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四甲苯异构化制备均四甲苯的方法。通过筛选多达9种不同配方的催化剂,最终确定一种各方面性能均较优异的催化剂,通过该催化剂,可使原料C10重芳烃中的均四甲苯含量显著提高,达到或超过其平衡组成。  相似文献   

2.
郑桂芳  姚琳  余海霞 《广东化工》2011,38(12):131-132
MTG(methanol to gasoline)技术合成汽油过程同时生成均四甲苯。均四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均苯四甲酸二酐。文章采用GC-MS对原料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用精馏以及多级结晶相结合的方法从原料中提取均四甲苯,并用气相色谱对产品进行定量分析检测,考察了回流比和塔釜温度对精馏实验的影响,以及...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C10芳烃的现状及开发前景;提出采用分离集成技术从重整C10芳烃中提取均四甲苯,采用侧线出料精馏技术从C10芳烃中提取均四甲苯馏分;建立侧线精馏实验装置,研究侧线精馏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均四甲苯含量、收率的影响,均四甲苯的含量一次可以达到25.0%以上,收率达到98.0%左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纯均四甲苯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20-71] 均四甲苯生产技术 均四甲苯是均苯四酸二酐的原料,后者呈日需增长趋势。而目前均四甲苯国内都采用C_(10)芳烃分离提取,由于含量低,处理1万t C_(10)仅得到均四甲苯150 t,投资大,能耗高,提取均四甲苯后的C_(10)芳烃量很大,难以利用。 本技术由偏三甲苯经氯甲烷烷基化制取,获化工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均四甲苯的制备工艺、反应机理、分离提纯方法以及以均四甲苯为原料制备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重整C+10重芳烃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爱莲 《辽宁化工》2004,33(9):527-530
重芳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对近年来催化重整C 10 重芳烃的综合利用进行了介绍 ,介绍了用C 10 重芳烃生产高沸点芳烃溶剂油、均四甲苯、石油萘、石油甲基萘、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 ,并对C 10 重芳烃深加工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 ,对国内与国外重芳烃轻质化技术进行了对比 ,建议在C 10 重芳烃利用方面 ,加快技术创新 ,使C 10 重芳烃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均四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均苯四甲酸二酐,因而也是生产聚酰亚胺绝缘薄膜的最经济、最理想的原材料。聚酰亚胺在耐热性工程塑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目前热塑性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电及电子等领域。详细介绍了均四甲苯的性能和用途、生产方法、反应机理及分离提纯的方法。通过比较可知,四甲苯异构化制备均四甲苯的工艺,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8.
100t/a均苯四甲酸二酐的技术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均苯四甲酸二酐的用途和生产方法。对以均四甲苯为原料、采用空气催化氧化法制备均苯四甲酸二酐的过程 ,介绍了其催化剂的载体种类、活性组分以及温度、空速、反应物浓度等工艺条件的影响。完成了 10 0t/a生产装置的设计。总结了该生产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 ,指出了该装置进一步改进与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C10+重芳烃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楼军威 《浙江化工》2003,34(6):11-13
对PX装置副产物C10^ 重芳烃的综合利用进行探讨,提出了先进重芳烃轻质化并分离出均四甲苯、萘等产品和直接将重芳烃分离成高芳溶剂油、均四甲苯、萘等产品的两条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0.
重整C10重芳烃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涛  黄明凯 《当代化工》2001,20(3):145-148
对近年催化重整C10重芳烃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综合性的调研,介绍了用C10生芳烃生产高沸点芳烃溶剂油、均四甲苯等多种利用途径及工艺简介。对其进行深加工,可获得萘、石油精萘等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1.
C_9石油树脂装置的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C9石油树脂装置进行改造设计 ,将乙烯裂解C9馏分的处理量由 1万t/a扩大到 3万t/a ,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将原料预处理部分的间歇反应蒸馏工艺改造为连续蒸馏工艺 ,深色C9芳烃石油树脂仍采用间歇减压反应蒸馏工艺 ,而浅色C9芳烃石油树脂采用釜式连续聚合工艺。另外 ,浅色C9芳烃石油树脂及芳烃溶剂油的分离采用两级闪蒸工艺分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清洁燃料的需求增加,低芳烃含量溶剂油亦需进一步脱芳烃。液液萃取脱芳技术因具有操作条件缓和、萃取剂可循环利用、可得到芳烃副产品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针对低芳烃含量的原料,萃取剂的研发是关键问题。本实验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二醇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低浓度芳烃溶剂油体系,从萃取剂对甲苯的选择性系数(S)和分配系数(K)两方面出发优化了脱芳萃取剂配方,确定乙二醇质量分数为15%的复合萃取剂适用于萃取分离芳烃质量分数小于15%的低芳烃原料。测定了常压、40℃时 DMF-甲苯-正庚烷和复合萃取剂-甲苯-正庚烷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用Othmer-Tobias 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相平衡数据证实了复合萃取剂更适用于低芳烃原料油脱芳。将优化的复合萃取剂用于溶剂油脱芳烃,实验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min、分相时间10min、单级剂油质量比0.5的操作条件下,经7级错流萃取,溶剂油的芳烃质量分数可从9.15%降至0.76%,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李爱元  杨邦雷  王斌  孙向东 《应用化工》2011,40(8):1375-1377
以裂解C9馏分和C9馏分精馏切割后所得的苯乙烯为原料,通过脱色处理,用BF3催化聚合,合成了浅色C9芳烃石油树脂。当脱色苯乙烯和脱色C9原料质量比为3∶1,反应温度为10℃,反应时间为15 h,催化剂用量为2%时,树脂综合性能最好,色度为4号,软化点为105.9℃,且收率为33.5%。  相似文献   

