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禹明 《连铸》2003,(6):32-34
对攀钢连铸板坯中心裂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介绍对中心裂纹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汪洪峰 《连铸》2015,(1):61-64
板坯角横裂纹是在钢的第Ⅲ脆性区产生的一种沿晶开裂。在第Ⅲ脆性区温度范围内,在奥氏体晶界铁素体薄膜的析出(晶界析出)弱化了晶界,或由于碳氮化物等的析出,在奥氏体晶界附近形成无析出区(晶界滑移)导致的晶界脆性,当铸坯在该温度区间受到弯曲、矫直或0号段错位等拉应力作用后产生的裂纹。奥氏体晶粒越粗大和奥氏体晶界越弥散细小的析出,越容易产生裂纹。保证连铸机设备精度和制定合适的连铸生产工艺参数是消除铸坯角横裂纹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迪  王新  乔华伟  张兵  张少辉 《连铸》2013,32(2):23-28
为了实现大单重钢板采取连铸坯生产,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2011年5月份投建了国内最大断面的宽厚板坯连铸机(厚420mm×宽2700mm),由于投产后以稳产为主,未及时进行相关工艺参数调试,导致起初在生产300 、350mm厚度的普碳系列钢、低合金(包括含微合金化元素的低合金)系列钢连铸坯时外弧角横裂纹严重。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调整后,有效解决了特厚板坯外弧角横裂纹,满足了大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
申文军  王宝峰  李建超 《连铸》2013,(3):7-11,25
结合某厂连铸机的实际生产条件,对宽厚板坯连铸结晶器的锥度进行优化。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板坯在结晶器内的温度场分布和收缩规律。讨论了拉速、过热度等工艺参数对温度场和收缩规律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晶器锥度进行优化:液面附近120~300mm区域采用较大锥度,液面下300~900mm的结晶器下部采用较小锥度。与工厂实际生产情况对比,显示该分析结果非常接近实际,证明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舞阳钢铁公司新建宽厚板坯连铸机的重要参数及主要工艺装备,分析了其主要技术特点,包括液压振动、动态二冷水控制技术、结晶器在线调宽等。  相似文献   

6.
王新  许少普  赵迪  乔华伟 《连铸》2013,32(2):35-37
2011年5月国内最大断面规格的板坯连铸机在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投产,生产400mm×2100mm特厚特宽板坯,投产初期生产铸坯表面纵裂严重,造成轧后钢板不合格品比率大幅提高,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查明了表面纵裂形成主要与结晶器冷却及二次冷却不均匀有关,通过规范中包第一炉开浇时提速曲线、调整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加强设备管理等一系列控制措施,使铸坯表面一次合格率稳定提高至99.2%,有效解决了宽厚板坯表面纵裂。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3,(11):1585-1587
针对某公司炼钢厂板坯连铸生产初期产生的三角区裂纹,研究了连铸板坯三角区裂纹的形成机理,分析了二次冷却、钢种化学成分、铸机状况、工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防止三角区裂纹产生的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实施改进措施后,三角区裂纹比率由原来的16.31%降低到目前的0.16%。  相似文献   

8.
板坯表面纵裂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连铸板坯质量,结合临汾钢铁公司实际生产数据,对连铸板坯表面纵裂纹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包、结晶器液面的波动是板坯产生纵裂的根源,而含硫量和浇注温度的偏高、拉速的不稳定以及结晶器锥度的不合理等因素加速了裂纹的扩展。提出了控制连铸板坯表面纵裂纹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红军  刘文华 《连铸》2014,(2):42-46
针对连铸板坯的角部横裂纹,从连铸工艺与设备精度的角度分析了板坯角横裂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防止角部裂纹的控制措施,采用相关控制措施后,板坯角部裂纹的发生率由早期的5%降低到0.5%以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宽厚板坯结晶器内初凝坯壳动态热收缩所确定的渣道宽度、保护渣的液-固状态及厚度分布、铸坯表面和铜板热面的温度分布,以及气隙厚度的动态变化等,建立了结晶器渣道热流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该模型嵌入至结合结晶器铜板分析的坯壳凝固过程二维瞬态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分析了国内某钢厂实际宽厚板坯连铸工况下,结晶器内某碳钢凝固过程中结晶器渣道内气隙、保护渣厚度分布,以及热流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李强  王皓  郄俊懋 《连铸》2014,33(6):40-45
针对包钢生产的桥梁钢宽厚板坯在连铸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中心偏析、负偏析等内部缺陷,通过对铸机扇形段香蕉梁基准弧度的优化调整,提高了扇形段轻压下精度,同时对二冷水喷淋条基管的优化改造,保证了铸坯宽度方向冷却均匀,从而改善了铸坯的中心偏析问题。此外,通过降低电磁搅拌电流及下移电搅辊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了铸坯的内部组织,提高了桥梁钢的铸坯质量,有效改善了铸坯负偏析对钢板探伤及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宽厚板坯连铸中间包水模实验,研究了不同控流装置对中间包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顶缘和不带顶缘的抑湍器均能明显提高活塞区的体积分数,且死区体积分数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带顶缘的抑湍器组合的中间包出口附近的挡坝设计参数对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特性有影响;与带顶缘的抑湍器组合的墙坝间距有一个控制钢液流动特性的最佳值。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优化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马瑞金  甄新刚 《连铸》2011,(Z1):67-75
简要介绍了首秦公司3号连铸机主要工艺及自动控制特点,分析了特厚连铸板坯发生内外部质量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认为首钢4300线宽厚板精轧工作辊辊颈组织中石墨球化率较低、石墨形态异常,这些异常石墨周围存在大量的铁素体,大量铁素体的存在降低了辊颈的强度,是导致辊颈断裂的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15.
翟卫江  胡道峰  王端军  张悦  唐萍  文光华 《连铸》2011,(Z1):327-332
针对南钢方坯连铸45#钢铸坯裂纹及钢件加工裂纹问题,分析得出钢中的氧化物夹杂和凝固过程硫化物偏析形成的大颗粒硫化物夹杂,及连铸过程二冷段大的温度回升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连铸二次冷却制度、控制转炉终点碳含量、LF炉提前造还原精炼渣、保证足够的软吹时间、加强保护浇注措施,控制了45#钢生产的铸坯质量,有效的避免了加工开裂。  相似文献   

16.
连铸板坯表面星形裂纹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相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对16Mn系列钢连铸板坯表面出现的星形裂纹缺陷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连铸工艺对比试验验证,确定星形裂纹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使用无镀层的铜板结晶器所致。采用提出的改进措施,该缺陷发生率由原来的13.230%降至0.087%。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迁钢板坯内弧单边角横裂纹成因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对浇注过程板坯两侧角部温度进行测量,并对比了不同厂家二冷喷嘴在相同条件下的通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安装在同一管路上的不同厂家的二冷喷嘴通水量差别较大,这些喷嘴在扇形段的混合使用是引起板坯两侧角部温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板坯温度高的一侧进入第三脆性区,导致了内弧角横裂纹发生。将二冷喷嘴全部更换为同一厂家的产品后,板坯单边角横裂纹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