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用麦秸秆和玉米秆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并测定了其在不同水体系(去离子水、自来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同时,研究了淀粉含量对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麦秸秆制备的吸水性树脂在不同水体系中的吸水倍率可达70~400。  相似文献   

2.
贺倩  郭文迅 《应用化工》2011,40(3):431-434,437
以丙烯酸接枝淀粉为基体,不饱和聚酯酰胺脲树脂为交联剂制备出一种可降解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不加任何光引发剂即可紫外光固化成膜。研究了树脂的吸水速率及交联剂的加入量、光固化时间对产品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高吸水性树脂对不同溶液均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吸水速度较快,在蒸馏水、自来水、0.9%NaCl溶液、0.9%KCl溶液中的吸水率分别为905,3501,00,120 g/g;10 min内对蒸馏水的吸收倍率达200 g。该高吸水性树脂的降解从表面开始,逐渐向里面降解。  相似文献   

3.
徐继红 《精细化工》2013,30(1):17-21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海泡石黏土(ST)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ST接枝P(AMPS-co-AM)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海泡石用量、无机盐溶液金属离子价态和浓度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吸水速率和保水性能。用FTIR、XRD、SEM对吸水性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树脂的吸水倍率顺序为NaCl>CaCl2>FeCl3,在体系中适量地引入ST能显著提高树脂的吸水能力,树脂具有较快的吸水速率和良好的保水性能。FTIR和XRD表明,ST和有机单体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部分单体插入到ST的层间形成插层型复合高吸水性树脂,SEM显示树脂具有多孔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高吸水树脂,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对树脂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倍率达1 495 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93 g/g;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对不同阴离子的钾盐溶液而言,按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降低;树脂的吸水倍率与阳离子的价态有关,价态越大,吸水倍率越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高吸水树脂,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对树脂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倍率达1 495 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93 g/g;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对不同阴离子的钾盐溶液而言,按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降低;树脂的吸水倍率与阳离子的价态有关,价态越大,吸水倍率越低。  相似文献   

6.
将凹凸棒石黏土(attapulgite,ATP)经冷冻和碾磨处理后,采用羧甲基纤维素为基质,丙烯酸为单体和不同碾磨次数的ATP为无机组分,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酸/凹凸棒石黏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冷冻和碾磨处理对ATP的形貌、理化性质及对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和吸水速率的影响,评价了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在不同pH溶液中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经碾磨处理后,ATP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先降低后升高,而后趋于不变,平均孔径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相同添加量下,碾磨不同次数的ATP比表面积越大,复合树脂的吸水倍率越低,但吸水速率越快。此外,复合吸水树脂表现出优异的pH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马国富 《精细化工》2013,30(12):1344-1348,1365
以瓜尔胶(GG)、丙烯酸(AA)和黄土(LOESS)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瓜尔胶接枝聚丙烯酸/黄土(GG-g-PAA/LOESS)复合高吸水性树脂。采用FTIR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LOESS的添加量对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溶胀能力和溶胀动力学的影响,考察了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能、反复溶胀性以及在不同pH溶液中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瓜尔胶、丙烯酸和LOESS发生了接枝共聚,体系中引入LOESS能够显著提高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能。当LOESS的质量分数为2%时,该树脂最高吸水倍率可达602 g/g,室温下6 d后,其保水率仍达28%,5次反复溶胀,吸水倍率仍能保持初始时的49%。此外,该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还表现出优异的pH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质,丙烯酸(AA)为单体,凹凸棒黏土(APT)和腐植酸(HA)为复合组分,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酸/凹凸棒黏土/腐植酸(CMC-g-PAA/APT/HA)环境友好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用红外光谱(FTIR)进行了结构表征。考查了APT和HA含量对树脂吸水倍率和吸水速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在不同pH溶液中的溶胀行为以及反复吸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PT和HA通过其表面的活性基团参与了接枝共聚反应,在体系中引入HA和APT能够显著提高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能力。在HA含量为5%(质量分数),APT含量为30%(质量分数)时,树脂可达到最优吸蒸馏水倍率为582g/g。该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在pH值在4~11范围内时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表现出优异的pH稳定性。经过5次反复溶胀后,该复合吸水树脂仍能达到424g/g的吸水倍率,较不含APT和HA样品提高了近44%。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四烯丙基氯化铵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一种新型耐高温吸水树脂。对聚合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了颗粒粒径对吸水树脂在高温下不同的溶液中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聚合条件为:丙烯酰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过硫酸铵和四烯丙基氯化铵占单体丙烯酰胺的质量百分数分别是0.12%、0.12%。在不同的溶液中,颗粒粒径对吸水树脂高温下吸水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吸水动力学方面,对吸水树脂吸水平衡影响不大。此外,制备的新型耐高温吸水树脂表现出优异的耐盐型能,150℃下在1 wt%的Na Cl溶液中吸水倍率可达81g/g。  相似文献   

