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菲  陈文  金宗濂  栾娜 《中国油脂》2006,31(11):43-47
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GC-MS、LC-MS和LC-MS-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以及一些国家机构规定的官方分析方法。另外,对现有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丙烯酰胺由于其神经毒性及其可能致癌性,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对其深入广泛的研究。文中介绍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提出了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的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8):267-272
丙烯酰胺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提高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和降低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丙烯酰胺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综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主要检测方法及相关研究应用进展,旨在为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测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卫生巾中丙烯酰胺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0.9%氯化钠水溶液在37℃恒温水浴中振荡1 h后,冷却至室温,用UPLC-MS/MS的ESI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以保留时间及离子对比例定性,以氘代丙烯酰胺作为内标,内标法定量,检出限可达0.01μg/g,卫生巾中可迁移丙烯酰胺的加标回收率为80.6%~109.8%,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8%~14.6%之间。  相似文献   

5.
该文综述国内外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进展,包括丙烯酰胺毒性、产生机制及其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作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AA,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准确分析食品中AA含量能有效评价食品安全风险,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因此,准确检测食品中AA的方法至关重要,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食品中AA的主要检测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液相/气相色谱法、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新型的酶联免疫法、电化学/荧光生物传感器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对比和总结,为AA检测方法发展提供新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脂食品中丙烯酰胺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丙烯酰胺问题的经纬2002年4月24日,瑞典国家食品局(TheSwedishNationalFoodAdministration:NFA)和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University)的科学家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油炸薯条、土豆片等含有淀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经120℃以上高温长时间油炸的食品,检测出有致癌可能性的丙烯酰胺(Acrylamide)。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报告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食品业界的广泛关注。挪威、瑞士、英国、美国等国随即进行了追加试验,并均得到了与瑞典食品局同样的实验结果。由于丙烯酰胺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于1994年评估认定的一种可致癌…  相似文献   

8.
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丙烯酰胺是一种对人体有神经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物质,2002年首次发现在高温油炸后的富含碳水化合物食品中存在,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丙烯酰胺的性质、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渊源、分析方法、含量分布、形成机制以及工艺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的深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GC-MS测定薯类油炸食品及洋快餐中丙烯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张珙 《食品科技》2007,32(8):222-224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和四级杆一级质谱联用技术对薯类油炸食品及洋快餐两类8种食品中丙烯酰胺进行了测定,以相对保留时间和丙烯酰胺相应监测离子的丰度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酰胺标准各浓度水平的相对响应因子RRF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0%,满足内标法计算要求,薯类油炸食品丙烯酰胺含量为456~5269μg/kg,洋快餐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为147~214μg/kg。  相似文献   

10.
食品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成为近几年国际研究的热点。控制丙烯酰胺产生的方法主要有缓解、阻断和消除。对国内外近10年有关食品中丙烯酰胺缓解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是食品安全领域研究工作的一个热点。本文简略介绍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制,详细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对于如何抑制其生成而探索到的方法,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当前大多数研究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能否在工业生产中起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对生产企业起到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12.
A dataset of manufacturers’ measurements of acrylamide levels in 40,455 samples of fresh sliced potato crisps from 20 European countries for years 2002 to 2011 was compiled. This dataset is by far the largest ever compiled relating to acrylamide levels in potato crisps.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applied to the data and showed a clear,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for mean levels of acrylamide, from 763 ± 91.1 ng g?1 (parts per billion) in 2002 to 358 ± 2.5 ng g?1 in 2011; this was a decrease of 53% ± 13.5%. The yearly 95th quantile values were also subject to a clear downward trend. The effect of seasonality arising from the influence of potato storage on acrylamide levels was evident, with acrylamide in the first 6 months of the year 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second 6 months. The proportion of samples containing acrylamide at a level above the indicative value of 1000 ng g?1 for potato crisps introduc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n 2011 fell from 23.8% in 2002 to 3.2% in 2011. Nevertheless, even in 2011, a small proportion of samples still contained high levels of acrylamide, with 0.2% exceeding 2000 ng g?1.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宋莉晖  杨成对 《食品科学》2005,26(6):203-205
富含淀粉类食品经高温烹饪会产生较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对人类可能的致癌物质。本文建立了用气相色谱-质谱直接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采用选择离了采集模式,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5~15.5mg/L,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943,回收率在94%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4%,定量检测限25μg/kg。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蒋俊树  程静  卢业举  赵成仕 《食品科学》2006,27(11):430-434
研究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测定方法。样品中丙烯酰胺经水、醇类等极性溶剂提取,高速冷冻离心过滤和固相萃取柱净化,溴化衍生后生成2,3-二溴丙烯酰胺(2,3-DBPA),气相色谱-质谱(GC-MS)特征离子定性,主要离子碎片(m/z):152、150、108、106,标准加入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5~10μg/kg,回收率在80.0%~110.0%,变异系数为3.25%~9.40%,线性范围在0~3.5mg/kg。该分析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等特点,十分适合食品中丙烯酰胺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LC-MS/MS法测定11种鲜切油炸马铃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相同的设定条件下,进行11种鲜切油炸马铃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试.方法:将马铃薯热烫60s,表面干燥,180℃油炸100s,脱油,前处理,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检测不同品种的马铃薯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结果:在相同的油炸试验条件下,丙烯酰胺含量较低的是D-519、陇薯-3号、中薯-7号、LK99等,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是中薯-8号、夏波蒂、中薯-3号等.结论:马铃薯品种对鲜切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膨化食品的研究进展以及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介绍了关于丙烯酰胺潜在毒性存在的争议。提出了膨化食品的发展方向和减少丙烯酰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白砂糖中丙烯酰胺的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R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用RRLC-MS/MS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及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用13C3-丙烯酰胺内标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在10~200 ng/mL内,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5%~108.1%,定量检测限为10μg/kg,方法精密度RSD≤5.67%。  相似文献   

18.
控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卓丹  赵蓉  吴涛  袁媛  陈芳  胡小松 《食品科学》2009,30(1):294-297
近年来,食品的安全一直是个人和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目前发现,人们常食用的富含淀粉类的食品经过长时间高温烹调会产生一种对人体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物质--丙烯酰胺(AA)。AA 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因此控制食品中AA 含量尤为重要。本文在食品中AA 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在控制食品中AA 形成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在食品中多类农药的高通量、高效率筛查和确证分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基于四级杆滤质器的LC-MS/MS技术近年来在食品中农药多残留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液相色谱-低分辨串联质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和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以及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和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在多类农药多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