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潜山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
——以辽河坳陷为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近年来,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寻找成藏条件相对明显的高、中潜山向寻找埋藏更深、更隐蔽、更复杂的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转变.从基底构造活动、潜山类型、岩性及储集层特征、生烃系统、输导体系等多角度探讨了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条件;同时,充分考虑潜山内幕油气藏的特点,紧密结合勘探实践,从潜山与油气的关系入手重新建立潜山内幕油藏实用分类方法,大大拓宽了潜山找油领域,形成了具有低幅度、多期裂缝、多油源充注特点的潜山内幕目标成藏模式.通过对辽河坳陷低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与勘探实践,2001-2006年,低潜山和潜山内幕累计上报三级储量分别达2.54×108t和1.76×108t,为辽河油田增储稳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图7表1参2Z 相似文献
2.
3.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在近几年辽河坳陷勘探实践中,发现了多个变质岩潜山内幕裂缝性油藏,取得了变质岩潜山深层可以富集油气的认识.在总结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地层岩性特征、烃源岩、供油"窗口"等方面分析了对潜山内幕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变质岩潜山存在多种岩性组合,纵向上呈"似层状";裂缝发育受构造活动和优势岩性双重因素控制,"优势岩性"序列决定了储层与隔层交互发育;潜山内幕多套储、隔层组合与烃源岩有机配置,具有形成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可能;油气的分布受内幕裂缝体系及致密隔层所控制.该研究为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认识拓展了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4.
冀中坳陷隐蔽型潜山油藏类型与成藏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近年来冀中坳陷隐蔽型潜山油藏勘探进展,分析隐蔽型潜山油藏的类型和成藏特点,并通过油气运聚模拟实验剖析隐蔽型潜山油藏的油气运聚机制。潜山油藏可分为容易发现的潜山顶(头)聚油的常规型潜山油藏和不易发现的潜山坡及潜山内幕聚油的隐蔽型潜山油藏。有效隔(盖)层的存在是潜山内幕油藏形成的重要条件,控山断层是其最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潜山坡油藏圈闭的形成需2个遮盖条件,即顶部由不整面之上的泥质盖层遮挡,侧面由潜山内幕隔层形成封堵,不整合面是其主要油气运移通道。二维油气运聚模拟实验表明,输导通道(断层或不整合面)与潜山储集层渗透率的比值及充注动力决定潜山油气的优先充注部位,当断层或不整合面为高效输导层时,油气优先充注潜山顶部,形成潜山顶(头)油藏;当断层或不整合面的渗透性变差或其本身具非均质性,而潜山内幕或潜山坡又存在高渗透性储集层时,则油气优先向潜山内幕或潜山坡充注,形成潜山内幕或潜山坡油藏。 相似文献
5.
冀中坳陷隐蔽深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发现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具有潜山油气藏形成与富集的良好地质条件,已发现了以任丘潜山为代表的一系列大中型潜山油气田(藏)。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积极预探隐蔽的深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藏,又发现了牛东1超高温深潜山油气藏、长3古储古堵潜山内幕油气藏等多个隐蔽的富集高产潜山油气藏,展现出该领域的良好勘探前景。碳酸盐岩深潜山储层物性受埋深影响小、储集物性好,且具有油气早期充注、长期充注和高压充注特点,成藏条件优越;潜山内幕存在多套储盖组合,可以形成多种源山接触方式,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与潜山内幕储层物性的耦合关系控制油气成藏。隐蔽的深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发现,主要得益于解放思想、精细研究、模式创新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冀中坳陷隐蔽型潜山油气藏主控因素与勘探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具有形成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的地质条件。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方向逐步转向埋藏深、识别难度大、成藏条件复杂的隐蔽型深潜山、潜山内幕等隐蔽型潜山目标。研究表明,埋藏深度大于3 500m的隐蔽型深潜山以沙河街组三段—四段为主要烃源层,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其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为主,物性受埋深影响小,具有较好的储集能力;潜山内幕成藏受控于潜山内幕储盖组合的有效性、潜山内幕储层物性与油气运移通道输导能力的耦合关系,具有良好封堵能力的内幕盖层、良好储集物性的内幕储层以及优势的油气运移通道是潜山内幕成藏的关键。