14.
于晓强 《精细化工》2020,37(7):1507-1512
以芳香胺为原料,室温下,氧气为氧化剂,可见光促进芳香胺合成对称型芳香偶氮类化合物,收率最高可达98%。运用1HNMR和13C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高效和清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We have found a synergistic effect in the H‐D exchange reaction of alkyl‐substituted aromatic compounds using the Pd/C‐Pt/C‐D2O‐H2 system. This system would lead to fully H‐D exchange results even on the sterically hindered sites which were only low‐deuterium incorporated by Pd/C or Pt/C independently. Since the reaction was general for a variety of aromatic compounds, it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deuteration of dianiline derivatives as raw materials for polyimides.  相似文献   

16.
由于煤液化油石脑油馏分(200℃)中芳烃潜含量较高,利用煤液化油石脑油馏分为原料,进行加氢精制,将原料中的硫氮含量降至1 mg/kg左右,满足重整进料要求,然后在小型固定床连续反应器上进行加氢重整生产芳烃试验。着重考察重整反应前、后族组成的变化及主要芳烃化合物的产率。结果表明,加氢重整过程中发生正构烷烃异构化反应;环烷烃主要发生脱氢芳构化反应转化为芳香烃;煤液化油石脑油馏分适宜进行催化重整,C_1~C_4烃气产率6.03%,氢气产率3.60%;重整后,芳烃含量达83.20%,其中C_6~C_8芳烃含量61.03%,是提取BTX的良好原料。石脑油的馏程对芳烃的组成和产率有一定影响,适宜的馏程为60~160℃。  相似文献   

17.
S-155芳醇酚醛树脂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新的原材料和新技术,研制出具有很高耐热性和很低游离酚含量的S-155芳醇酚醛树脂,该树脂可作为高级轿车、摩托车刹车片和离合器片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18.
徐伟  姜涛  葛欣  李庆  吴全才 《广州化工》2014,(22):164-166
综述了国内外从重整C10中分离均四甲苯的技术和进展,并利用成熟的Aspen plus 软件,建立了常减压蒸馏分离C10混合重芳烃的稳态模型并进行稳态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生产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了模型的可靠程度。然后,对现有装置的工艺进行模拟并对工艺操作参数加以优化。为今后该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及优化工业化生产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催化裂解与传统的高温蒸汽裂解相比,通过催化剂降低催化裂解反应活化能和反应温度,除生产乙烯、丙烯和丁烯等主要化工原料外,还副产一定量的轻质芳烃。分析催化裂解石脑油,结果表明,催化裂解石脑油主要为C5~C9馏分,芳烃质量分数62.97%,苯、甲苯和二甲苯质量分数54.38%,与全馏分裂解汽油相当,是优质的抽提芳烃原料。提出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经两段加氢、产品抽提芳烃的利用路线,并在试验室采用切割塔及等温床完成对原料的预处理,制取满足两段加氢要求的原料。在一段入口温度(45~55) ℃、反应压力2.8 MPa、氢油体积比100∶1、液时空速1.5 h-1和二段入口温度(250~255) ℃、反应压力2.8 MPa、氢油体积比600∶1和液时空速1.5 h-1条件下,对一段和二段进行1 000 h的加氢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一段加氢后产品双烯值均<2.5 g-I·(100g油)-1,二段加氢产品溴价<1.0 g-Br·(100g油)-1,硫含量<1.0 μg·g-1,满足芳烃抽提对原料烯烃及硫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