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红穗 《国外纺织技术(纺织针织服装化纤染整)》1998,(8):14-16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了拓宽黄麻的应用领域和赋予新产品以优良的价值,天然黄麻纤维与某些合适的纤维混和,用于制造多种多样的产品.最近,利用DREF 3型的新一代摩擦纺技术,高强低伸的黄麻纤维被适当地与某些高强化学纤维混纺,以生产的工业用纱线. 相似文献
2.
3.
从简单的观察看到,Siro 纺纱的捻度沿着长度方向可能有一个周期性变化,当纺斑点纱时(由两根异色粗纱纺成),这种变化特别显著,本文报告了测定这种影响是否有意义以及捻度变化是否与简单纱有很大不同的试验。用一根蓝色和一根白色的羊毛粗纱纺出62tex 的斑点纱(见表1)。这些纱中一根是14mm 标准隔距纺的 Siro 纺斑点纱,一根 相似文献
4.
5.
探讨赛络纺纱线的捻度结构.分析了赛络纺纱线结构特性及捻度分布,着重从单纱加捻、合股纱复合加捻的过程进行系统地分析,并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纱线捻度构成进行分析、测量计算.得出:由单一的纱加捻变为复合纱线加捻,加捻程度能获得1 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剖析了自由端摩擦纺纱机(包括DREFⅡ型及Masterspinner型尘笼纺纱机)加捻成纱的机理,揭示了纱线形成分层结构和里外层捻度分布的规律。还通过对纱线受力的分析,讨论了成纱区域中保证纱线位置稳定、被尘笼表面牢靠地摩擦加捻的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7.
缆型纺纱线的捻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缆型纺先分束后汇聚的成纱机理及理论力学原理分三个部分(交汇点、交汇点以上的纤维束部分以及交汇点以下的纱线部分)对缆型纺纱线的捻度进行探讨。分析了纺纱时各部分捻度产生及分布的情况,得出缆型纺线中纤维束的捻度与纱线捻度及纤维束本身的状态相关,纤维束的捻度不是一个定值等结论。提出了纤维束和纱线的捻度之比的规律,探讨了纤维束捻度与纱线性能相关性,认为只有当缆型纺纱线捻度达到临界捻度时纱线综合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8.
9.
结合喷气涡流纺成纱原理和结构,分析了其与传统环锭纺在捻度测试上的差异,采用试验验证的方法,检验了喷气涡流纺纱线捻度测试方法,为喷气涡流纺纱线捻度的检测手段研究和效果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纱线捻度对涤/棉复合纱的结构,性能和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纱特殊结构中的捻度非常重要,当采用650捻/米(TM=3.0)低捻时,19.7tex涤/棉复合纱能保持其良好的性能,如绞纱强力高,耐磨性好,不匀率和疵点指数低,此外,当涤纶复丝的分解宽度为8-10毫米时,低捻中生产出较好的常规捻矩复合纱,中捻中生产高捻矩纱。因此,当采用863捻/米(TM=4.0)的中捻生产高捻矩复合纱时,其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普及集聚纺纱技术,不断提升纱线品质,介绍了国产尘笼集聚纺装置的工艺过程、成纱原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分析其部件及试纺应用比较;指出尘笼集聚纺与普通集聚纺是同一水平,但改造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75年澳大利亚专利号为333,631,由Dr.Ernst Fehrer 发表了德雷夫(尘笼)纺纱装置。这种纺纱装置基本上属于自由端纺纱系统,但它是以机械—空气动力学作用原理而成纱的。起初打算用长纤维纺74—1000特克斯纱(也有讲纺250—3333特克斯纱),特别是由羊毛和合成纤维纺的地毯纱,在德雷夫纺纱装置上纺的毛纱类似于粗梳毛纱的特征。具体地说,目的在于用100~120mm 纤维长度和9~20分特克斯纤维细度,以100米/分生产速度来纺纱。当然,进一步的发展在于扩展可加工纱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究竹节纱捻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布规律,介绍了三通道数码细纱机纺制竹节纱的原理以及数码纺竹节纱的纱线结构。分析了竹节纱的捻度分布机制,借助于竹节纱杆件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基于数码竹节纱的螺旋状结构,测试了不同竹节倍率、不同设定捻度及不同竹节长度与基纱长度比值下的竹节两端每厘米内的捻回数,实验揭示并验证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规律,即竹节部分的捻回数小于设定捻度,基纱部分某一位置会出现较高捻度,然后趋于设定捻度。实验出发现:基纱部分容易出现过捻现象,因此竹节纱生产时,在保证竹节部分强力条件下,捻度应偏低设置。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赛络纺纱捻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络纺纱是一种在细纱机上直接纺制股线的新型纺纱方法。赛络纱线具有光洁、毛羽少、截面较圆等特点。传统观点认为赛络纺纱中的单纱没有捻度,本文通过实验证明赛络纱线的单纱中有捻度,并通过对加捻过程的分析,推算出单纱捻度与股线捻度的关系,其结论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这一结论为赛络纱线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一、引言气流纺纱杯内纱尾的捻度可能与从纺纱杯引出的纱的捻度不同。为了改变这个差异,采用了不同型式的阻捻盘,它在决定气流纺能够进行纺纱的最小捻系数中是相当重要的。迄今,还没有发表过研究纺纱杯内捻度的方法。劳伦斯(Lawrence)制作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