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法国是世界上铁路开发占据领先地位的国家之一,其高速铁路的发展居于欧洲之首,影响着许多国家的高铁建设。该文通过对法国高铁车站现状资料的梳理,从车站站房与站前广场、车站周边路网和开发形态三个方面对现状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结合四种不同区位类型的车站对法国高铁车站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借鉴法国高速铁路车站建设经验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高速铁路车站建设的热潮,该文梳理了哈大客专中间站站房建筑设计的特点。通过中间站的案例的对比,从车站选址、规模确定、功能分区、流线组织、建筑风格、站场设施6个方面分析,详细列举了哈大客专中间站的选址示意图、平面图、剖面图、效果图、建成实景照片、细部节点处理等。该文提出中间站站房建筑设计的主要问题,并整合了部分建筑设计思路。涉及的车站包括哈大客专2013年开通的普兰店西站、瓦房店西站、鲅鱼圈东站、盖州西站、营口东站、海城西站、鞍山西站、辽阳站。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飞速发展,铁路建设工程、站房工程及配套房建工程日益增多,高铁站房体量越来越大,装饰装修项目对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高铁站房等公共建筑由于其跨度大、高度高、造型复杂和施工面积大等特点,与普通幕墙装饰存在着很大不同。依托济青高速铁路红岛站项目,对沿海地区高铁站房双曲面幕墙及金属屋面施工综合技术应用进行全面研究,以期对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必须以客运站的交通量预测,客流量预测和车流量预测以及停车位的预测分析数据作为依据,预测时以项目可行性分析及招标文件作为预测基础,根据1999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现代铁路旅客车站规划设计》中对各项数据的计算方式及验证手段,得出客运站在设计中建筑空间,道路交通规模,以及停车位数量等相关数据,为客运站的规划设计提供合理有效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芳王力 《工业建筑》2014,(4):171-173,98
与传统铁路客运相比,高速铁路客运具有方便、迅速、舒适、运输能力大的优势。以太原高铁客运站站房设计为例,通过合理总体布局和建筑设计,从建筑的文化特性,以及技术先进性包括新型屋面体系、幕墙系统和建筑节能等方面,充分发挥上述高速客运的优势,吸引旅客,提供安全高效舒适的客运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州建筑》1996,(4):35-36
滑县长途汽车站,是同时设有十个停车位的中小型车站。站房面积1200m~2,除站房外还建有3096m~2的司机住宿接待、车站办公、商店等多功能用房。车站总平面布置,汽车进出口与客人进出口线路明确,互不干扰。站房内部,设计以候车大厅为中心,客人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9,(17)
随着国家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也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站房工程也越来越多。高铁站房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尤其是高铁站房等公共建筑类高跨空间吊顶,由于其跨度大、高度高、施工面积大等特点,与普通吊顶装饰装修存在着很大不同。本文结合济青高铁红岛站高架候车大厅装饰工程,详细阐述了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的逆向施工及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飞速发展,铁路建设工程、站房工程及配套房建工程日益增多,高铁站房体量越来越大,装饰装修项目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铁站房等公共建筑类高跨空间吊顶由于其跨度大、高度高、施工面积大等特点,与普通吊顶装饰装修有较多不同。依托济青高速铁路红岛站项目及鲁南高铁临沂北站项目,对高跨空间下的曲面吊顶结构固定技术、逆向法施工、装配式工艺及BIM+深化设计技术综合应用进行全面地研究,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青岛火车站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概况 青岛客站是胶济铁路唯一的尽端式车站,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原站房始建于1900年,由德国人设计,是德占时期的经典建筑.在1991年站房改造中,老站房被拆除重建.本次结合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及青岛市迎接2008年奥运会,由铁道部和青岛市共同投资新建青岛客站.新建火车站的建筑面积55000m2,风雨站棚60000m2,客站类型为城际铁路客站,站房形式为线侧犁与线端型结合,设计规模为最高旅客聚集人数5000人的大型车站.设计充分贯彻铁道部跨越式发展新思路,具体落实了"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五性"原则.为新时期铁路旅客车站的设计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郭燕 《四川建筑》2015,(2):164-166
合肥南站站房由售票、广厅、高架候车、出站厅等客运服务部分、车站办公管理服务用房及设备用房组成,站房面积约为9.92×104m2,主站房最大平面尺寸为170.0 m×279.65 m,为地上3层(局部4层)大跨度、大平面框架结构。承轨层采用"钢骨混凝土柱+普通钢筋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梁+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结构,提高了出站层的建筑净空和使用面积,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且施工方便。承轨层结构分别根据桥梁规范的概率极限法和建筑规范的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李哲  石磊  高视之 《中外建筑》2014,(9):119-120
本文引入空间句法的理论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内部空间组织进行研究。提取空间句法中的连接值、集成度和智能值这三个评价指标来量化分析空间的可达性和可理解性,完成了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组织的定量性评价和优化,改变了以往单凭经验设计造成的偏差,提出了高速铁路客运站空间组织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铁车站选址与接驳交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截止2 018年底,我国已开通高铁 2.9万公里,高铁车站超过500座。由于我国东 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高铁车站选 址各具特色,同时也出现一些“舍近求远”的 高铁车站选址“怪象”,没有从“以人为本”的 角度对高铁车站的接驳交通进行系统规划建 设,高铁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旅 客出行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为此,基于我国现 行高铁车站城市规划空间特征,本文从宏观 和中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高铁车站的选址 特征,从战略规划、成本技术、绿色环保三 个方面阐述高铁车站选址“怪象”产生的深层 次原因,梳理影响高铁车站选址的内外部因 素,论证高铁车站合理选址的原则、方法与 策略;探讨高铁车站选址与接驳交通体系的 关系,提出高铁车站接驳交通一体化理念, 总结国内外高铁车站接驳交通一体化建设经 验,挖掘我国高铁车站接驳交通系统需解决 的主要问题,并以重庆西站为例,提出改善接 驳交通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潘涛  程琳 《华中建筑》2010,28(11):128-129
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各地陆续兴建高铁车站,并把车站地区的发展作为所在城市的重要增长极。高铁客站是一个城市的形象窗口,因此它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科学发展观。该文从"TOD模式"理论出发,引出了"ROD模式",说明了以高铁枢纽而拉动的地区开发建设符合"TOD模式",并说明了我国现代高铁枢纽地区的定位和功能,最后说明了基于"ROD模式"和地区定位的枢纽地区规划建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
