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平动齿轮机构啮合过程中齿廓间的相对滑动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平动齿轮机构啮合效率的计算方法 ,并给出了节点内啮合的平动齿轮机构的效率计算公式 ,用该公式对实例的啮合效率进行了计算 ,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按平均滑动速度法计算平动齿轮机构的啮合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九成 《机械设计》2002,19(10):61-62
对平动齿轮机构啮合过程中齿廓间的相对滑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按平均滑动速度法,计算平动齿轮机构啮合效率的方法,并给出了节点内啮合的平均齿轮机构的效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平动齿轮机构不但具有较大传动比也具有较高的机械效率 ,这一点可由实测的三环减速器的效率得到证实。然而 ,在利用啮合功率法来计算该机构的效率时 ,结果偏差较大 ,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用啮合功率法计算平动齿轮机构效率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平动齿轮传动啮合效率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效率的定义研究了平动齿轮传动啮合效率.针对平动齿轮的运动特点,分别对啮合点位于节点前与节点后时内、外平动齿轮增速与减速传动的啮合效率函数进行了推导,并证明了其在整个啮合区间上的连续性.利用连续函数的积分中值定理,分别推导出了节点内啮合与节点外啮合的内、外平动齿轮增速与减速传动啮合效率计算公式,并证明了其正确性,为平动齿轮传动装置的效率设计与预测提供了依据.通过实例得出平动齿轮增速及减速传动具有很高啮合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内平动齿轮传动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平行四边形放缩机构作为外齿轮平动的发生机构,设计了一种新的内平动齿轮减速器。采用周向均布的4套放缩机构驱动两片啮合点相位差为180°的外齿轮,有效地平衡了传动过程中的惯性力。分析了平行四边形放缩机构的最佳传动角。通过分析渐开线少齿差啮合齿轮的干涉,得到了啮合参数的选择依据和计算步骤。最后设计了该减速器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了运动仿真。该减速器具有传动比大、体积小、输入输出同轴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平动齿轮机构连续传动条件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平动齿轮机构中,过啮合点的齿廓公法线为动直线,故其啮合点轨迹不再是直线。本文采用求解两齿廓切点的方法探讨了该机构的齿廓啮合过程,在连续求解齿廓方程的基础上,可求出任一时刻同时参加啮合的轮齿对数,从而可判定传动是否连续进行,为平动齿轮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平动齿轮机构重合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求解两齿廓切点的方法,通过一个实际例子,说明了用定轴齿轮传动重合度计算方法计算的重合度小于1时的平动齿轮机构的传动情况。并分析了平动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过程及连续传动情况,澄清了工程界的一些不确切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平动齿轮机构的同性变异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平动齿轮机构的同性变异法张春林胡荣晖姚九成(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系100081)1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平动齿轮机构是指在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传动机构中,一个齿轮作平动,而另一个齿轮作定轴转动。通常情况下,平动齿轮为主动件,定轴转动齿轮为从动件。作平动的齿...  相似文献   

9.
