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无焦煤的炼焦条件下,将徐州气煤和枣庄肥煤两种煤混合,以此混煤为基础煤料,添加不同粒度的焦粉、瘦煤、无烟煤进行坩埚焦炼焦实验,对所炼制的坩埚焦进行焦炭光学组织、焦炭显微强度和结构强度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添加惰性物使焦炭的各向异性指数(OTI)增大,I+Mf+FF减小;3种惰性物中,添加焦粉对提高焦炭显微强度和结构强度效果最好;惰性物的粒度越小,提高焦炭质量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焦炭颗粒的粒度分布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焦炭颗粒是生产碳石墨制品的主要原料,它的粒度组成、分布及其微观结构不仅对碳石墨制品的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各生产工序的成品率.为此,主要对粉碎后几种焦炭颗粒的粒度组成、分布及其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分析,确立了焦炭颗粒的粒度组成及其分布规律与粉碎方式和焦炭强度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单种煤细度进行预处理,利用70kg焦炉及配套干熄炉进行试验,在保证焦炭热强度的前提下,确定了预粉碎的煤种及最佳细度范围,研究表明,随着细度的增加,不同细度的瘦煤和气煤对焦炭热强度的影响不同,控制出料细度在60%左右时,配合煤堆密度增大,有利于提高焦炭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富氧喷煤在大高炉中焦炭粒度和强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喷煤水平下的7批风口焦和相应的入炉焦的粒度组成、I转鼓强度作了对比,实现表明,随喷煤水平的提高,焦炭粒度降解程度有增大的趋势。在风口断面上,从高炉炉壁至炉中心粒度均逐渐减小,各段风口焦粒度比对应入炉焦粒度明显变小,其I转鼓强度均低于入炉焦。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不同粒度的焦炭在不同试验压力下的颗粒强度系数,研究了焦炭颗粒强度系数同试验力及试样粒度的关系,并提出了焦炭颗粒强度系数测定的适宜条件,在生产实践中,测定焦炭颗粒强度系数的试样粒度可选择4.0 ̄2.0mm,或根据情况选择8.0 ̄4.0mm;试验压力可选择40MPa。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炼焦生产中加热速度、焦饼中心温度、标准温度及结焦时间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焦炭工业分析是研究焦炭特性的基础方法之一,也是某些试验进行的前提。本文对六种不同焦炭的不同粒度焦样分别进行了工业分析,研究了粒度对焦炭工业分析各指标的影响。发现随着粒度的减小,水分和挥发分均逐渐增大,灰分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基本稳定的趋势,固定碳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然后基本稳定的趋势。验证了制样时过粉碎会导致工业分析测定结果的不准确,应提高制样过程的严谨性,规范制样过程。  相似文献   

8.
矿物质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9种金属氧化物按干煤量0.5%、1%、3%、5%添加到马钢配煤、芦岭煤、古交煤中炼成坩埚焦后,测定焦炭的显微强度、结构强度、焦炭反应性。结果表明:PbO、B2O3、V2O5使焦炭强度显著下降;SiO2、TiO2使焦炭强度略微下降;MnO2、Al2O3、CuO、ZnO对焦炭强度无明显影响。过渡金属对焦炭反应性起正催化作用,硼族元素对焦炭反应性起负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工艺因素影响焦炭颗粒耐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焦炭颗粒的耐压强度一直是焦炭颗粒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利用最近提出的表征焦炭颗粒耐压强度的新方法,就模压压力、加压方式、粒度组成范围、粒度大小、粒度配比等因素对单粒度或多粒度组成焦炭颗粒耐压 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焦炭颗粒的粒度大小和粒度范围均可用其原始平均细度来表征。焦炭颗粒的原始平均细度越大,其耐压强度系数也就越高;(2)多粒度组成焦炭颗粒混合料的耐压能力比单粒度组成混合料的耐压能力要高得多。对多粒度组成焦炭颗粒而言,模压压力及粒度组成配比对其耐压强度系数的影响不甚明显;(3)分阶段缓慢加压到位比一次快速加压到位有利于提高焦炭颗粒的耐压强度系数。  相似文献   

10.
正高强度焦炭的生产技术包括煤粉碎粒度的控制技术,入炉煤粉碎的越细,焦炭强度就越大,但如果过细粉碎,由于带入的微粉煤增加,焦炉装煤密度降低,从而导致装煤量和焦炭强度下降,影响炼焦生产。因此细粒煤需要控制在最低限度,以有效提高焦炭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12.
煤的容情比与焦炭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燃料与化工》1989,20(6):9-15
  相似文献   

13.
通过焦炭热态性能试验探讨影响焦炭质量不稳定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焦炭质量达到一级冶金焦标准,以满足高炉炼铁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焦化集团配煤系统选择先配后粉工艺。近年来因进厂原料煤细度偏高,入炉煤中<0.2mm的煤粉含量由原来的15%上升到30%左右。荒煤气中夹带煤粉现象严重,造成化产回收系统阻力  相似文献   

15.
齐洪涛  李双林 《煤化工》2012,40(5):61-62,67
探讨了备煤、炼焦工艺和参数对焦炭强度的影响,从装煤堆密度、装煤粒度、结焦速率、炭化室宽度、熄焦方式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装煤堆密度和采用干法熄焦是改善焦炭强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善继 《云南化工》2003,30(4):23-27,38
介绍了有关焦炭国家技术标准和理化特性,分析了焦炭各组分对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影响,指出了炉料中焦炭粒度大小变化对电炉生产的敏感性,提出了加强科学管理,严把焦炭质量关,逐步完善焦炭加工工艺和设备,控制焦炭粒度,使炉料称量准确和混合均匀,使电炉生产正常。  相似文献   

17.
18.
19.
入炉煤水分的高低对焦炭的质量有何影响,本文通过实验找到水分对焦炭生产指标的影响,并确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入炉煤水分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焦炭比电阻、组分以及粒度等因素对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影响.提出了完善焦炭加工工艺与设备。推广采用焦炭闭路破碎工艺、斗式电子秤配料计量设备.以保证电炉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