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肺”,一直受到城市规划和建设者的关注。早在20世纪初,城市绿地的研究就受到了有关学者和城市决策者的重视,但多局限于对绿地美学效应的研究,而绿地结构和大气生态的相关性研究却比较晚。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受到了挑战。一方面通过园林绿化来缓解城市气候效应、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已为园林科技工作者和城市决策者所推崇;另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可用于绿化的土地愈来愈少,成本也愈来愈高,尤其是老城改造中的绿地规划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2.
城市开敝空间是指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空间,主体是绿地系统。简述城市开敝空间规划的基本生态原理,并通过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例,探讨了该生态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松涛 《城乡建设》2003,(10):14-15
人类要靠环境生存和发展,环境要靠人类保护和改善。绿色植物是构成城市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城市绿地水平决定着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景观。没有良好的城市绿地,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景观就无从谈起。我们应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并充分认识绿化规划的龙头作用。把自然生态环境引入城市,用植物的独特功能来治理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使城市回归自然,让城市成为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从而极大地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景观的贡献 (一)城市景观及组成。保护人类居住环境的美学价值,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任务之一。一…  相似文献   

4.
园林绿地是我国城市生态、文化、环保、景观和避险减灾的重要保障,是城市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工作经验,剖析了当前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现状,以及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根据对景观生态格局的总体性分析,提出了其在园林规划中的优化建议,从而提升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质量。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外部经济效应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怀云  朱黎青 《中国园林》2006,22(12):77-79
资金筹措一直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城市绿地的建设具有外部经济效应,会提升周边地块的价值,使周边房产、商业、服务业等无偿受益。针对城市绿地的外部经济效应进行了基础研究,通过分析城市绿地作为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属性,及绿地外部经济效应的受益群体,初步建立了基于资产价值法的城市绿地外部经济效应的量化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城市绿地外部经济效应的内部化模式,为减轻城市绿地建设的资金压力,实现绿地建设的良性循环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浩  徐英 《中国园林》2006,22(6):56-60
绿地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宿迁、临沂、盐城3个城市为例来分析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城市特色的手法,总结为“三步走”。首先对城市资源进行梳理,从空间特征、文化特征、产业结构特征这三个方面来提炼体现城市特色的资源要素;其次从宏观层面(特色资源在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层面的体现)对特色资源作整体、全局地调控,使之成为城市的特色骨骼框架;再次详细考虑公园绿地规划中特色资源的分级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仲启铖  张桂莲  张浪 《中国园林》2024,40(2):117-123
构建基于社会-生态功能复合的城市生态源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市闵行区城市绿地为对象,运用GIS、RS、Invest及景观连接度模型等方法计算指标,采用SPCA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空间加权计算和重分类识别重要源地。结果表明:1)在424个备选源地中,极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和极不重要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16.2%、16.1%、25.3%、23.0%和19.4%;2)共识别极重要、重要源地139个,总面积18.61km2,平均面积0.134km2,占备选源地总面积的35.6%,占全区总面积的5.0%;3)区域绿地是重要源地的主体,其次是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4)在规划实践中,可依托区域绿地开展绿林农湿多要素复合,提升源地总体规模和服务功能。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精准识别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源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畅 《风景园林》2021,28(8):94-99
城市绿地空间与公共健康密切相关,是环境流行病学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城市绿地空间响应各类流行疾病的健康效应由“环境–人群–健康”相互作用的暴露行为导致,其环境暴露水平因空间效应、时间效应、人群效应和环境风险的中介效应而异。在健康剂量–反应测度、环境正义评估和健康环境干预等城市绿地空间健康效应研究热点的基础上,阐明了目前城市绿地空间研究的局限和未来趋势,以期为公共健康导向下的风景园林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十分可观 ,主要包括 :纳碳吐氧维持碳氧平衡 ;调节小气候 ;吸滞粉尘 ,减少粉尘污染 ;吸收净化有毒有害气体 ;杀灭病毒 ;降低噪声 ;美化环境美化景观 ,丰富建筑群体艺术轮廓线 ;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王洁宁  任震  黄滢  张凯云 《风景园林》2018,25(10):110-114
风景园林专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以规划编制技术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目标的背景之下,于绿规课程教学中导入生态正义观正适应了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协同的新要求。文章基于绿规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思考、重标准轻责任的现状,结合生态正义观的缘起和内涵,阐述了生态正义观对绿规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利于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利于保护学生的生命关怀之心;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通过对绿规课程授课内容的模块化分析,将生态正义观的代内正义、代际正义、种际正义三大内涵适时导入,探索了生态正义观在绿规课程教学中的导入途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园林绿地的雨水利用探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沛永 《中国园林》2004,20(11):71-74
雨水是城市中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水资源,雨水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效益.探讨了城市绿地雨水利用的途径,并以北京地区某绿地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当前逐步受到关注的亚健康问题及其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关系,介绍了亚健康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解决亚健康的途径,回顾总结了有关绿色开敞空间与公众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国内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规划设计应该采取的对策,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刘骏 《室内设计》2013,28(5):6-10
“城市公园设计”是风景园林本科设计主干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公园的发展,公园设计有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这也引发了对“城市公园设计”教学的思考。本文以“201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学生作业“缝合——城市公园综合体”为例,介绍了从前期分析到构思形成,以及构思的推演到方案细化的整个教学过程,针对城市公园设计的牦最提出了各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对“城市公园设计”教学理念及设计辅导方法的创新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开敞空间是指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空间,主体是绿地系统。简述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基本生态原理,并通过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例,探讨了该生态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总结了近10年来中国学者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成果,归纳其特点在于"1 4"的学科结构、4个研究层面和5大热点研究方向,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大大滞后于城市绿地的发展、研究理论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以及量化工作不够,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城市景观及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重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提出城市景观具有人类主导性、生态脆弱性和景观破碎性3大特点,城市景观的斑块、廊道和本底等结构成分和组成要素,具有显著特点.城市景观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是维持城市景观结构的主要功能流.可以从景观整体、景观结构成分和景观格局、景观功能等多个方面,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开展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城市景观异质性,在维持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可持续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实践中,都应将维护和提高城市景观异质性作为焦点问题之一,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及其概念之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邓毅 《中国园林》2003,19(12):51-53
总结回顾了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城市生态公园对于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的一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公园的明确概念。  相似文献   

18.
绿色屋顶和绿色墙面可以增强保温效果即夏季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温,增强视觉美感,改善室内外微气候环境,吸附氧化氮和悬浮粒子以及为鸟类和昆虫创造栖息地来增强生态价值;文章在生态工程的背景下展示绿色屋顶和绿色室外墙面的影响力,并质疑对采用绿色墙面作为建筑外层迟疑不决的做法;特别提到悬浮微粒、浮尘沉积与植被的关系。概括并比较了住宅建筑及工业和其他商业建筑墙面绿化的不同种类,并通过具体例子来展示多功能的可能性;还展示了如何组织大型绿色建筑的实施,使绿色墙体作为综合设计的一部分,确保其从设计概念到建成后日常维护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对中山市小榄镇城镇绿地的组成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小榄镇城区绿地较少,且分布不均匀,结合其道路规划及城镇建设规划,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兼顾景观效果,规划小榄镇城区绿地生态系统为“一线、一中心、一带、两环“的环网式结构。  相似文献   

20.
刘秀晨 《中国园林》2003,19(10):45-46
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令。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一轮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然而,一方面城市规划建设在基本健康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令人注目的市区超负荷、超强度开发的趋势: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城市需求,把生态和环境推到了城市建设中诸多课题的前沿。解决上述问题,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不能回避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