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有别于其它城市道路立交,其交通特性和出行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本文着重从山地城市道路交通特点、路网特点、立交的选型及断面布置、立交主线及匝道设计、路基及立交排水设计、立交景观设计等方面对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做了简单的分析,指出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兼顾美观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四种常见城市互通立交的类型及其使用条件和实用范围,并结合山西省地形、车流量、地质、经济等条件,给出了各种互通立交方案的设计及优化原则,希望能对城市立交设计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多城市屡发的极端降雨,给现有公路立交排水系统的设计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就如何实现立交区有效排水,已成为当前市政给排水专业的又一关注点。公路立交排水系统与以往的城市道路立交排水系统存在些许差异,因此,从公路立交排水方式、排水系统组成、重现期及径流系数的选取、汇水面积的划分、下游出路的选择、泵站选址及附属排水设施等方面总结了公路立交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并对北京密云县十里堡公路立交及河南省郑州市永盛路公路立交排水系统设计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结合城市立交改造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立交改造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并对立交改造设计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立交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庄伟 《中国园林》2005,21(2):32-34
对近十年来上海城市立交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回顾,介绍了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实例:外环线莘庄立交环境绿化、沪青平立交环境绿化.分析立交设计的要点,并提出城市立交道路内绿地设计的要点和建议,以及待建城市立交道路绿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城市立交大量修建和抗震设计理论从弹性向延性方向发展,城市立交抗震设计及分析就愈发重要。本文以某立交桥为背景运用MIDAS CIVIL有限元程序,对E1和E2地震作用分别采用反应谱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延性能力进行判定。本文对城市立交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有关结论,可为立交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立交方案构思、立交交通分析的构思新方法——交通流量发展趋势图、立交方案比选评价结构模型、立交交通工程的设计、城市立交道路CAD、立交桥头处理、加筋土挡土墙等方面对20世纪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回眸。  相似文献   

8.
余杨钦 《福建建筑》2012,(3):107-109
随着城市发展,建设城市立交道路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一种有效手段正得到更多应用。城市立交道路的排水系统是否可靠与顺畅,对立交道路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的经验,对立交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及系统设计做些介绍,与同行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业根 《山西建筑》2011,37(31):120-121
通过对蚌埠中环线快速路互通立交的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详细分析研究,综合土地开发、工程造价、近远期结合、社会效益等因素,对中环线互通立交设计思路进行全面阐述,以积累相关设计经验,促进城市互通立交建设。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归纳了互通立交设计的主要考虑内容及其关键过程,包含总体规划、交通量确定和间隔设计等。明确了城市互通立交的主要型式,对其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炼了开展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的注意要点,以提高其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秀莉 《山西建筑》2003,29(11):126-127
介绍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的布置形式和设计原则 ,阐述了匝道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指出在立交桥匝道设计中 ,应统筹规划 ,把好设计的质量关。  相似文献   

12.
张海静 《山西建筑》2009,35(9):289-290
针对互通立交设计中主线、匝道、被交路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如何做到平、纵面线形舒顺,横断面布置合理,相互之间配合协调作了探讨,主要从纵断面设计、各部分纵断面的设计顺序、超高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解决了纵面线形舒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新蕾 《山西建筑》2010,36(10):318-320
在国道104济南零点立交—燕山立交高架桥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结构体系、基本跨径、上下部结构形式、跨铁路段方案设计、燕山立交改造段设计等进行方案比选,贯彻了"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等设计原则和精细化设计理念,多方面、多角度对设计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4.
屠彬  张明浩 《山西建筑》2010,36(27):284-286
简要介绍了单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的特点及形式,总结了互通立交设计时匝道平面设计、匝道纵断面设计以及匝道坡面设计的几点体会,对类似立交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莘庄立交是连接G60沪昆高速公路、S20外环高速公路西段和南段、S4沪金高速公路以及沪闵高架路(城市快速路)的枢纽型立交。随着G60公路的拓宽改建和莘庄收费站的西移,G60公路与莘庄立交衔接处交通流量大、交通流向多,各交通流向交织严重的问题凸显。详细论述了莘庄立交节点交通设施设计,通过调整不同流向匝道间的交通分隔措施,增设匝道,优化标志标线设计等技术措施,使上述交通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依据南京滨江大道(南段)设计理念,根据滨江大道路网结合路段流量分析,在城市快速路建设标准下,重点论述立交方案选型。基于其承担较多的过境交通,又位于长江江边,转向交通量存在着较大的不均匀性,故采用组合式菱形立交方案。具体设计方案取用长距离下沉式道路。最后还重点讨论了菱形立交匝道夹角角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道路下穿铁路的立交桥设计有其特殊的要求。介绍了下穿陇海铁路的连云港市海棠路立交工程。立交桥的框架桥设计采用H型钢组合纵横梁加固线路的方案,满足41.6m宽框架桥四孔一联一次顶进的要求。重点阐述了立交桥横断面、纵断面、排水、U型槽、基坑支护的设计,体现了这类工程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8.
苗彩霞 《山西建筑》2012,38(21):156-157
着重介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概况、换乘枢纽设置、工程设计特点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指出该工程设计既强化了既有交通轴,提高了内外交通衔接的效率,又开辟了新的交通轴,扩大了交通圈的辐射角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以隧道做匝道的专用立交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市国旅码头专用立交以隧道作为匝道。针对该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介绍了立交工程进出口段的设计方案及施工措施,隧道正常段的施工等特殊的方法。工程实践是成功的,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太原市的环线主干道作了简要介绍,以太原西中环北段的道路设计为例,系统分析了西中环道路与南内环互通立交、南内环至规划漪汾街长高架及兴华西街石膏厂路等的道路节点设计方式,为市民出行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