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已经知道根据反射波时距曲线确定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很多方法,而其中有许多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地震资料的实际解释。 相似文献
2.
3.
转换波速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志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570-575,667,494,495
对P-SV转换波作动校正叠加需要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以及转换点的位置信息,而转换点位置则与纵横波速度及其比值有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给速度分析带来困难。从另一方面看,转换波由下行纵波与上行横波组成,纵波速度信息包含在下行纵波半支曲线里,横波速度信息包含在上行横波半支曲线里,通过纵横波速度确定转换点位置,根据纵横波速度与转换点位置计算两个半支曲线的传播时间之和。因此,转换波速度分析迭代循环过程归结为:转换波时间-纵横波速度-转换点位置—转换波时间。本文阐述两种能直接从转换波数据里求取纵波和横波速度的方法:其一是纵横波速度谱迭代方法;其二是纵横波速度联合扫描方法。它们在求取纵横波速度的同时,可动态地确定转换点位置。借助于零炮检距纵波反射时间tPP0和零炮检距转换波反射时间tPS0这两个时间尺度及其转换关系,可实现纵波与转换波在相同时间尺度下的动校正叠加,再通过速度分析自然地解决纵横波层位标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秦绪英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6,(1)
纵横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R=V_p/V_s)对解释地球物理的野外资料是很重要的参数。目前的研究越来越强调岩性成分、孔隙参数对V_p、V_s以及R的决定因素。本文主要讨论V_p、V_s、R与孔隙度、岩性成分的关系。纵横波速度可以用来求地层参数,例如泊松比、切变模量、杨氏模量、体变模量、压缩系数等;也可以用来确定孔隙度、划分裂缝、识别流体性质、识别岩性等。 相似文献
5.
6.
高精度转换波速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转换波速度分析在多波地震资料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转换波速度是先抽CCP道集 ,然后进行转换波分析 ,而抽CCP道集需要速度 ,转换速度分析的目的又是为了计算速度 ,因此常规转换波速度分析是一个迭代的过程。精确的无迭代分析方法在速度扫描过程中 ,根据转换波层位时间、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 ,动态地抽取相应层位的CCP道集和计算速度分析检测因子 ,来实现精确无迭代转换波速度分析。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用纵横波联合反演、递推计算等方法,可以提取多波速度比参数,包括横波与纵波速度比、横波与转换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以及据此衍生出来的相关参数(如速度比导数)。以泊松比与纵横波速度比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基础,利用纵波与转换波的传播特征,推导出采用泊松比或纵横波速度比表述的横波与转换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对纵波速度的一阶导数、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对泊松比的一阶导数。这些参数对岩性、含气性比较敏感,是油气预测中一类新的实用参数。将上述参数用于四川盆地西部深层须家河组低渗透-致密裂缝性气藏的含气性检测,发现多波速度比参数异常强、裂缝发育好的区域,是天然气富集的优质储层带。 相似文献
8.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储层物性非均质性与沉积体系内部的构成单位关系密切,可以分尺度进行研究:(1)在沉积体系级的大尺度范围内,不同的沉积体系具有不同的储集性能;在同一沉积体系中,不同的成因相孔渗值差别极大,主要取决于沉积作用过程中古水流能量和环境的变化。(2)在成因相级的中尺度范围内,各流体流动单元内部及不同的流体流动单元之间孔渗值存在明显的整体差别,这与构成流体流动单元的储层岩性相关系密切,如果叠加有不均匀的成岩作用的影响,那么流体流动单元的物性将会大大地降低。(3)在岩芯级的微尺度范围内,多孔介质具有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水岩石模量的从P波速度预测S波速度的方法.水饱和沉积物的低频弹性波速度能够应用无水岩石模量从Gassmann方程预测,如果无水岩石模量能够通过P波速度估计出来,那么S波速度就能够很容易地通过模量得到预测.无水岩石体积模量可以通过一个压实常数与剪切模量联系起来.数值结果表明,如果差压大于约5MPa以上,那么预测的压实和非压实沉积物的S波速度与井上的实测速度一致.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选择调节参数,而其他方法则需要孔隙纵横比.预测S波速度仅依赖于测量的P波速度和孔隙度. 相似文献
11.
