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布正伟 《建筑创作》2006,88(10):130-140
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巨大冲击.和随之而来的商业化无孔不入的侵袭.中国现代建筑发展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地域建筑文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去学习与借鉴传统的地域建筑文化.并使新历史时期的地域建筑创作走出狭义认知的局限性问题。本文试图从2000年后自己在建筑创作中思考与探索的角度.与大家共同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2.
创建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玲  王芳 《四川建筑》2004,24(4):46-47
社会文化对建筑领域的影响相当深刻,建筑特色的创造必须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去探索,通过对当今地域建筑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总结了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的几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开展地域建筑文化专题研究的过程,对研究坚持的原则、主题,内容框架等进行了阐述。与此同时,通过对策划过程的总结与分享,为项目自身完善以及有志于此项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筑文化的明天——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莉 《华中建筑》2000,18(2):1-1
文章在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及全球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域主义建筑观,提倡建筑在全面进行和积极发展的同时,自觉寻求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体现文化的真实延续。  相似文献   

5.
黄莺 《工业建筑》2011,41(10):41-43
针对目前国内大型工业建筑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创作,并结合国内外的实例,强调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筑创作的重要性,以及建筑创作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文化对建筑领域的影响相当深刻.建筑特色的创造必须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去探索通过对当今地域建筑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总结了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的几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8.
9.
10.
段锐  黄俊翔  梁锐 《山西建筑》2021,(10):37-40
在探讨地域建筑发展沿革的基础上,搜集建筑作品实例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了影响地域建筑要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与材料,并整合建筑学、文化遗产、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当代地域建筑面临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探讨了地域建筑创作设计的手法,为地域建筑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湖北地域文化与汉派建筑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振华 《华中建筑》2009,27(11):119-123
该文概括性总结了湖北地域文化发展史的四次文化高潮,阐述了与武汉城市文化圈的文化关联,归纳出汉派建筑文化、建筑审美、建筑语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地域主义并不是建筑中的专属名词,而是一种概念。它涉及到地理、社会和文化及技术上的意义。这里,笔者从地域性文化形成着手,分析其对地域建筑影响,并探讨地域建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试图寻求综合,探寻开放的地域建筑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广西梧州建筑的历史文化、地域环境和实际工作,分别以骑楼建筑、钱苑小区建筑设计为例子阐述了建筑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相融合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域建筑创作与建筑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艳 《华中建筑》2008,26(6):12-14
该文提出了建筑的地域性格,论述了地域建筑与自然、技术妁关系,最后提出地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促使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更是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冲击。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已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加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已成为了社会共识。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完美地融合和继承建筑文化精华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地域文化建筑的传承出发,结合当前建筑设计的创作要求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谢俊 《中外建筑》2012,(10):80-84
地域建筑设计研究就是通过选取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深入归纳该地域建筑类型常用的建筑手法,深入分析地域传统内在的文化特质,精辟提炼其所用的建筑符号,用以继承传统文化和开拓创新。本文以典型的徽派建筑为例,分析其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典型的建筑特征,以"三雕"为装饰特征,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通过对典型元素的抽象和提炼,利用点线面、黑白灰、有机随机的构成方式和色彩组成的分析,提炼出典型的徽派建筑符号,弘扬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为地域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化探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延续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需要体现建筑自身的时代特性和内涵,重视建筑与特定时空场域之间的协调和契合.文章以随州世界华人宗祠建筑设计为蓝本,在炎帝故里风景区现有的历史人文环境下,从地域特色的提炼、院落的组合变化、祭祀空间的塑造等方面着手,试图阐释纪念性建筑空间的一种营造策略,展示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建筑创作思考.  相似文献   

18.
程斌 《云南建筑》2014,(5):52-57
从2008年参与“丽江和府皇冠假日酒店”的设计,到后来参与台湾李祖原事务所合作的“雪山云项项目”,以及主创的丽江晶雪琼海山苑度假地产,安徽九溪恒辰地产等项目,无不与地域建筑息息相关。结合做过的项目,浅谈一下地域建筑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刘源 《安徽建筑》2006,13(2):35-36,54
探索地域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课题。合肥文博苑建立在新城区,作者在其建筑与环境的创作中,既保持合肥地域文化传统,又体现现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建筑气质——谈苏州地方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曦  葛昕 《新建筑》2007,(6):83-86
分析苏州近年的重要建筑,发现本地文化背景影响着地域建筑的气质。地域建筑的文化内涵虽然被现代的文化所冲击,但其独有的气质不会被抹杀,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呈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