牛东潜山带、长洋淀潜山带、肃宁潜山带等多个隐蔽型潜山油气成藏区带的发现,展现了冀中坳陷该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辽河坳陷齐家潜山为例,分析了变质岩潜山内幕隔层的电性及分布特征,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认为,齐家潜山内幕隔层主要为煌斑岩和斜长角闪岩,其常规测井特征表现为高密度、高中子伽马、高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和低自然伽马,成像测井中显示为煌斑岩和斜长角闪岩均具有裂缝相对不发育的特点;隔层分布具有多层状特点,将潜山分割为多个压力系统;隔层下部的裂缝发育带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将潜山地层中的油层、水层和干层分隔为油层-干层-水层型、干层-油水层型和气层-油层型等多种油水分布模式,类似兴隆台潜山兴古7井的油-油层型分布模式成为下一步勘探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冀中坳陷河间南潜山油藏勘探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对冀中坳陷河间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目标解释过程中,利用多种勘探技术和手段准确查明圈闭形态,对油源、储集层、封盖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发现和落实了一个新的潜山圈闭--河间南潜山。经综合论证后设计钻探的M851井在雾迷山组获得了高产油气流。河间南潜山油藏的发现过程表明,潜山油田进入中后期高含水开发阶段,在发现新油藏的难度越来越大、资源接替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必须重视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深化区域综合地质研究,在潜山发育带寻找富含油气的中小规模潜山油藏,为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9.
冀中坳陷牛驼镇凸起潜山内幕勘探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潜山勘探由相对简单、明显的类型向更复杂、更隐蔽类型的转变。但这些发现的潜山内幕油藏均位于坳陷的负向构造单元内,从成藏条件分析,凹陷内内幕潜山成藏与凸起相比往往具备一定的优势。通过对牛驼镇凸起潜山及内幕地层、构造特征、储盖组合、供油条件、保存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牛驼镇凸起夹持于两个富油气凹陷之间,油源供给充足,油气运移通道畅通,并且存在下古生界至新元古界、中古元界3套内幕储盖组合。由于下古生界寒武系(府君山组除外)、中元古界蓟县系洪水庄组为盖层,蓟县系雾迷山组为储层的储盖组合分布范围局限,蓟县系杨庄组、长城系串岭沟组能否起盖层(隔层)作用,是凸起形成潜山内幕油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火成岩油气藏已经成为辽河坳陷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通过多年攻关研究和勘探实践,形成了3项具有辽河特色的火成岩油气藏勘探核心技术。1火成岩油气藏评价技术决定勘探方向:主成盆期的沙三段是火成岩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近源成藏决定了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带;优势岩性岩相和裂缝改造区是有效储层发育的勘探目标。2火成岩体识别与预测技术锁定勘探目标:属性—反演联合地震识别,落实火成岩体的分布范围;火成岩岩相地震识别与刻画,预测优势岩相的分布区;地质—测井的综合识别,确定火成岩类型,识别优势储层。3火成岩储层改造技术有效提高储量动用:针对该区火成岩油藏的"大排量、低砂比、高强度、多级段塞压裂"的储层改造工艺,提高产能效果显著,保障了油气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太古宇基岩内幕岩性复杂,岩性划分难度较大。研究中以岩心定名为基础,挖掘太古宇不同岩性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抽取对基岩内幕岩性敏感的密度、中子、伽玛以及光电吸收截面指数作为输入端构建BP神经网络对太古宇岩性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与岩心测试资料对比表明,BP神经网络岩性识别结论可靠。该研究丰富了太古宇基岩岩性识别方法,为太古宇内幕深化研究奠定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民屯凹陷隐蔽型潜山成藏条件与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民屯凹陷隐蔽型潜山是低平或负向形态的元古宇或太古宇基底潜山,中生界、古近系房身泡组或沙四段的非渗透层对不整合面形成封闭,在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风化剥蚀作用下,具有多种较好的储集岩性和多期发育的裂缝型储集层,潜山内幕层状地层或层状岩性组合与微幅度断层一起构成潜山内幕圈闭,来自各生油洼陷的油气首先沿连通油源的深大断裂垂向运移,之后沿不整合面长距离侧向运移至隐蔽型潜山圈闭,形成潜山油藏。大民屯凹陷元古宇隐蔽型潜山勘探已见到良好效果,发现了安福屯、平安堡、东胜堡西等一系列隐蔽型潜山油藏。由于形态和成藏条件的隐蔽性,隐蔽型潜山很难被发现,但其特征决定其在各个凹陷广泛分布,勘探空间十分广阔,在进一步加强分布规律、成藏机制、勘探方法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有望为老油区潜山勘探开拓新领域。图9参18 相似文献
13.