10.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腐植酸钠多功能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聚乙烯醇和腐植酸钠含量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树脂的吸水速率、溶液pH值对吸水倍率的影响及反复溶胀性能。结果表明,在体系中引入廉价的腐植酸钠,能够显著提高树脂的吸水能力。在腐植酸钠含量为10wt%时,树脂具有最高的吸水倍率,其吸蒸馏水和0.9wt%NaCl溶液分别达到1020g/g和80g/g。  相似文献   

11.
以阿拉伯胶(G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GA-g-PAMPS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溶胀性能,并用FTIR对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下得到的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683 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137 g/g。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树脂的吸水倍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a ClBa Cl2Fe Cl3,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和较好的重复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阿拉伯胶(G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GA-g-PAMPS 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溶胀性能,并用FTIR对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下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683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137g/g。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树脂的吸水倍率顺序为NaCl>BaCl2> FeCl3,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和较好的重复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阿拉伯胶(G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GA-g-PAMPS 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溶胀性能,并用FTIR对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下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683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137g/g。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树脂的吸水倍率顺序为NaCl>BaCl2> FeCl3,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和较好的重复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β-环糊精(CD)、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作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N-N’-2-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CD-P(AA-AM)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合成树脂中交联剂用量、溶液pH对树脂吸液能力的影响,并对树脂在不同氯化物盐溶液中的吸液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交联剂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5%时,可制得吸水率较好的CD-P(AA-AM);该树脂在pH<2时吸水很少,最大吸水倍率为35g/g。在2CaCl2>FeCl3。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树脂的吸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华飞  贾振宇  尹国强  崔英德 《化工学报》2011,62(12):3539-3544
利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树脂,研究了复合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速率、重复吸水性能和人工尿液中的吸水倍率,以及在不同温度、不同电解质溶液离子强度和不同pH值的环境下复合树脂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树脂的吸水速率较慢,在多次重复吸水后吸水性能也逐渐降低,在人工尿液中的吸水倍率高于聚丙烯酸钠树脂,低于壳聚糖接枝丙烯酸钠树脂;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树脂的吸水能力增强,超过50℃后变化较小;树脂的吸液倍率随着电解质溶液浓度和价态的增大而下降;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出现驼峰,在pH=3.5和pH=8.5处分别出现吸液倍率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以腐植酸、丙烯酸为单体,丙三醇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腐植酸/丙烯酸型吸水性树脂,并考察了腐植酸加入量、中和度、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应容易控制;合成的吸水性树脂,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且反应中各组分含量对合成树脂的吸水倍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友好型聚天冬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琥珀酰亚胺为原料,二胺为交联剂,合成了环境友好型聚天冬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原料分子量、交联剂种类、交联剂用量、吸水温度以及吸水时间等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显著影响树脂的吸水倍率,以分子量为67500的聚琥珀酰亚胺为原料,己二胺为交联剂,交联剂浓度为1.5%时,树脂吸水倍率为1480。  相似文献   

18.
聚乙二醇单酯的合成及其在高吸水性树脂中的交联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成了正丁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考察了其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效果 ,探讨了聚乙二醇分子量等交联剂合成条件与用量对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发现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 40 0~ 80 0时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较好 ,吸水倍率为 35 0~ 5 0 0g/g ,吸盐水倍率超过 6 0g/g ,加压吸水倍率变化小  相似文献   

19.
徐继红  叶冬  穆新科  洪思明 《应用化工》2014,(11):1965-1968
以木质素磺酸钠(LS-N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通过接枝共聚合成LS-g-PAMPS/AA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在各种pH溶液中的溶胀行为,探讨了树脂的吸水速率、保水和反复吸水性能。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LS-Na可以显著提高树脂的吸水速率、保水和反复吸水性能。树脂具有pH敏感性,在pH值4~12之间保持较高的吸水倍率,在pH值2与7的溶液里有良好的可逆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王文波  王爱勤 《化工学报》2008,59(11):2916-2921
以天然瓜尔胶(GG)和丙烯酸(AA)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瓜尔胶接枝聚丙烯酸(GG-g-PAA)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MBA浓度对树脂溶胀动力学和溶胀能力的影响,研究了树脂在不同亲水有机溶剂/水混合溶液、不同阳离子盐(NaCl、CaCl2和FeCl3)和阴离子盐(KNO3、K2SO4和K3PO4)溶液中在各浓度和离子强度下的溶胀行为,测定了高吸水性树脂在室温和高温下的保水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对亲水有机溶剂较为敏感,吸水倍率随着亲水有机溶剂浓度的增加迅速减小;在各种盐溶液中的吸水倍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