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资料,依次建立三维的数字化地层格架模型、沉积相分布模型,结合实际的地质情况,利用沉积相和趋势面的控制建立三维属性确定性及随机模型。通过对三维属性模型的研究分析对红岗油田储层的剩余油气分布特点作出评价,为红岗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资料,依次建立三维的数字化构造模型、岩相模型,结合油田地质情况,利用沉积相和储层反演成果及沉积微相研究成果作为地质建模的软约束。通过对三维属性模型的研究分析对青西油田储层的有利区块分布特点作出评价,为青西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非深水海底扇沉积相模型研究建立地质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高精度的等时地层格架和沉积相的划分,精确的井震综合标定、精细的层位解释和断层解释为建模提供构造模型;地震属性向地质特征的转换弥补了井间信息的不足,对地质统计参数进行了估计,根据沉积相类型选择随机建模方法,以地震信息为约束建立砂体骨架模型。以尼日尔工区为例采取井震结合的方法进行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姬塬油田储层地质情况的了解,深入研究了储层建模的分类、步骤及Petrel建模软件,并运用其软件将序贯指示模拟法应用到储层地质属性建模中,建立相对应的沉积相模型。对所得的沉积相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法建立的沉积相模型能够很好地显示不同砂体的展布情况,从而对以后的开采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南一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岩性、测井、地震属性反演等资料,识别出了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南一段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分析了每种沉积相的亚相和微相的发育特征。通过等值线图件的编制并结合地震属性反演,勾绘了南一段各个旋回的沉积相平面图,分析了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本区南一段沉积时期以湖泊为沉积背景,扇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北部并延伸至中部,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南部,最后以沉积相展布及演化特征为基础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了南一段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现有的老三维地质模型和新钻井的测井资料对模型进行更新,修正地质认识和相应的储量计算参数,达到对地质储量更新的目的。三维地质模型更新主要包括构造和属性更新。构造更新是依据新井的层位对局部构造模型进行调整;属性更新是根据新井的测井解释物性参数上重新分析物性的分布规律,并基于新的分布规律对各属性模型进行重新插值计算。通过M油藏实例分析,证明此方法是在仅有老的地质模型和新钻井测井资料情况下,一种较为快速合理的更新地质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油气藏地质模型是油气藏的类型、油气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的高度概括,可提供精确的三维地质参数场。三维地质建模前期数据整理繁琐费时,但数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储层建模的精度,基于EXCELVBA语言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形成"堆放→筛选→分解→检查"的数据处理思路,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所耗时间。优选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三维构造及岩相模型,采用相控模拟技术建立三维属性模型。地质建模过程复杂耗时,尤其是河流相沉积储层,模型建完后会出现多种不符合实际储层条件的情况。基于前期地质研究成果,挖掘Petrel软件的强大功能,使建模成果更具可靠性、可修改性。通过模型验证,所建大牛地气田某井区三维地质模型很好地刻画了气藏特征。  相似文献   

8.
储层地质建模是储层地质和数学的紧密结合、并通过计算机运算获得储层三维地质定量信息的产物,是将储层的结构、地质形态、参数等进行定量化的一种技术手段,是油气田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的基础,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榆林气田某研究区的地质情况,利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榆林气田某研究区的岩相模型,并在相控的地质约束条件下,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模型。然后采用频率直方图、属性相关性等方法对属性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属性模型符合地质认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后期的数值模拟和动态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气田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储层研究过程中建立三维定量地质模型通过对地层格架、沉积微相、骨架砂体、物性参数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分析研究,借助PETREL等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三维储层地质模型来反映储层地质属性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难度的逐渐增大,相应的地质分析研究工作也在逐步深化,通过研究储层所分布的有利沉积相带、地层格架及储层的物性参数、非均质性,并借助PETREL等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三维储层地质模型来反映储层的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为后期的油气田开发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火山岩具有结构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从而使火山岩储层的地质建模工作变得十分复杂。为了对火山岩的认识更全面,进行了火山岩气藏储层地质建模,利用井点资料、地震解释等资料建立储层构造层面和断层模型,再建立三维构造地质建模,实现三维岩性模型及其相控属性参数模型。笔者通过此方法对S气田的火山岩气藏进行了地质建模,通过对模型的检验与后续开发钻井结果符合性较好,实现了进一步对火山体地质认识,对部署新井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气藏开发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标区块的钻井数据、测井解释结果,结合分层数据、顶面构造图、断层数据,应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Petrel,建立了下二门Ⅰ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首先建立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斯随机函数模拟进行属性建模,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净毛比模型的建立,为该油藏的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海上油田断块油藏的三维地质建模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某海上油田断块油藏的地质情况建立断层模型、构造模型,明确断块油藏目的层段的三维空间展布、断层的组合配置关系以及地层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岩相模型,并在相控的地质约束条件下,建立孔隙度属性模型和渗透率属性模型,对某海上油田断块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Y271区块为例,总结了裂缝性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建立的简要流程:通过地震资料、地质数据、测井数据进行裂缝识别与描述;通过构造模型、裂缝识别与描述和沉积相模型建立离散裂缝网格模型,通过粗化,建立等效介质属性模型;结合基质参数模型,建立综合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地震属性分析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提取地下隐含的地质信息,并结合地质钻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属性信息转换成与地下有关的信息进行预测。本文以安达工区为例探索属性在沉积相中的运用,首先对目的层位进行精细解释,然后确定时窗大小,以层间提取的方式提取地震属性,并动态分析了有效带宽以及其三维目标层沉积环境的变化。地震属性可以很好的辅助地质学科对沉积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林樊家油田馆陶组滚动勘探开发规模逐年增大,所以进一步认识该层位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这将对于今后该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以往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测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分析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处理,运用RM S地质建模、属性预测、三维可视化等技术,确定了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精细构造特征,识别出了储集层和有利油气带分布范围。综合分析了构造、沉积、储层的配置关系,总结出了研究区的油藏特征及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薄互层由于井距较大且单井资料较少,对于储层的预测带来了很多困难。本文以大港油田埕海二区为研究目标,通过使用三维建模技术与地震属性、地震反演资料以及测井资料相结合,在横向上融合了地震资料的空间结构以及钻井描述、在纵向上对反演数据进行分析,在纵向上进一步描述了储层特征,这一种三维建模的方法作为砂泥岩薄互层的预测较为适宜。通过对该区块进行建模评价后认为,区块收到沉积相因素影响的薄互层较为发育,适宜使用井震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储层的地质建模。通过对岩相模型进行横向上以及纵向上的进度分析,最终优选处了与地质认识想符合的岩相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利用钻井及动态资料,结合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构造精细解释,以小层为单元进行沉积相研究。通过岩心化验分析资料研究储层特征,建立油藏框架,对油藏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在油藏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剩余油分布状况评价,为下步挖潜提供切实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沉积相约束下的储层建模方法比较普遍,本文提出了岩石类型控制下的建模方法。采用Winland R35方法划分油藏岩石类型,建立不同岩石类型下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模型;获得各口井岩石类型后,通过序贯指示模拟预测井间岩石类型,继而建立三维岩石类型模型;最后基于地震波阻抗属性约束孔隙度,建立孔隙度模型,再利用不同岩石类型下已建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确定渗透率,建立渗透率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杨19区延9油藏的构造模型是运用petrel建模软件中的普通克里金方法实现的;各小层的岩相模型及沉积相模型是采用软件中的序贯指示算法实现的;储层属性模型是在相控技术下采用软件中的序贯高斯算法产生的。储层地质建模不仅能表征储层属性在空间的分布特征,还为数模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