辽河盆地古潜山油藏储层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述辽河盆地古潜山储层岩石类型、孔隙类型的基础上,对辽河盆地古潜山储层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储层条件对古潜山油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辽河油田古潜山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内幕型储层成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从凤山—冶里亮甲山组岩性、济阳坳陷的构造运动、潜水面的变化及成岩作用等方面入手,对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内幕型储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在充分考虑油源和油气运移通道的基础上,可以将凤山—冶里亮甲山组作为一套重要的勘探层系。 相似文献
15.
济阳坳陷古潜山油气藏体系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古潜山油气藏分布规律严格受构造带控制,断陷盆地不同构造带及其演化特点,决定了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古潜山圈闭体系和油气藏形成条件,济阳坳陷“古潜山”圈闭体系按二级构造带可划分为高潜山油气藏体系,中潜山油气藏体系和低潜山油气藏体系,其勘探程序依次为:区域构造带研究,确定石潜山展布区;潜山构造特征研究,落实潜山顶面及内幕储层构造形态;油气源及油气运聚分析,落实潜山油气藏形成类型,有利储集层预测,利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寻找有利储集相带;综合分析,评价潜山油气藏勘探潜力和规模,设计探井,通过对济阳坳陷潜山油气藏进行体系的划分和勘探技术与方法的优化,近期在低潜山的车3,中潜山的CBG4和CB30,高潜山带的广饶潜山的勘探中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6.
17.
济阳坳陷低位古潜山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济阳坳陷富台油田位于埕南陡坡带下降盘二台阶上,具有“坡下山”的成藏特点。研究发现,在二台阶潜山带上发育2种古潜山类型,即以“两洼之古梁”为背景的古梁低位古潜山和发育于生油洼陷中心的隐伏低位古潜山。前者其上被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四段所覆盖,古潜山顶部以石炭一二叠系为盖层,古潜山主体以奥陶系、寒武系为储层,以前震旦系片麻岩为基底。形成多层古潜山内幕块状油气藏;后者以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底部和奥陶系顶部之间的不整合面为盖层,以寒武系、奥陶系为主要储层,形成新生古储古潜山内幕油气藏。其中,寒武系是近期发现的区域性新高产含油层系。据此认为,在济阳坳陷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一侧寻找类似的古潜山油气藏将取得一定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8.
富台油田古潜山储集层特征及分布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富台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为下古生界及第三系沙三段上亚段,属复式油气藏。其中下古生界古潜山油气藏属层状油气藏。储层主要为内幕孔洞型储层和内幕裂缝型储层。本文从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下古生界的储集空间类型,建立了古潜山内幕储集层分布模式,其结果对车镇凹陷北带乃至济阳坳陷同类型的古潜山勘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静北潜山基岩储集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静北潜山基岩地层发育一套中元古界滨海-浅海环境下沉积的砂泥岩和碳酸盐岩,先后经历了白云岩成岩作用阶段、风化溶蚀-胶结作用阶段和浅变质作用阶段,但对潜山储集层的发育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从沉积构造分析入手,对储集层的发育史及储集空间进行分析;然后用测井资料进行潜山岩性及裂缝识别,探寻潜山储集层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结合试油资料,研究潜山基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静北潜山基岩储集层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岩性及岩性组合、成岩作用、风化作用及构造作用等;沉积环境控制储集层的岩性及岩性组合;岩性及成岩作用控制储集层原生孔隙及次生孔隙发育;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储集层的含油性,并影响了储集空间的后期改造。图3表3参1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