Taking Sichuan Gymnasium St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explore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over time of areas around Sichuan Gymnasium Station in terms of time. We extract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land use in areas around Sichuan Gymnasium Station in 2005, 2011, and 2016 through Google Earth in order to draw the map of land use status in three time nodes. We then analyze the degree of mixing and equilibrium, intensity of development of land, and land use patterns of areas around Sichuan Gymnasium Station with indexes including the area proportion of land use patterns,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degree of equilibrium within a 1,000-m radius centered on the station, so as to revea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around the station in different time node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has not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boom of commer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d city of Chengdu. We also analyze land use changes in areas around Sichuan Gymnasium Station in terms of space, and find that land use patterns in areas around commuter stations seem to be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the average station, and land use patterns in areas around Huaxiba Station and Nijiaqiao Station on Line 1, which opened first,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Moziqiao Station and Yiguanmiao Station on Line 3. The original land use patterns formed in the old city often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rail transit routes and rail transit stations. Adaptive stations do not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land use patterns in their surrounding areas, but have some impact on the plot ratio and building height of land for commercial use within the core area of the stations.  相似文献   

15.
以高铁客站为主形成的综合交通枢纽兼具交通节点和城市节点的双重功能,对其站域规划会产生辐射效应,影响并推动周边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本文以北京南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站站域的发展现状,探讨北京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与站域规划及城市空间发展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站点周边居住建筑的密度直接影响乘坐轨道交通的总量,轨道站域范围内居住建筑分布的整体比重与轨道交通分担出行的比例相关。针对香港74个港铁站域空间居住建筑形态特征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居住单元的分布情况,站域范围的居住建筑的密度与港铁乘坐量密切相关;站域空间范围的分布情况与非轨道站影响区域的比较发现,以轨道站为核心的居住建筑集聚特征是支持香港轨道系统高效率的重要空间特征之一。围绕轨道站的居住建筑集聚能够通过居民出行活动的集聚引导商业和社会服务设施分布密度的提高,是促进紧凑空间形态的形成的基本动力。归纳在轨道系统建设、站域空间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紧凑形态形成的各类因素,有利于合理制定以轨道站为导向的紧凑城市空间形态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非饱和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合理地预测线路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现场沉降观测数据表明不同饱和度地区路基沉降曲线线型变化较大,基于饱和理论的沉降预测方法在工后沉降预测中存在不能准确描述沉降规律,且存在预测值偏小的风险。基于实测沉降规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非饱和土地区路基的沉降预测曲线模型。分析了预测曲线模型的特点,并基于最小二乘法给出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15标段沉降数据,提出相关系数、偏差度、稳定度为模型有效性检验指标,结合施工完成2 a的实测资料,进行了在施工完成3个月及6个月所提模型与规范要求3种预测模型的对比研究;对3条不同饱和程度高铁路基沉降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饱和土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为非饱和土地区高速铁路建设合理判断工后沉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SID开发高铁枢纽车站建设条件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高铁枢纽车站的综合开发理念,分析了车站的功能定位.并从枢纽的“触酶-集聚”效应理论和“点-轴”空间结构理论方面分析了高铁枢纽车站集聚效应的体现。通过国内外典型枢纽车站综合开发的案例.对不同类型车站的开发模式.功能定位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与总结。最后提出高铁枢纽车站建设开发成功的条件,以此对我国新一轮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春舫 《新建筑》2011,(1):94-96
高铁时代的新一代铁路枢纽站房与传统站房有着不同的特征。结合最近几年大型铁路站房的设计实践,分析总结枢纽站房的主要特点和设计原则,提出了枢纽站房与城市相衔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铁路客运的发展历程,将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三种类型,即普速铁路时期的门户车站、高铁时期的交通综合体和城市综合体,并从换乘空间功能角度,概括了大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的四项基本特征,同时,从交通设施与城市相互关系的角度反思目前中国交通综合体型高铁枢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介绍国外高铁枢纽采用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模式,以期为我国今后高铁枢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