周竹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27(5):662-669
根据波场延拓理论和模糊决策理论,本文介绍一种对于层状介质,利用地表 CMP 道集数据自动反演各层的层速度和双程旅行时的层速度反演方法。直接利用波场延拓层速度方法所获得的地下介质层速度与根据 VSP 资料计算所获得的层速度不太吻合,前者通常偏高。文中对影响波场延拓层速度精度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校正,校正后的波场延拓层速度结果与VSP 层速度结果吻合很好。用此法求取层速度的精度高,并具有较强的适应弱反射和抗干扰的能力,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共中心点一半炮检距域中,利用波动方程的叠前双平方根算子,实现了炮点及检波点分层向下延拓。通过使用替换速度替换上覆地层速度,消除了背景速度对地层成像的影响,达到了提高深层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目的。利用叠前双平方根算子,将炮点和检波点波场向下延拓,并进行逐层剥离、速度场重建,消除了上覆地层对速度的影响,提高了速度分析的精度,为叠前偏移成像提供了可靠的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13.
在认识到速度参数对地震勘探开发研究工作重要影响的情况下,对速度及其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包括理论和实际应用等各方面的比较深入的思考,探讨了地震波的各种速度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地震勘探开发研究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对速度参数的不同需求和对速度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发展,指出现阶段应改变用综合速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思路,采用变速的方法去认知和更加逼近地下实际地质情况,以提高研究的精度和勘探开发效益,并以塔里木轮南地区的速度分析工作为例介绍了速度分析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L.Amundsen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5,(5)
在两个焊接的固体介质边界处,质点速度的三个分量和垂直拉力在通过边界时是连续的。然而,在横穿流体与固体分界面时,只有质点速度的垂直分量是连续的,水平分量可能不连续。此外,流体压力与固体中拉力的垂直分量方向相反,且界面处拉力的水平分量为零。利用后一现象,可根据布置在海底的单分量检波器记录的质点速度的垂直分量计算总 相似文献
15.
影响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储层储集性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自石炭纪以来经历了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多次构造运动 ,多次的抬升剥蚀和再沉降过程 ;从石炭系至第三系均有油气储层发育 ,储层岩性有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岩。石炭系及下二叠统主要发育一套陆相、海陆交替相、泻湖相及火山岩相地层 ,为正常碎屑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储层 ,其中 ,碎屑岩储层成岩阶段多为晚成岩C段 ,孔隙类型主要为裂缝 +次生孔 ,影响储层储集性的主要因素为构造运动、岩性 ;中二叠统以上地层主要为一套沉积作用形成的陆相碎屑岩地层 ,为正常碎屑岩储层 ,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和次生孔 ,影响因素主要为埋藏深度、沉积作用、粘土矿物脱水、烃源岩演化及构造运动 ,不同成岩阶段 ,其储层的孔隙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另外 ,沉积时的古气候条件及风化淋滤作用也是影响储层储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纵横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在地球物理中对岩性、孔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本文主要讨论在川东温泉2井的VSP测井中获得的可靠纵横波速度;用纵横波速度比求取地层参数(泊松比、速度比);用泊松比来识别岩性和尝试用速度比、泊松比分析该段地层构造应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声学近似的地震反演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混合法波场计算和最优化方法而建立的一种迭代速度反演。在波场计算中,采用了非均匀离散网格的混合算法使反演的计算速度有所提高。通过对长波长速度信息的恢复和合理使用最优化方法,加快了迭代反演的收敛。文中给出了这种反演方法用于地震反射资料的理论计算实例,表明方法是有效的,同时也说明了初始模型、噪音和信噪比对选代反演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地震瑞利波速度反演求取P-SV波横波静校正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中,P-SV波横波静校正量的求取至今仍然十分困难。本文借鉴Muyzert的方法原理,提出利用陆上P-SV波地震资料中的瑞利波频散信息反演浅层横波速度结构,进而求取P-SV波的横波静校正量。但是在实施反演之前要对P-SV波资料先做高程静校正和纵波静校正。文中详细列出求取横波静校正量的流程。通过实际二维P-SV波地震资料试验表明,利用地震瑞利波的频散信息可有效地反演浅层横波速度结构,并可预测P-SV波横波静校正量的长波长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由面波求表层横波速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绪德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27(1):9-15
介绍了用面波的谱分析法(SASW)及多道分析法(MASW)求取近地表横波速度剖面。对MASW的采集、处理、反演作了详细介绍。用雅可比矩阵分析了产生瑞雷波相速度的各参数的灵敏度,证明纵波速度、密度、厚度对相速度的影响较小,横波速度是主要因素。用加权最小二乘法、LM法和奇异值分解(SVD)求得反演公式,用模型和实例证明反演稳定,用井中数据核实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