分流型内平动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内平动齿轮传动的原理,提出由3根偏心轴作平动发生器的实用新型齿轮传动机构一分流型内平动齿轮传动,并推导其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分析发现,为平衡机构的惯性力,采用2(或3)片平动齿轮时,设计啮合点相位差应取180°(120°);输入齿轮的齿数为3的倍数时,分流齿轮具有互换性;采用两片平动齿轮且内外齿轮齿数差为偶数时,平动齿轮具有互换性;采用3片平动齿轮且内齿轮齿数为3的倍数时,平动齿轮具有互换性.给出了啮合参数的编程计算方法.该新型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比大(17~300)、体积小、质量轻、输入输出同轴线、加工安装简单等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计算行星齿轮传动啮合效率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推导出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基于分段积分法的齿轮啮合效率公式,为进一步研究行星齿轮机构的能量转化效率及自动变速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内平动齿轮传动是平面内啮合齿轮传动的一种,为了改善该机构的性能,分析了平面内啮合齿轮传动中啮合角对该机构轴承受力和啮合效率的影响,结合设计实例,在LINGO平台上计算出了不同几何参数时的最小啮合角,为内平动齿轮传动性能的提高和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轮系传动啮合效率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现代机械》1998,(1):6-9,15
本文针对一般周转轮系齿轮机构,考虑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分析计算齿轮相互间啮合功耗,推导啮合功耗计算公式;说明定轴轮系只是其中一种特殊情况,并应用该方法推导了新型传动——卫星轮系的效率计算公式,从而形成一种轮系效率计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有限元法求解变厚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求解效率低、计算结果易不收敛等问题,基于切片法建立了一种考虑齿向修形的变厚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求解模型,在综合考虑齿轮基圆与齿根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现有的Weber能量法进行改进,并采用该方法计算了变厚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通过建立变厚齿轮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加载接触分析,计算其啮合刚度,并与所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计算精度,提升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集中参数法分析了变厚齿轮不同啮合参数和修形参数对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规律,为变厚齿轮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系统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WN齿轮啮合仿真与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对WN齿轮进行接触强度与啮合仿真分析。采用先进的齿轮啮合和接触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技术对复杂的空间多点接触的WN齿轮啮合与强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从齿形创成开始,建立啮合模型,采用3维有限元方法计算WN齿轮轮齿弹性变形与接触应力,进行WN齿轮啮合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分析。首次提出用法向啮合间隙和Un it分割方法进行接触分析,实践表明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研究还针对不同尺度的WN齿轮的实际啮合状况进行了具体的接触应力和接触区域的解析计算,开发了用于该齿轮机构分析的实用软件。  相似文献   

15.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圆柱齿轮的啮合损失几乎全部为齿面滑动摩擦损失,该损失的大小与圆柱齿轮设计参数息息相关。在分析圆柱齿轮啮合过程的基础上,根据齿轮设计参数绘制可直观反映齿轮啮合过程的图形,依照图形对啮合效率进行计算,提出基于图形的直齿、斜齿圆柱齿轮啮合效率计算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圆柱齿轮设计参数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机械传动》2017,(2):148-151
研究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啮合效率的计算方法,从消耗功率方面推出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效率计算函数,引入了变化的平均摩擦因数代替假设恒定的摩擦因数,得到更加精确的渐开线外齿轮啮合效率的计算式。结合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齿轮啮合效率与齿轮基本参数的相关关系,对提高齿轮传动效率提供相关方法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齿轮基本参数对内啮合效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轮基本参数的确定在齿轮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齿轮机构设计以满足强度和寿命理论为原则,忽略了齿轮参数对内啮合效率的影响.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内啮合齿廓啮合过程进行分析,推导出内啮合效率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编程研究齿轮基本参数对内啮合效率的影响.为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设计中基本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齿轮传动振动噪声计算的Kato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忍平  郭万林  李宗斌 《机械》2002,29(3):12-14
建立了齿轮传动的时变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啮合刚度,传动误差对振动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齿轮传动啮合分成单齿啮合区,采用Kato方法对振动产生的噪声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了双齿啮合区内辐射噪声大于单齿啮合区,并给出了每一啮合时刻辐射噪声大小,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对齿轮振动所产生的噪声进行定量计算,为齿轮系统的降噪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与其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根据机构的组合原理、演绎原理和同性异形变异原理,对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进行演化与变异。文章中首先讨论外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与其演化,并指出外平动齿轮机构的尺寸和重量过大的问题难以用机构演化的理论去解决。根据上述原理,对内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进行演化变异,并创新设计出一种大传动比、高机械效率、尺寸和重量小、结构紧凑、均载性好的新型平动齿轮机构。为设计内平动齿轮减速器和增速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瑛琳  陈江义 《机械传动》2019,43(12):123-126
运动副的效率可以用功或力的方法来进行描述,渐开线齿轮副的啮合效率计算同样如此。首先,以节点和齿廓接触点间的距离为变量,分别从功和力的角度推导出了齿廓啮合的瞬时效率;然后,将瞬时效率在实际啮合线上进行平均,得到两种方法下的齿轮副啮合效率的表达式;最后,结合数值算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传动比、小齿轮齿数及齿面摩擦因数对齿轮副啮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力的齿轮副啮合效率计算方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