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杭州西泠印社概况及研究现状,从布局方式与篆刻手法之间的呼应、园林建设与印社发展的联系以及园林点景的布置和命名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主题园林"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主题园林的功能,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西泠印社园林为理景分析对象,阐析了其园林布局及空间序列,总结出其依山就势、疏密有致、重视视觉关系、营造空间渗透、金石文化与园林结合等几方面的理景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地域可分为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按功能性可分为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本文章着重论述了清代皇家园林在布局艺术上对南方园林的融合,通过障景、借景、漏景、対景、框景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二者在精神上的共通之处,阐述清代皇家园林与南方园林在布局艺术上的融合点,并通过实例加以讲解,从而对清代皇家园林融合南方园林的布局艺术形成独到的见解和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4.
楹联艺术是以园林景观为载体所诞生的文学形式,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沟通人与景、景与情的艺术桥梁,对于当代园林景观的建设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赏析古典园林景观楹联的方法,以观赏者游园时由远及近的感官次序,依次将楹联所述的园林景观分为了"声景"、"香景"、"物景"、"光景"等四景,并对其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对于园林建设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声景思想的形成及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晓梅 《中国园林》2009,25(7):32-38
中国古典园林声景思想是在传统.天人合一"宇宙意识下,结合儒、道、释哲学背景,并经诗画艺术的审美提炼与造园实践的经验总结共同建构起来的.其核心不在声音的物理数量控制,而在如何透过声音表达心灵内容,从而实现园林环境对人生命的颐养.立足传统造园背景,就这一声景思想发生、发展,乃至何以如此的深层社会机制与文化动因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其不同于西方现代声景理论的文化特征与技术逻辑,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颐和园写秋轩的选址对于造园来说并不理想,但是我们的前辈们却能在这里创作出极富诗意的园林栖居,并被孟兆祯先生誉为典范。本文尝试结合历史文献、实地调研与测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分析其园林内部与外部空间环境、成景与得景等多方面因素,总结其"景面文心"的园林内涵,并深入剖析写秋轩假山的设计推理过程与其成功的原因。以期更为深刻地理解传统山地园林造园艺术,并为现代山地园林的设计与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杨雯  金荷仙  晏海  刘晓东 《中国园林》2021,37(6):139-144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要香景植物进行梳理;其次,选取园中典型香景,根据香景植物与园林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其营...  相似文献   

8.
伴随当代健康理念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观念的共时推演,对古典园林精神生态机制的重新认识与诠释成为新时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典园林依托我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蕴含丰富的健康园林营造方法与机制。点景题名是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景观载体。本文力争站在民族与文化自信的时代高点上,以承德避暑山庄点景题名为例,分析其文化深度和精神生态共时性营造特征;以代表性匾额题刻等点景题名的文本解读与语义转换为切入点,在命名点题、记叙典故、抒情喻志基础上,阐释其勤勉自强、藉古喻今、精神超越的内在精神与文化关联。研究结果对中国园林文化内涵再理解及当代园林景观建设具有参考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邰杰 《建筑知识》2006,26(4):45-50
本文主要从艺术造型学和艺术形式问题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精致细腻、柔美隽永风格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空间艺术品,并对其景园空间与绘画空间、雕塑空间的相似性、类比性进行了些许思考,包括空间艺术营造规律、空间视觉感知、空间艺术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郭明友 《风景园林》2018,25(8):106-109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传统园林理景设计,有人说其步移景异、千变万化,也有人认为其大同小异、千篇一律,两种认知差异巨大。研究发现,经典的传统园林理景设计都是局部流动性与整体一致性高度融合的;流动性设计使园林造景富有变化和韵律,整体性设计使园林空间具有完整而独特的审美主题,二者相辅相成;只有深入理解传统园林的景境设计方法,才能更准确地解读其艺术审美特色与文化价值,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从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分析了南宋园林成长的基础,通过对叠石理水、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等园林要素的研究,总结出南宋园林的典型特征:巧趣柔美、清雅俊逸,并解析了南宋园林在"壶中天地"的园林格局、.题名点景"的叙景方式、"雅俗共赏"的审美特性三方面存在的文化遗产价值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位于会稽山北麓的绍兴城,多孤丘石山。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石山的开采,遗留的石宕不乏奇异的洞壑深潭之景,后人以此为园,终成越中名胜,是为绍兴石宕园林。绍兴石宕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山水审美与理景艺术,而绍兴东湖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尤为突出。故以东湖园林为例,探讨其理景艺术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之间的诸多关联,体悟其为园的画卷叙事性,并配合层次化的游览路径,阐释其内部的空间形态与审美意趣。简言之,绍兴石宕园林的形成与发展基于绍兴人对石宕遗址的审美、尊重及保护,而绍兴东湖作为以石宕为园的佳例,在审美与理景方面有其完整性,故不妨以此为窗,去了解认识绍兴石宕园林。  相似文献   

13.
王铎 《华中建筑》2005,23(Z1):138-140
该文论述了北魏洛阳佛寺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功能、园林类型、园景构成及其文化艺术特质;阐述了佛教文化在北魏洛阳园林空间中所创造的艺术奇迹.  相似文献   

14.
问名是园林兴造理法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北海园林景名为分析对象,在景名对表达造园意境、情理、形神、虚实、意趣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剖析例释,对其艺术理法做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研究中,众多学者更侧重于对江南园林的探究,而对皇家园林声景的分析则相对较少。避暑山庄作为皇家园林之典范,其丰富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值得人们探讨与研究。以声景理论为基础,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从声源的角度,分析避暑山庄声景的营造,发现其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并根据其声景现状,提出保护与修复建议,以为避暑山庄声景修缮与现代园林声景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中的"缺园"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空间组织,呈现出与众不同且耐人寻味的园林景致。文章从其空间布局、建筑特色、点景手法等方面分析缺园的园林特色,并从低成本设计、艺术造景、文化意境等角度阐释缺园营造的意趣之美。缺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哲理思考及艺术意蕴为当代园林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程秀萍  裘鸿菲  周雯文 《华中建筑》2007,25(12):118-120
中国古典园林中对声景的运用十分广泛,现通过古诗词、园林实例与中国园林美学理论,分别对声景概念、审美特征、分类和运用进行研讨,试图以小见大,触类旁通,揭示声景在我国古典园林运用中的奥秘,扩展人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视野.  相似文献   

18.
英国自然风景园是西方园林中独特的一支,不仅有着追求自然田园风光的风景,更是以园中大量奇异的点景建筑闻名。点景建筑作为自然风景园中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在全园的景观视线、空间限定、意境营造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斯陀园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典范之一,园内拥有众多造型精美、风格迥异的点景建筑,堪称点景建筑的博物馆。文章通过对斯陀园点景建筑的产生背景、历史沿革、形态类型的分析研究,探索其发展规律、形态特征,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加深对于英国园林史的认识和理解,启示当代风景园林建筑的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19.
声音是中国古典园林听觉艺术的载体 , 听觉艺术之所以有如此憾人魅力在于各种声韵的完美融合。本文从声景的概念入手 , 研究分析"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对声景的影响,从而揭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声景美的构成形式。  相似文献   

20.
宋人造园往往从山水画中汲取造园要素和意境,前人多从意境内容方面来阐述山水画与园林的关系,而鲜有将具体绘画手法与造园手法相比较。因此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点景"这个绘画与造园相通的手法,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两宋这个时代下,分别从宋代山水画和园林中总结"以亭点景"手法运用的特点,总结出五个"以亭点景"的空间模式,进一步类比,找到在"以亭点景"的手法运用上山水画与园林两者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