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预算范围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轨道,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久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管理.通过研究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优化资金使用,降低投资成本,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设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和管理。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将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具体说,要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控制技术设计和修正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或修正概算造价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造价。以求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资效益。  相似文献   

4.
陈继军 《建筑知识》2013,(12):278-278,281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方法和措施,防止“三超”(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现象的发生,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投资效益。工程造价控制,是在满足工程质量标准前提下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发包阶段和工程实施阶段,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工程建设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近年来,建设项目中“三算两超”或“四算三超”(概算超估算,结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控制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是当前基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市政工程建设有关项目投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针对当前建设领域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各阶段分析如何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工程建设投资失控长期严重影响各级部门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失控是一大顽症。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一直严重困挠着各级部门的决策者。 科学的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实现整体综合优化?达到优化设计、优化控制、优化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一直是我们各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探索的课题。时至今日,工程建设、建筑产品也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孙泽新 《四川建材》2012,(2):216-217
建设工程因其造价的大额性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工程造价的管理也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工程建设中依然严重存在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构建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招投标代理机构、造价咨询单位以及政府相关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多主体参与的完善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做好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预控,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阶段的技术和成本联合控制,实现经济、技术和管理的一体化运用,做到直接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9.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是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之一。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造价控制作为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个别工程项目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出概算、结算超出预算的现象,深究其原因,除自然和社会条件等不可预见因素外,一般都是造价控制出现问题。因此,为了维护建设方正当利益,提高投资效益,应以限额投资为主线,在建设全过程抓好造价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完成既定建设任务。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进行研究,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和要点,以便进一步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的造价和投资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在基建领域反映出一个普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工程投资失控。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究其原因固故然很多,但工程管理机制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工程投资失控的关键是超前管理的过程失控,如何控制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是当前基本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设计概预算是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趋势下,建筑业是风驰电掣的速度在发展,资金投入与控制则是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投资效益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建设项目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把造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在建设项目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普遍存在,最终导致工程投资严重失控.由于工程造价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按阶段可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要动态、有效地控制好工程造价,就必须在上述三个阶段的每一步都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建设领域中投资项目的"三超"(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投资估算)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固然有政策调整、材料设备涨价和人工费上涨等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手段不科学、不合理造成的超额投资现象.因此,如何加强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也就成为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已成为建筑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只有从工程项目授标报价、项目实施,到工程项目结算等实施空过程酌造价控制,才能取得晟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审核预结算是核实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合理使用建设资金、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设项目,目前建筑市场上“三超”(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现象仍然存在,认真做好预结算的审核工作,对控制建设投资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5.
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晓淑 《山西建筑》2007,33(12):249-250
对建设项目许多工程中出现投资失控、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及结算超预算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三个阶段提出了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以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核心在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目标在于提高工程效益。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7.
工程造价管理是集经济、法律、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及边缘学科,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动态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点,尤其是设计阶段.要合理确定、有效控制项目工程造价,利用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造价中的估算、概算、预算、施工合同价、结算价、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等实行“一体化”控制,尽力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科学中的机电设备安装内容越来越多,而牵涉到安装直至运行维护造价也原来越大,因此只有合理地控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才是取得良好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安装工程由始至终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的“三超”现象,除开自然因素的影响外,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可以尽量减小甚至完全消除的.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7,(1)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下,普遍存在着"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且十分严重;而"三超"的问题关键在于投资控制,投资控制在于设计限额控制。  相似文献   

20.
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预防建设项目投资超概算的关键阶段,通过对项目实施阶段因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超概算因素分析,提出了通过严守国家投资政策,严格合同管理,严把变更签证程序、优选施工方案、限额暂估材料的采购、创新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达到控制投资概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