重复上演着工业时代资本、领地和城市功能区块之间的引力效应。然而信息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逐步瓦解了传统金字塔式的权力和空间等级。开放、多元、融合和边界模糊的信息化时代特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中州建设》2013,(8):80-80
储冬爱的田野调查《城中村的民俗记忆》,选择广州珠村作为主要调查个案的理由如下:珠村是位于城市中心边缘,并迅速向城市化转型的农村居民点。它既不同于处于城市中心区内,几乎完全丧失农田的“城中村”,也不同于尚处于郊区、农业仍占重要地位的“城中村”,是属于第二层次中具有过渡色彩和典型意义的一个“城中村”。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市"城中村"改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鹏  徐晓燕  汪路 《建筑学报》2004,(11):23-26
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发达的城市中出现了“城中村”,它就象是一个长在城市肌体中的毒瘤,影响着城市形态、城市开发建设和社会治安等方面。本文结合合肥市“文明村”的改造方案,从效益、形态、场所三方面对“城中村”的改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金俊  李东 《华中建筑》2009,27(10):70-72
宝鸡市"东岭村"城中村改造更新立足于开放与融合的规划思路,采用城市设计的方法,通过动态的土地功能置换实现城市空间形态的"跳跃式"重塑。  相似文献   

13.
陈铭  曾飞  伍超 《华中建筑》2014,(1):77-80
农村作为我国人口聚居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文源于当前我国村庄规划以二维平面为主和建设的面貌趋同的现实问题,从地域文化传承的视角,指出了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理念和技术路线的村庄规划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论述了融合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两者的结合方式,认为城市设计的系统整合观、空间形态设计方法、设计要素的控制引导以及导则的表达方式对村庄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规划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4.
“都市村庄”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农民工"的聚集地——"都市村庄"的基本状况出发,关注社会变迁时期这一特殊的社会身份集团,对其产生原因及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期引起社会和规划界的重视;并就应对措施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冯萍  程屹  孔凡娥 《规划师》2006,22(2):39-40
简村是佛山市典型的城中村之一,佛山市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简村的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次规划在分析前几轮规划未能实施的原因的基础上,以政府和村委会、村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把改造的目标定位在经济可行性及政府和多数村民可以接受的标准上,确定了"以综合整治为主,以局部地块整体改造为辅"的规划思路,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6.
齐宝崇 《山西建筑》2005,31(1):21-22
以阳泉平潭垴村改造工程为例,就其历史沿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古建筑的价值作了分析,据此提出“城中村”改造应注意对记忆村落历史的古建筑的保护,而不能采取全部推倒重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关杰灵 《华中建筑》2009,27(1):11-12
该文简要介绍了“山水城市”的定义及其袁述公式,并在阐述中山市具备创建“山水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中山在创建“山水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这些不足提出了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城和创立本土艺术品牌,构建艺术城市的两点设想,为中山建设“山水城市”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进入高质 量发展阶段,城中村更新成为我国城市转 型升级发展的突破口与重要的空间支撑, 也成为相关话题研究的热点,但基于空间 规划学科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的梳理与总 结,造成学科对此研究的主体性不足、主 题性不明。为此,本研究基于城市规划类 期刊,以历史主义为切入点,应用文献研 究法,回顾我国空间规划学科研究城中村 更新的成就与不足。研究发现,我国城中 村更新改造研究可分为“城—村”割裂的 起步期(1998—2002年)、“城—村”共生 的兴盛期(2003—2007年)、“城—村”一 体的稳定期(2008—2012年)和“城—村” 共融的转型期(2013—2020年)四个阶段,相关研究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更新改造的空间环境特征、产业经济特征、社会文化发 展特征以及改造更新模式四个方面开展,并呈现出五个转变轨迹与四大不足,文中最后剖 析了相关原因及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项目设计管理经历与国外城市设计理论,对荔湖城的规划设计与发展等方面作评析.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文化透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锐波  阎小培 《规划师》2004,20(5):22-24
“城中村”的城市化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转变,而是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多元的转变。应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引进市场机制、重视公众参与、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加强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建设等方法,推动“城中村”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